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教师职业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让学生发展成为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一定生活技能,工作技能的社会个体。为此,教师本身就需要具备相应的教育素养——高尚的师德与高超的教育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作用,体现教师的价值,实现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教育;师德;教育能力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提高民族素质,为振兴民族未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伟大历史使命。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高素质的要求。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很多人对高素养教师的理解只限于教师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包括其学业水平及授课能力。然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体现在其担负的重大社会责任,其教育的对象是有思想,正处在发展变化的学生。他们在社会纷繁复杂信息的影响下,以多种可能性变化发展着。教师的职责就是在其可塑性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充当目标的导引者,以多种角色,艺术地运用业务技能,全方位地去引导教育学生,塑造学生,以实现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为此要求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有相应的教育业务素养,即良好的教育能力,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符合时代的教育观、学生观。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求教师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就对其职业素养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教师的师德素养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师德体现在道德自律。道德自律就是道德主体在认同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法则(良心),并依据内化的道德法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在理解并践行道德法则的前提下,培养出一种道德信仰,用这种道德信仰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其特点是自主,自愿,自控,自觉。道德自律的最终结果,实际上是将自律者的道德良心转化为自律者的道德义务。
  师德体现在爱心。“师德”的“爱心”,其含义是丰富多彩的。大而言之,要爱祖国,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总而言之,要热爱教育事业,爱校爱岗。小而言之,要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每一名后进生
  师德之爱,先在于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一个对祖国、对人民、对党、对社会主义没有情感的人,怎么可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满怀激情地工作?!
  师德之爱,在于爱岗敬业。教师 “爱岗敬业”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学岗位,全心全意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为为学校的发展献策献力,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一切行为服从领导,一切行为服务学校。认真干好份内的各项事务。
  师德之爱,在于爱学生。爱学生是师德之爱的最高境界!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衡量标准。教师不能爱自己的学生,就谈不到爱岗敬业,热爱教育,抛开这些再談师德,岂不是荒唐可笑!换言之,对学生有没有真感情,能不能真正关爱学生,是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
  教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师德是教师从业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
  二、教师的业务素养
  教师的业务素养体现在“育人” “教书”上。
  教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一个具有正确审美和人格健全的人。在此基础上做个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一个真善美的人。一个人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都是从小逐渐形成的。学生时代作为个体人生发展变化的关键期,其中所处的环境与所受的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教育相比较其他因素更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特点与优势。教师要懂得选取恰当的德育内容,采用合适的德育方法,以及自身的师德示范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成长为高尚的健康公民,为文明社会环境提供保障,促进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把师德提高到推进社会发展的高度来审视,是有深远的现实及历史意义的。
  教学生“学会做事”。让学生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技能与本领并在实践中创造价值。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生要获取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对学习充满兴趣。一旦失去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惠多斯也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吸收才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据此,教师要懂得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激发,发掘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从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他们才会在自觉快乐中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其次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过程不仅是老师教的过程,更是学生学的过程。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以康德为代表的理性主义者认为,在教学目的上,教育的重要性不是在于增添知识,而是在于培养能力,在于训练心理功能。罗杰斯指出:“我们不能直接地教授他人;我们只能使他人的学习容易地展开”。“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开发智力,提升能力。因此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成了教师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教会学生学习——教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技巧(如制定计划,深入理解知识,辨识无异议材料,适合自己等);教学生学会调整心理状态为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如树立信息,培养兴趣,锻炼意志力,消除不良情绪等);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外部环境(如充足睡眠,注意锻炼,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等)。总之,帮助学生把科学规律与自己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会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快速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作者简介:陈雪柏,山东潍坊锦华学校,二级教师;陈雪梅,山东滨州技术学院,高级讲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