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课程铸就多彩童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北京市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的背景下,学校依据培养目标建构课外活动课程体系,通过合理安排与设置课程、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课外活动网络报名平台、实施课堂监管和学生评价制度等措施促进课外活动课程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课外活动计划  课外活动课程  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15-02
  2014年1月,北京市教委正式发文,将在全市范围推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学校在第一时间学习文件精神,成立了课外活动计划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学校将课外活动计划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中,提高活动的计划性和规范性。
  一、课外活动课程与学校培养目标
  课外活动不仅仅是活动,更是课程。课外活动课程是学校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课程的设置,以学校培养目标为依据;反过来,课外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专家的指导下,在教师、学生、家长综合研讨的基础上,学校形成了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培养目标,即:做明理、乐学、健康的现代中国人。
  在培养目标指导下,学校构建了以实现明理、乐学、健康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课外活动课程的实施就是实现明理、乐学、健康三大目标的重要举措。国粹京剧、京韵大鼓、国画书法、相声曲艺等课外活动课程,能够促进明理目标的实现;学校在课外活动课程实施中强调乐学课堂,能够促进乐学目标的实现;棒球、武术操、空竹、轮滑等课外活动课程,能够促进健康目标的实现。
  二、课外活动课程的实施
  (一)合理安排与设置课程
  在周密地筹备下,课外活动课程于2014年春季学期正式在我校实施。我们确保课程每周三次,每次1小时,安排周一至周三的下午3:30-4:30为具体活动时间。其中,周一、三为走班制选修课程时间;周二为集体体育活动时间。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手段收集学生和家长对课外活动课程的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并结合学校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不断调整和丰富课外活动课程。截止到本学期,我们共开设了45门课外活动课程,包括表演类16门,美术类13门,体育类12门,科技类2门,学科拓展类2门。在丰富多彩的课程中,我们着重打造一批特色课程,比如京韵大鼓、戏剧、棒球、陶艺等。
  (二)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师资源。本校师资是课外活动师资的主要力量,优势在于本校教师队伍稳定,更加了解学生,也能更好地把课外活动与其他课程建设融合起来,所以我们充分调动本校教师的参与热情。根据自身专长、兴趣爱好,本校教师每学年初进行自由申报,在学校综合考评后确定开设课程。艺体类教师全部参与到了课程中,还有很多老师看到课外活动计划带来的机遇也纷纷申报开设自己擅长的课程。比如布织布、硬笔书法是由班主任申报开设的,英语戏剧社是由英语老师申报开设的。截止到本学期,共有34名教师参与其中,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
  为保障课外活动的丰富性和专业性,我们聘请校外教师上课。我们与拥有较强专业实力的校外机构联合办学,比如京韵大鼓教师是来自曲艺界一线的老艺术家,乐器类教师全部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的硕士以上专业教师。为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对校外教师实行了严格的岗前培训,加强师德和安全教育,让他们制定具体的学期计划和每课教案。
  此外,课外活动课程还受到社区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空竹是由我们天南社区空竹艺术团的老师们进行教学,太极拳则是由我们的學生家长担任教练。
  (三)建立课外活动网络报名平台
  2015年9月,为了让课外活动课程管理更加规范,使学生们选课更加公平,我们第一次利用网络平台——学校网站进行了网络报名。在过去一年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切实感到学生报名工作不但工作量繁重,而且存在热门课程报名扎堆、老师进行协调的时候有家长不理解等问题。所以,我们利用假期在学校网站中建立了课外活动网络报名系统,有效解决了课程报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课平台。具体做法是:我们在学校网站开辟课外活动版块,由任课教师加入课程介绍和以往活动照片,便于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的吸引力。同时,对于一部分对学生条件要求很高的课程,我们在学期末由任课教师先挑选合适的学生,在和学生达成共识以后由老师直接把孩子信息输入班级花名册,该生不用再参加下学期的网络报名工作。其余学生则在开学初的固定时间段进行报名,报名一旦成功便不能再参加其他课程的报名,课程在班额报满以后自动关闭报名按钮。网络报名平台的建立保证了全校学生人人都参与、人人有活动、人人感兴趣。
  (四)实施课堂监管和学生评价制度
  为确保课程质量,我们还建立了严格的考勤、巡课等课堂监控制度。针对校外教师大多难于管理的问题,我们安排本校教师对校外教师进行考勤管理,要求课外教师提前十五分钟到校签到。同时,课外活动上课时间,学校派出四名教师进行巡查工作,第一遍巡查是到班上统计学生出勤,遇到学生缺勤及时与班主任沟通,第二遍巡查则是检查学生课堂情况、检查班级卫生等。巡查工作避免了校外教师与本校教师沟通不畅,孩子突发事件无人管理,走班制教学学生无人监管等情况的发生。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制订了争得乐学卡片的学生评价方案。课上只要学生表现的出色,老师就会用乐学卡进行奖励,五张小卡可以换取一枚大卡,学期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卡片数量换取相应的奖品。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争当乐学好少年,课外活动学习也更加有动力。
  三、课外活动课程建设的成效
  (一)促进了学生发展
  自课外活动计划实施以来,我校学生带着学习成果积极参与各市、区级体育、艺术、科技类等比赛活动,取得了不少优异的成绩。以2015-2016学年为例,在昌平区级学生艺术比赛中,音乐表演类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共有52人,团体银奖1个;美术作品类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共有97人。在北京市级学生艺术体育比赛中,音乐表演类获得个人铜奖及以上共有8人,团体铜奖及以上有2个;美术作品类获得银奖1人;体育作品类获得团体三等奖及以上有5个。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为学生们搭建平台,给孩子们更多展示的机会。比如京韵大鼓、武术、舞蹈、京剧社团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的拍摄;管乐团远赴上海参加2016中华号角杯国际音乐节。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不断学习锻炼中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提升了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利用课外活动的平台给老师们创设了个性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实现自我价值。比如每位美术老师都开设了自己喜欢并且与专业匹配的课外活动课程,把自身专长充分发挥。我们在课程建设中还主动培养和开发老师的潜能,如戏剧课彭楠老师,刚来学校时是语文老师,凭着活泼的性格和对戏剧的兴趣兼任学校的戏剧教师,通过一年的实践以及跟中戏教师的认真学习,现在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三)推动了学校特色建设
  通过课程整合,课外活动课程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的完善和科学,促进了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建设工作。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学校逐渐打造了棒球、陶艺、戏剧、京韵大鼓等特色项目,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2016年我校被评为昌平区课程建设先进单位,这与课外活动计划对学校程建设的推动密不可分。
  课外活动计划的实施,不仅让孩子们接受到了个性化教育,促进了孩子们的体育、艺术、科技等方面素养的提升,而且也推动了学校的课程整合,促进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构建。可以说,课外活动计划铸就了孩子们的多彩童年,同时助力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作者简介:
  张子路(1975-),男,北京人,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小学校长,高级教师,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