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力鲜活情境筑牢幼儿言语发展的基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阶段是幼儿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本文以语言交际情境的创设为基础,根据孩子的成长需求和语言表达的主题进行情境设置,让幼儿想说、爱说、乐说,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历练幼儿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主题设置;表达自主;生趣情境;言语能力;交际情境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12-0242-02
  《幼儿发展指导纲要》中就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为幼儿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际情景,鼓励并吸引孩子与老师、与同伴进行交流,感受语言交流的
  乐趣[1]。
  一、交际情境要愉悦,让表达更加自由
  (一)依照主题设置情境,让自由表达有方向
  在主题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对教室环境布置有着独特的认知倾向,更加乐于参与互动的过程。教师可以尝试与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利用教室中的墙壁增设了与教室主题相关的版面设置,将幼儿置身于鲜活的主题情境之下,形成自由表达的自主性动力。
  如在开展主题性活动“有用的植物”的过程中,教师将整个教室布置成为一个植物园,组织孩子用自己从校园里、大自然中捡来的树叶做成各种各样的窗帘,有的还用树叶拼贴成为一面墙画。有了这样鲜活直观、优美形象的情境,很多幼儿内在的表达欲望就在无形之中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在课间观察这些画面,兴奋地与教室里的伙伴们以及家长主动介绍:“我们教室里可漂亮了。每一片树叶都变成了弯弯的小船;小蚂蚁好像就躺在这艘小船上过河……我们就像是在一个美妙的秋天里……”
  (二)紧扣文体设置情境,让自由表达有基点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为了唤醒幼儿内在思维的积极性,在主动思考、深入探索、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丰富幼儿的内在体验,教师要能从孩子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幼儿才能在自由表达的基础上寻求认知的支撑。
  如在组织幼儿了解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知识时,教师就引导幼儿去找找风在哪里,然后再仔细观察风吹到了哪里?幼儿纷纷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生活体验进行语言的交流互动:风吹到了大树上,树枝都开始摇晃了起来,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风好像来到了飘扬的红旗上,我们都听到呼啦啦的声音了;风好像来到了窗前的风铃上,风铃唱着歌欢迎风的到来……在关注到孩子的描述都是在吹动物体之外,教师相机进行拓展性追问:风还能帮助我们做些什么呢?孩子们的思维一下被激发开来了:湿漉漉的头发因为有了风,很快就干了;有了风,我们的风筝才能飞上天空;夏天时,风儿来了,我们就会觉得非常
  凉快……
  二、交际情境要真实,让表达更加自主
  (一)聚焦生活细节,学会自主性表达
  每一位幼儿的学习都需要从兴趣出发。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没有兴趣,即便把孩子绑在教室里也无济于事。”如果人为地向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就会给孩子们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这就需要教师淡化教育的痕迹,从孩子常态化的生活入手,选择孩子较为熟悉的话题,借以激发孩子内在的表达欲望。笔者就经常选择幼儿早晨进园、课间活动、午餐结束等相关时间,尝试与孩子进行自由放松的交流,如昨天看了什么卡通片?吃了什么好吃的?周末准备到哪里去玩?……这些话题全部都与幼儿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此时的交流分享就不会给孩子带来较大的压力,可以以最放松的心态与教师进行语言的分享与交流,这也成为孩子语言发展的重要契机。
  为此,教师就应该充分关注孩子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细节,不要将所有的问题重复机械地追问,也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重复性地在每个幼儿身上追问,而要针对当天幼儿的不同细节,让幼儿能够以最真实、最放松的状态调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逐步养成乐于表达、敢于表达的意识。
  (二)关注生活资源,学会自主性表达
  丰富而真实的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表达兴趣,丰富幼儿的表达动力。因此,可以将幼儿的活动从原本校园、教室拓展到户外自然界中,充分激活孩子聆听、触摸、观察、品尝等多种感官方式,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激发孩子语言表达的主动性。
  如冬天一场大雪之后,老师组织孩子来到操场,观察着雪花、触摸着雪花,欣赏雪花从空中飘落的情境,教师相机设置问题:“你们看,这白茫茫的雪像什么?”孩子们兴奋极了,像天上的白云、像软软的棉花糖,还有的说就像是面粉、像烧菜的盐,孩子们越说越动情、越说越兴奋,有的甚至边说边跳起了舞蹈,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动作,展现雪花飘落的样子。
  类似于雪花飘落这种资源,其实在幼儿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作为教师就应该巧妙、适时地紧扣生活中的这些资源,让幼儿在观察、聆听、触摸、品尝等不同的过程中,触发孩子内在的认知体验,从而让幼儿的自主性表达有明晰的方向和内容,在激发幼儿内在情感的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语言的感知和表达。
  三、交际情境要生趣,让表达更互动
  (一)依循角色,在自然交流中形成互动
  喜欢游戏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在游戏活动中释放出来的情感是丰富的,是诚挚的,往往能够愉快而高效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对于孩子来说,语言作为交流互动的工具,始终伴随着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自己参与游戏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来进行语言训练[2]。
  如在组织娃娃家游戏的过程中,一个孩子扮演妈妈这个角色时,对客人的态度不好,在客人走进家里时,这位“妈妈”说:“你别乱动,就站在这里。”这位客人提出了自己的抗议:“你怎么这样说话呢?对待客人要有礼貌。”两位小朋友就分别利用自己承担的角色进行交互式的对话交流,你一言,我一语。
  没有教师的点拨与引导,没有教师的渗透和教學,两位孩子却表现出强烈而丰富的语言信息。此时的教师并没有站出来,而是在幕后静静地观察,让他们尽情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幼儿在争辩、表达与沟通的过程中解决了问题,语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与运用。
  (二)依循表演,在角色认知中乐于表达
  角色体验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己所承担的身份,还在于其在表演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强烈创造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将角色表演分成了两种情况:其一,就是设置表演角色,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兔子吃青草”“乌龟爬山坡”“化装舞会”等,可以为孩子投放大量的头饰和道具,利用大幅的背景图供孩子们自由选择,让他们能够根据自己所表演的人物进行实践探究,并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其二,是设置桌面的表演游戏,就是鼓励孩子们通过自主操作进行故事的表演,如“两只老虎”“小狗抬花轿”,这种类型的游戏对于孩子接受视觉信息、主观感受、听觉资源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而在语言互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了幼儿语言实践能力地高效发展。
  总之,通过创设多种情境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交往氛围,能较好地调动幼儿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环境的互动作用,让幼儿在融洽、愉悦的氛围中快乐、自主地表达表现。
  【参考文献】
  [1]张慧,赵红.当前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J].当代教研论丛,2018(09).
  [2]葛新娟.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促进混龄游戏质量提升[J].学苑教育,2018(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