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教师视野下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园校合作模式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我国,学前教育以0到6岁儿童为对象,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为个人与社会发展及国民素质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就肩负起了培养合格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当前,高校多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善于沟通与合作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为目标,探索进行与幼儿园园校合作,理实一体的培养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该模式的很多优势和急需完善的地方。本次调研针对眉山某高校幼儿师范学院的15名教师进行访谈,教师普遍认为园校合作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能让学生初步客观地认识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要求,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在观园见习的过程可以接触真实的幼儿园环境,有效地提高学生理实结合的能力,使得学生在保教技能、沟通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迅速成长。本次接受访谈的教师大多参与过与幼儿园合作进行的科研或人才培养项目。所以从高校及幼儿园的角度来看,高校教师可以在观园过程中了解当前幼儿园的真实情况,有助于科研及理论教学。幼儿园教师则可以通过与高校教师交流了解本专业的前沿信息及理论知识。该模式能形成双方相互促进,共谋发展的双赢局面。但访谈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雙方合作不够深入
  该模式存在双方认识不足,高校“一头热”的情况。部分幼儿园认为无法得到切实的利益或认为可能对其正常教学产生影响,使得合作流于形式,由于双方交流协调不够充分造成部分学生对观园见习存在畏难情绪,不知道该如何上手,在见习过程中找不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的地域限制,使得合作的幼儿园多地处农村乡镇,在软硬件设施、办学理念和质量等方面与社会声誉高的幼儿园存在一定差距,而每周一次的见习方式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二)高校课程与幼儿园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在访谈中部分高校教师表示,高校开设的技能类课程,例如儿童玩具与手工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钢琴、舞蹈等在幼儿园的工作中涉及较多,而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涉及较少甚至从未涉及到。那么纯理论课程真的没有开设的必要吗?答案是否定的。但为什么本专业教师会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还是由于高校在开设理论课程时与幼儿园的实际工作联系较少,如果能够将理论课程的教学与园校合作模式相互渗透结合,应该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通过调研,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幼儿园为实训基地
  众多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都是以幼儿园为实训基地,使得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在校所学的理论在幼儿园得到检验。通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联系到的相关实训基地,首先,能够使学生能对所学的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保育与实践、幼儿园活动设计等的理论知识得到运用;其次,还能不断促进幼儿园教师水平的不断提升。因此,高校学前教育应建立数量适宜的幼儿园作为实训基地,通过这种校企合作的模式,在幼儿园建立起实训基地,使得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到专业知识外还能进行有关的实践,从而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为将来能胜任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高幼教师互相交流合作模式
  在中国,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往往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由于教师常常驻扎于学校中,无法在幼儿园这样的实践场所进行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转换,所以在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会将自己固有的观念和经验传递给学生。因此,可以通过座谈会、培训会、交流会等会议形式,双方共同探讨适宜于两方合作的方式。幼儿教师将其在幼儿园的实践经验通过座谈会的形式与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可以选择在幼儿园会议室或者高校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高校教师可通过类似“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指南》背景下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教育专题来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采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互相交流的合作模式,一方面能够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学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能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成长过程。而幼儿园教师通过交流或培训,将一些成功的学前教育实践经验带给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同时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水平。可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教师互相交流的合作模式是双赢。
  (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
  针对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教师们对于专业课项目的开展情况都有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高校教师都认为应该开设与幼儿园教育有紧密联系的相关课程,以此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上岗。学前教育专业如今普遍开设的课程有:钢琴、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保育与实践、幼儿园课程、蒙台梭利教学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等,但是对普通心理学、中外幼儿教育史、幼儿游戏理论、学前教育研究方法此类课程开设较少,应该更注重其专业化的发展。只有更好地将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育结合,才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专业的平台。一方面,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去到幼儿园实训基地后,才能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幼儿园通过学生的见习和实习,能更加深入的了解高校教育的模式,提高幼儿园自身的教师标准。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促使双方共同进步。
  (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增添与幼儿园合作办园的模式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能引进自办的幼儿园也是提升高校与幼儿园合作模式的方式之一,将幼儿园引入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产学研的需要,也是提高幼儿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需要。高校有自己的幼儿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幼儿教育的研究,时刻观察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及时调整幼儿教育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能够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学习的空间。可见,将幼儿园引入到高校,在统一的高校领导下使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融为一体。这也是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的一种可取的模式。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模式是多种多样的,需要双方共同构建。
  总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学前教育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作者简介:
  李小倩(1992.1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硕士,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常艺小(1992.10—),女,汉族,四川成都,硕士,四川科技职业学院幼儿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课题名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园校合作模式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59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