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近代钢琴的发展及其对钢琴音乐风格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钢琴在古典主义时期发展迅速,这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演奏技巧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演奏这一时期的作品时首先要对作曲家所用钢琴的构造、声音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古典时期钢琴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作曲家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以期在最大程度地尊重和保留作曲家的风格,准确地演奏出作曲家想要表达的观点。
  【关键词】古典主义;近代钢琴;钢琴音乐风格;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钢琴音乐由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再过渡到到浪漫主义时期,其音乐风格的变化除了与时代背景、文学艺术风格的变化紧密关联之外,钢琴结构的演变、制造工艺的进步也是促成它的重要基础。演奏者对钢琴性能与音色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也使它不断地发展。
  在巴洛克时期,钢琴被分为三类,即击弦古钢琴、拨弦古钢琴和羽管键琴,它们统称为古钢琴。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键盘乐作品多为羽管键琴而作,羽管键琴的声音较为尖锐,延音很短,并有大量的音栓,使得这些音乐有大量的装饰音,并且声部层次极为丰富。
  到了十八世纪初,克里斯托弗里对击弦古钢琴进行了改良,创造了击弦机结构,标志着近代钢琴的诞生。为了区别于1850年左右确立形制的现代钢琴,我们将18世纪初至1850年間所广泛运用的钢琴称作“近代钢琴”。1709年制造的第一架近代钢琴被称为“gravicembalo col piano e forte”,即“有强弱变化的古钢琴”①。显而易见,对比起之前的古钢琴,近代钢琴可以由演奏者通过控制落键的速度与力度直接弹出音量强弱的变化,钢琴的音响效果以及所能表达的情感都有巨大的进步。在十八世纪中叶之前,钢琴的音域被扩大,而在此期间被加入的弱音踏板和延音踏板也一直保留到现代钢琴上,可以说,这段时间是钢琴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在这期间,近代钢琴被分为“维也纳式”钢琴与“英国式”钢琴,它们在构造上有很大的不同,并在古典主义时期共存了很长时间,使得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风格可大致分为轻巧灵活和厚重深沉两种风格。
  一、“维也纳式”钢琴
  “维也纳式”钢琴是由斯泰因制造的。它在克里斯托弗与希伯曼的基础上,对击弦机进行改造,并加上了擒纵机构,形成了“跳上式”击弦机,又称“维也纳式”击弦机。这种木质结构框架的钢琴对琴弦的拉力较现代钢琴小很多,每个琴键使用两根琴弦,音域依旧只有四到四个半八度。它的琴键较浅,触键灵活,音色颗粒性强,具有透亮感。创作早期的海顿与莫扎特是应用这种钢琴较为典型的作曲家。
  海顿创作早期处于巴洛克时期向古典主义时期过度的阶段,他的作品保留了很多巴洛克时期的风格,例如丰富的装饰音,轻松欢快的风格,富有宫廷娱乐气息(谱例1)。海顿对触键灵活的键盘器乐青睐有加,他早期的奏鸣曲通常都是为羽管键琴和“维也纳式”钢琴创作的,这使得装饰音的弹奏十分方便。同时,装饰音的大量应用,除了与“洛可可”风格、“华丽风格”相关外,运用颤音来延长长音的时值,以弥补“维也纳式”击弦机延音不足的缺点,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复调音乐转向较为亲切淳朴的主调,是巴洛克时期过渡到古典主义时期的标志之一。“维也纳式”钢琴虽然难以像羽管键琴一样通过大量的音栓来制造丰富的音乐层次感,但它能做出强弱变化,这与主调音乐旋律线条较为单一,需要通过强弱变化来增强其音乐性、流动性充分相适应,主调音乐在近代钢琴上找到了生长的沃土。海顿的钢琴作品在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乐队风格,有大量模仿器乐技巧的音型,不过由于乐器条件的限制,他的“乐队化”和后期贝多芬奏鸣曲的“交响化”还是有很大区别。
  莫扎特也是使用“维也纳”式钢琴非常有代表性的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我们在弹奏莫扎特的作品时不难发现,他的力度标记基本集中在p到f中间,极少使用ff的标记,这是由于“维也纳”式钢琴的琴槌重量轻,槌杆短且琴弦的张力不足而导致的击弦力度不足、音量较弱。所以,在现代钢琴上演奏时就要注意力度控制,避免过强的音量使音乐背离莫扎特的本意。同时,这种钢琴尽管音色通透轻盈,但音域不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琴作品的写作,这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它们大多具有风格淳朴的特点,少有炫技的成分。其中连音和十六分音符要尽量做到均衡,注意触键的颗粒性、音色的通透感,即使在作品中标注连奏的部分也应当使每个音清晰均匀,而不是现代钢琴的连奏技法所要求的悠长连绵之感(谱例2)。这种音型所需要的技巧主要在于手指的灵活性,演奏的灵动感,这在古典主义时期十分重要。演奏者应当尽量保持莫扎特作品清新自然、淳朴亲切的音乐风格,不需要过多的矫揉造作。此外,不仅仅是莫扎特,在整个古典主义早、中期,踏板的使用都是绝对谨慎的,作曲家们极少在作品中进行踏板的标注。相比起延音踏板带来的共鸣的音效,这一时期的作曲家更注重将“维也纳式”钢琴通透轻盈的音色特点更好地展示出来。因此,在演奏时要谨慎地使用踏板,以避免过多的延音踏板造成音乐的混淆。
  二、“英国式”钢琴
  贝多芬无疑是古典主义后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中晚期作品技巧难度之大,和声与音效之雄伟与早期代表海顿、莫扎特等人有着巨大的差异,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英国式”钢琴的发展与完善。“英国式”钢琴与“维也纳式”钢琴区别很大,它运用的是荷兰制琴师巴克斯发明的“顶上式”击弦机,触键力度及声音的连贯性有很大的提升。它的槌头更重,在低音区采用了缠弦工艺,琴弦增加为三条的同时加粗,所以音量大,声音浑厚,共鸣强。但是,在初期它的琴键反应比较迟钝,按键触感较重,不利于一些轻巧灵活的音乐在其上演奏。但由于在音量上有巨大的优势,制琴商不断地进行改良,支弦架由木质改为金属,琴弦张力增加,音域也大大地扩张。   贝多芬在使用“英国式”钢琴之前,经常在外出演奏时弹断主人家“维也纳式”钢琴的琴弦,不得不令人在他弹琴的同时修理琴弦,这使他非常地恼火。虽然这是一则笑谈,但反映了“维也纳”式钢琴已经很难承载演奏者所期待的音量和所用的力度。而“英国式”钢琴则以其优势迅速获得了克莱门第、贝多芬、甚至是早期对“维也纳式”钢琴喜爱有加的海顿等一众作曲家、钢琴家的青睐。1803年,贝多芬开始使用基于英国式击弦机改造的法式大钢琴,这段时间被认为是贝多芬钢琴作品创作的分水岭,于1804年创作的《黎明》及之后的中晚期作品,与之前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强弱对比方面都有了巨大的飞跃。同时,贝多芬奏鸣曲中富有特色的钢琴交响化已初步成型。贝多芬在1818年收到了英国制琴商布罗德伍德赠予的音域已经扩大到六个半八度的“英国式”钢琴,这使他非常激动,并于次年完成了著名的《降B大调奏鸣曲》,世称槌子键琴奏鸣曲,这是他奏鸣曲中最大型的一首,技术艰深,气势宏伟,“交响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堪称为贝多芬《钢琴(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的音乐与早期莫扎特等使用“维也纳式”钢琴的作曲家有很大区别。首先是力度标记范围的扩大,pp和ff已经被大量运用在貝多芬的钢琴作品中。这使得他的音乐更具有戏剧化的对比性,也更能表达作曲者的情感。所以与莫扎特等人具有贵族式的优雅,风格生动轻快的作品相比,“英国式”钢琴上的作品,情感更加丰富,这也是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重要的表现之一。其次是技巧的丰富,这一时期的钢琴作品中,和弦,尤其是强奏的和弦连接更加常见,在这之前,由于“维也纳式”钢琴对触键方法的限制,弹奏钢琴主要是手指的技巧,而现在需要运用大臂、肩膀,乃至整个身体的力量进行演奏,以达到理想的音响效果。此外,尽管克莱门第与莫扎特同属古典主义早期,但克莱门第的“连奏”和动力性演奏是在“英国式”钢琴的基础上完成的,音乐不再只是灵巧而富有颗粒性的旋律线条,连贯的歌唱性在钢琴上得以体现。这些弹奏技巧得到了贝多芬的高度认同,也在他的作品里有所继承。其三,当钢琴的音域被扩张到五组半八度,高声部相对清透的音色,与低声音域较为厚重的音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音乐色彩,层次更加丰富(谱例3)。贝多芬后期的几首奏鸣曲几乎可以说是琴键上的交响乐,它们有着宏大的和声,丰富的戏剧性,辉煌的共鸣效果,强烈的情绪表达,演奏技法也大量模仿其他乐器的音效。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英国式”钢琴的完善,它也逐渐以绝对优势压倒了“维也纳式”钢琴,成为当时的主流。
  谱例3
  当我们在弹奏贝多芬的钢琴作品时,除了技术、情感外,在强奏时可以适当地更强一些,因为贝多芬对于改进过的“英国式”钢琴仍然不十分满意,认为它的音量达不到自己所期待的“交响化”的效果。
  作曲家对于钢琴的挑剔也促进了它的完善,在不久之后,现代钢琴,也就是与今天我们所弹奏的基本相同的钢琴被制造出来,贝多芬对音响效果的追求在这种钢琴上被更好地表现出来。1821年,法国制琴商艾拉德做出另一个重大的改进,那就是“复震式击弦机”的应用,这一变革使得“英国式”钢琴摆脱了琴键沉重所带来技巧方面,尤其是同一个音快速弹奏两次的难题,从此在“英国式”钢琴之上衍生的技巧迅速地发展,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表现手法也显著地增加。之后制作材料、工艺上也在不断地变革,“英国式”钢琴被不断地完善,成为现代钢琴的先驱。
  在钢琴艺术三百年中,古典主义时期可谓是群星璀璨,是近代钢琴的不断完善成就了这些作曲家,而他们在作品中各种弹奏方法和风格的革新也极大地促进了钢琴的发展,在短短的几十年中,钢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此影响下,古典主义时期每一位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都有着独特的风格。本文所举的是三位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以他们的风格为中心进行讨论,我们在实际的演奏过程中,要对具体的钢琴家所处的年代、所用的钢琴的发展程度进行具体分析,如此才能对乐曲的整体效果有一个更贴近实际的了解,对我们弹奏出“原汁原味”的乐曲大有助益。
  注释:
  ①引用自赵春婷著《乐器之王——钢琴艺术三百年》。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2.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3]邵申弘,董健.钢琴击弦机结构发展的研究[J].乐府新声,2012,30(2):183-190.
  [4]辛丰年.贝多芬与钢琴[J].钢琴艺术,1996(4):56-58.
  [5]张宏云.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创作手法与美学的关系[J].芒种,20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0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