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渐地占据主导地位,网络化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同时也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带来重要的贡献。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课堂中,信息化给教学课堂带来翻天覆地的改变,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能让小学生拓展思维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是我们所需要探讨的地方,同时也是小学教师需要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学 信息技术 有效性 教学方式
在新形势的教育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小学生正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对知识的学习能力很强,对新鲜事物的探知欲望也非常强烈。因此这就要求小学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运用创新的思维,对小学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加强对信息技术有效性的运用,把信息给予与数学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构建出一座相互通往对方的桥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让学生们开拓眼界,收获到更多的知识。[1]
一、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释疑解难
在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当中,教师不只是单一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对数学教学的方式进行加工创造,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把数学课本上的知识延伸的更广,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把数学课本中重点的地方着重强调,把不易于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给学生进行参考,让学生加深印象,对知识牢记的更清晰。运用信息技术,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2]
2.可以帮助教师减轻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上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更有效率的学习,还能够为小学教师减轻教学的负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只是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板书,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对教师讲解的内容理解的也参差不齐,因此教师的教学就会非常辛苦,就要一遍一遍反复的讲解直至学生听懂为之。然而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会给学生们带来焕然一新的感觉,并充分引起了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这种状态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声文并茂的特点,带动课堂的气氛,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进而使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不但減缓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教学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低段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非常强,这就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情境的创设。小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模拟生活中的场景,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进而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成功带入到情境中去,然后再一步步引导小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进而对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低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也是非常难理解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没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而有效的运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感官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们看,增加学生的视觉、听觉体验,通过多方面的渗透,达到让学生能够理解的程度。同时多媒体具备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声色兼备的特点,进而能够更好地带动课堂的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对今后的数学学习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3.把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低段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和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给小学课堂的氛围增添一缕生机,进而让学生们变得活跃起来,以此来解放他们的天性,不要让他们被传统的思想所束缚,要培养他们自身的思维能力。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的学习,设置一个比角的环节:“角的大小和角的两边的长短是否有关?”通过显示屏出示两个角,让学生讨论谁大谁小。在学生争议的基础上,再演示两个角的顶点和边重合,发现角一样大,进而引导学生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通过这样的演示过程,完成静态到动态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了教学重难点,进而达成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发和锻炼,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帮助。
结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息息相关的,小学的教学课堂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课堂的运用能有效地调节课堂的学习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进而带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尽全力把信息技术发挥到最大的功效,确保数学课堂的质量,开拓小学生的知识面,并致力于把小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吴学才.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俪人:教师,2015,(3):55.
[2]赵祎.浅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神州(上旬刊),2013,(11):152-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