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而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提出探究问题,开展合作活动以及利用课外资源的形式,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探究问题
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成为当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那么如何基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结构,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实现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呢?
一、提出探究问题,促进自主分析
问题是一种常见的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形式,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利用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效果和学习效果,从而根据学生的认知实况进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设计,帮助学生弥补在学习中存在的缺憾。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向教师表达自己在阅读理解中存在的疑惑,从而在教师的帮助下解答问题,提高对文本的阅读效果。而基于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目的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文本中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在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解读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文本的认知,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展开教学。从教材中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来看,主要有“引导学生感受老屋的美好精神品质,使学生能够体会老屋的善良”等,基于上述内容,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老屋在别人提出请求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就在老屋即将倒下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对文章的分析,你认为老屋具有怎样的品质呢?”让学生在翻看课本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在思考和解答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的阅读能力。
显而易见,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问题的形式构建课堂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中,逐步提高对文本的理解效果,同时促进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发展。
二、开展合作活动,培养阅读能力
从社会对人才提出团队协作能力的要求之后,教师就将合作学习活动引入课堂之中,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合作学习活动也因此成为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个传统活动,而在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逐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搭船的鸟》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合作活动的开展,逐步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多元智能理论中我们知道,学生都是相互独立存在的个体,在智力的发育水平和发育的方向上存在自己独有的特点,同时,学生的教育背景和生活背景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面对同样的文本内容,学生所呈现出的阅读理解效果也不同。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合作学习任务:“文章中使用了哪些方法对大自然进行描写呢?”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开展这节课的讨论和交流。
首先,教师对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语文素养,将学生划分为阅读能力较强、一般和较差等三个层级;随后,教师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合理分配,使得每个小组中既有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阅读能力一般和较差的学生。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共同进行问题讨论和探究:“文章中使用了哪些方法对大自然进行描写呢?”并让小组中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渗透,促进整体小组成员在相互讨论中逐步提高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同时提高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差异化分层小组之间互帮互助,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拓展阅读空间,利用课外资源
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材中所安排的文本内容也是有限的,因此,为了实现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适当地扩展阅读的空间,进行课外阅读的鉴赏,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但同时,教师应当意识到不是所有的课外文本都是当前小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课外阅读资源的筛选,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源引荐给学生,让学生在与自身阅读程度相一致的文本分析中,逐步提高阅读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去年的树》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形式,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去年的树》是由日本作家新美南吉所写的文章,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感人故事,体现了鸟儿重承诺的美好品质。整篇文章中充盈着童话故事的特点,也体现了诚信、重诺的优良品质,基于此,教师将“晏殊”“华盛顿”以及“立木為信戏诸侯”“韩信一饭千金”的故事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下的时间对这些内容进行阅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在对这些课外阅读内容的赏析中,进一步感知“诚信”“信守承诺”的重要性,促进自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不难看出,利用课外资源拓展学生阅读的空间,能够丰富学生的文本阅读量,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文本的同时,逐步深化对文章主题的认知,促进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发展。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在短时间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教材中的内容,结合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实况,优化课堂教学的模式,构建完整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系,从而逐步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姚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8(24):94.
[2]刘焱.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2):1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53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