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宁静致远构建深度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改进程中,需要时刻总结,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新课改可以给课堂注入空前活力,同时也让不少的教师对新理念产生困惑,有不少课堂矫枉过正或顾此失彼,课堂教学显得无章可循。教师为了追求表面上“发言踊跃”忽视了热闹背后却是思维的肤浅和低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活跃”效果,生怕课堂片刻的沉默。本文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出发,认为高中语文课堂需要宁静,从课堂教學的三个方面探求课堂教学追求宁静致远,构建深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文本阅读、思考问题、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诸多层面来看,高中语文课堂需要宁静致远,需要提升语文课的思维品质。【关键词】宁静致远;深度语文课堂;文本阅读;思考问题;思维品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151-01前言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上出现过形形式式的教学方式,比如“合作式”、“辩论会”等等的方式。然而使原本传统静穆的课堂也失去了一些秩序、一些威严。语文课堂上不一定要轰动的场面。诚然,精彩、丰富、互动、生动、美丽、对话、激情澎湃等,都是好的语文课堂的一种表现。我认为,好的语文课堂还应该有另一种形状——宁静。语文课的宁静是为了感悟文本,看似停滞,却足以触动心灵。《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将“思维发展与提升”确定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将“发展逻辑思维、提升思维品质”列为课程目标。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需要以学生为本位,老师当以引领者和同行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跨越腾挪,使思维品质有跨越性的发展。一、涵咏工夫兴味长——文本阅读需要宁静课堂陆九渊在《读书》中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深圳胡立根老师在《试说语文学习过程的三重趣味》中指出:“语文学习的过程的确是一个充满‘趣味’的过程,语文的这种使得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知、情、意、思一体化的过程。”“语文学习是品味‘三味’的过程,即‘入乎其内’的情味、‘沉乎其中’的美趣、‘出乎其外’的‘智趣’。”阅读文本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过程。《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人间的一切爱和恨、美和丑,全都倒映在语文这“半亩方塘”里。更为重要的是,“语文学习的过程具有直觉意会的特点,它要求主体的全身心地投入和体验。身心合一,知情合一,是直觉动态系统的基本特征,更何况语文本身就富含情感美呢?”笔者认为,要想细品语文三味,还真得以“宁静”为前提。1.浮躁的社会,教师需要宁静的前置。伴随着新课改,部分教师的心浮躁了。新课改中“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悄然兴起。部分教师在公开课上,总要来个分组合作。好像只有这样才显得课堂开放、集思广益。每当教师提出一个“有价值”问题之后,很多时候组成四人学习同伴群,开始同伴互助探究学习,而合作往往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合作学习的场面形式上轰动,学生“你说我说大家说”,固然自由,却也失之放任。有的学生平时就散漫,这时更是有机会放纵自己东拉西扯,让“合作学习”效果甚微。从语文品味这个角度来讲,仓促地读、匆忙地写,甚至错误地暗示学生不假思索地立刻做出正确地反映,这会养成学生过于浮躁的心态,急于求成,急于表现自己。这种形式教出来的学生,只注重追求表面,深度思索,更不懂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学习规律。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语文思维的培养。这会限制他们将来在语文学习上的进步,我们教育教学理念应科学、可持续的。而要改变这种教学怪象,教师当宁静自己的内心,明确每一堂的价值所在。陈日亮老师在《如是我读》一书中提到现在教师上课“习惯于在文本表面‘滑行’”“备课多半搬一些文本解读的现在结论,将‘教参’‘教师用书’呀专家学者的作品分析照单全收”。笔者也认为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多考虑教材、教师与教学对象之间的多生复杂关系。孙彪在《文本解读能力凸显语文教师的本色》一文中谈到黄厚江老师的课的最大特色在于“本色语文”。“本色语文的愿景就是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换而言之,如果需要在课堂上解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更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能把自己“前置”到文本中去,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静下心来,提升解读文本的能力,坚守住语文教师的底线与本色。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对学生有所启发,首先得让自己有“一桶水”的经验习得。我们的语文教育关系到学生一生,教师首先需要宁静的前置,需要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深入地解读。2.浮躁的社会,学生需要宁静的体验。从现阶段学情来看,学生在阅读文本时需要宁静。从教十余年来,每带一届学生总觉得学生更浮躁了,真有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现在的学生大多是读图成长,大多偏爱理科;有点喜欢语文,但不喜欢语文课的背诵、记忆、积累的枯躁过程。新课之前大多会按要求去完成预习工作,但每每研习文本时,课文依然是“熟悉的陌生人”。哪怕课文是情节性很强的小说。他们喜欢听故事、看电影,但不喜欢名著原著。他们从初中积累的名著知识,很多来源于“名著导读”版块,其实是一种“伪阅读”。曾经在上完《品质》后推荐学生去阅读《穆斯林的葬礼》,结果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有电影可以放给我们看吗?”令人啼笑皆非。在我的选修课《金庸》上,选修的学生预期中应该是喜欢金庸小说并已阅读过原著的。但学生反馈给我的信息是:对金庸小说的了解来自于电影、电视……如此“二传手”阅读,情何以堪?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指出:“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该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宁静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真实的阅读体验。教育可以引领青年的感悟。面对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面对这样一群浮躁的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引领者,我们任重道远。我们在追求课堂氛围活泼热闹,要给予学生静静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能有一个宁静和留白的时间。对于文本,只有静静的阅读,宁静的思考,才能走进文本,感知文本。要让他们在宁静中学会思考,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学会审视自己,学会完善自己,不断形成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语文课堂要抛开浮躁的心态,让教师与学生都在宁静中浸润文本,同享“涵咏工夫兴味长”境界。二、非宁静无以致远——问题思索需要宁静课堂课堂提问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细心留意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在老师抛出一个问题甚至几个问题之后,很快就请学生起来回答了。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思维习惯还停在“知道一点就赶快说”的阶段。这样的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洋洋得意于“才思敏捷”,殊不知自己的发言中没有几句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发表的观点,大多回答是肤浅的“书本的答案”。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里的“静”当然不只是指环境的宁静,而是指心的宁静,但心的宁静与环境的宁静有着密切的关系。“学须静也”,说得多好,只有静,才能学得进去,学得扎实。“非宁静无以致远,”要想学得多些,广些,没有宁静不可。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静下心来去品读、思考,去提升阅读品质。在学习李密的《陈情表》时,课堂导入中有如下文字:“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这下可好,引起了学生的一种骚动。他们叫着“我们读就没掉眼泪,那岂不是成了不忠不孝之徒”?对此,我马上安抚他们激动的情绪,提醒他们道:“没掉眼泪不能完全证明我们大家是不忠不孝之人,但至少说明我们心不够静,说明我们与文本有距离。不信我们就来读一读,说说哪些话最能打动你。”之后,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先范读给他们听,然后给他们8分钟时间反复自由朗读,让他们浸润在文本中。学生们有的小声诵读,有的无声默读。之后的发言,比想象中的精彩。有的学生说“读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时,感受到了作者的至真至孝之情,感受到了祖孙间无可替代的亲情力量”,有的学生说“读到‘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时,仿佛可以见到作者伏地请求、泪流满面的情景”……到此,就能水到渠成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课堂教学需要宁静,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这就是课堂中的宁静。静静地思考问题,能完善自己的思维,加深对问题的见解与分析。从这一层面来看,问题一抛出就讲求学生有“反应”是不可取的。再者,如果学生经思考后回答得不够“完美”,有思维停顿与空白时,教师也不要太“热情”地去补充。相信学生他自己对这一问题有自己独特见解。另外,不同的学生所需要的感悟时间不一样。所以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宁静地思考空间,切忌“循循善诱”,切忌过度引导,经过独立思考的回答才有价值,真实呈现才知道自己的思维到底是对还是错。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倾听发言需要宁静课堂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懂得去思考、分析。在低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出问题的,学生“举手如林”,口里还会叫着“老师,我来,我来”这样的话语。初见此现象时,感动于学生的真诚与热情。再细心地观察学生的表现就发现,事情好像不是那么美满的。当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坐着听的学生注意力不在于同学发言的内容与质量上。有的相互说着自己的话,有时另一个同学起来发言所说的内容正好是之前说过的,有的学生常常因为老师没叫到自己,而毫无顾忌地抢答、补充……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喜欢表现自己,很少喜欢听别人说的。这种“麻雀吵雪”一样的发言,表面上课堂是活跃了,可却少了一份心的宁静,少了一份倾听的宁静,少了一份聆听的静心,少了一份与他人分享学习成果的心怀。于时,我定位了自己的课堂价值取向:“激发学生主动发言、热烈讨论不太难,难的是让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余党绪在《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中提到“尊重多元,合理主见,这正是批判性思维的精华。”这就需要师生在课堂中养成倾听的习惯,期待达到“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美妙境界。笔者课堂上遵循尊重发言、细心聆听的好习惯。在授《说书先生》时,曾经讲到说书艺人道具简单,技艺高超。课堂上就以旧引新,以初中时《口技》为例来解读。未曾想有学生突然提问说:“老师,《说书先生》里说书艺人表演的时候是面对着观众进行表演的,让观众清清楚楚地看到他的真本事。我觉得《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水平与之相比,应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那他为什么要在屏风后面表演呢?为什么不大方地在众宾面前表演?”这位同学发言后其他同学也连连称是。课堂也就有点小躁动,就提请他们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有一位同学说:“躲起来不露庐山真面目是为了吊听众的胃口,也就是增加神秘感。”后面一位同学跟着起来说:“我受这位同学说的‘神秘感’的启发,觉得这是拉大表演者与听众的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后来还有一位同学说的最精彩,她说:“如果没有的这个屏风,那们听众就会知道那只是一场表演,不是真的。而文中的听众都以为声音是真实的,甚至于在大火中有人战战兢兢想跑。如果没有这个屏风,那么观众就不会有这些反应。”……学生在静静聆听中,补充了初始时思考中的不足,也收获到了真的知识。同时,学生静静地聆听中也就为老师省去了不必要的复述与再次讲解,也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静静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在静静地倾听中学会理解和欣赏别人的不同意见,学会善于从相互的交流与倾听中开拓自己的视野。《诗经》中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结束语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呼唤“宁静”是语文教学的需要,势在必行。期待在课堂上,师生能同享宁静带给我们的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谧之感,用师生的共同努力去构建深度课堂,用心去感悟语文课堂的无声魅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效果。参考文献[1]胡立根.深圳市红岭中学.《试说语文学习过程的三重趣味》 http://www.teachercn.com/zxyw/Html/jxwz/24385f6glgZbo1115121167.Html [2]陈日亮.《如是我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8次.[3]余党绪.《中学语文批判性思维教学案例》上海学林出版社第1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44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