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绘本教学,打造魅力语文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绘本,就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国外,绘本阅读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国内,人们对绘本的认识和阅读实践才刚刚开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绘本故事走进了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我国首位安徒生大奖获得者、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教授也认为绘本凭借自身的哲学意义和讲究的语言将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文本资源,因为绘本画中有字,字中有画的特点更能激发低年级孩子的兴趣。那该如何让孩子爱上绘本,读好绘本,让绘本教学更加有效,让孩子在绘本教学中充分享受绘本带来的乐趣呢?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说说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绘本;绘本教学
  一、初识绘本,走进天地
  当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年级,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陌生的老师,心里肯定会非常紧张,甚至会哭闹着要回家。可能班主任安慰了这个,其他孩子又开始哭闹起来,一些年轻班主任甚至会乱了阵脚,不知所措。此时如何转移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迅速安静下来呢?不妨试试绘本,因为低年级孩子的注意持续性差,认识的字有限,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材料,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老师提前在每个孩子座位上放置一本绘本,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爱心树》、《南瓜汤》、《小蛇散步》、《我妈妈》等等。当孩子一进入到教室,看到那精美的封面,有趣的插图,不由自主地就在绘本的天地里徜徉了。对绘本也就有一个初步朦胧的意识,对以后的绘本教学也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巧用封面,吸引眼球
  一本好的绘本必定有一个精彩的名字,封面插图、色彩也会有特别讲究。如果老师从封面开始就带领孩子一路探索,孩子一开始就会被你的引导牢牢吸引。比如,英国作家迈克尔.卡奇普尔《你别想让河马走开》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只很大很重的河马睡在一座小桥上,河马的背上站着一只小小的老鼠,正对着河马耳朵。问题来了,老鼠会对河马说什么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为什么要让河马走开呢?再如德国作家乌德维格特《猜猜谁来了》,一只猪、一只鸡和一头驴后面站着一个人影子,看不清楚面容和神情,孩子肯定会问:“这是谁呢?”“这人是好是坏呢?”“这人和这些动物又有什么联系呢”……各种问题萦绕孩子心中。仅仅一个封面不用通读全文便可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联想,让孩子们脑洞大开。
  三、转变角色,演绎绘本
  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曾指出现在的孩子阅读现状:不仅孩子的父母不会讲故事,就连老师也只会一味照本宣科,导致孩子从小缺失故事心、童话心。因此,低年级绘本教学教师不要像和尚念经一样只用一种语调,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变成绘本里的主人,绘声绘色。如教授《你真好》绘本时,教师可以把自己变成那只粗暴的、霸道的、狡猾的、任性的霸王龙,孩子们变成心地善良的薄片龙,随着故事的发展,情节的推动,教师的语言也应体现出霸王龙的转变。再如《我爸爸》、《我妈妈》、《大卫惹麻烦》、《大卫不可以》亲情类绘本,教师应尽力营造一种亲密的情境,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妈妈和爸爸,学生当成孩子、当成大卫,模仿各自的语言、语气、动作说一说,演一演,增加课堂气氛的活跃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学会观察,丰富想象
  绘本,画面色彩鲜艳,有丰富的内涵,能给予孩子美的享受,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绘本虽然文字不多,但其精美的图画却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绘本里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画都有一些留白的地方,这不是作者粗心大意,也不是作者理屈词穷,而是充满智慧的作者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所以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急着翻页,而是要让孩子仔仔细细地去观察,去看那些图画,引导孩子在看图发现细节、感悟隐藏的暗示。
  如《大衛上学去》每一幅图虽然都只配上三两个字,但是通过大卫龇牙咧嘴、手舞足蹈的样子,一个调皮、可爱、天真的大卫就跃然纸上了。特别是当大卫双腿交叉,表情焦急,高举双手的插图一出现,孩子们立刻哄堂大笑,虽然没有配上文字说明,但相信所有的孩子已经猜测出故事情节,猜测出大卫此时想上厕所的语言。再如美国的玛格丽特.怀滋 布朗的《逃家小兔》’里,整个故事中小兔一直在不停的变换角色,如变成小鳟鱼、大石头、小花、小鸟、小帆船、空中飞人、小男孩,而兔妈妈的角色也在相应发生变化,如捕鱼的人、爬山的人、园丁、树、风、走钢索的人、男孩妈妈。但是只要细心观察插图,就不难发现,虽然小兔和兔妈妈在不断变换角色,但是每个角色都只是在他们本身样子上加以了一点的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可以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即使小兔要逃走,可是妈妈对他的爱即使让他走到天涯海角妈妈也会一眼就认出他的。妈妈的形象也是一样,她也想让小兔无论在哪里,累了、饿了都可以第一眼认出妈妈,找到妈妈。特别是当小兔变成小鳟鱼躲在水里时,变成捕鱼人的兔妈妈用鱼线去钓小兔,可是鱼饵用的却是胡萝卜,这是因为只有兔妈妈才知道孩子的喜好,母爱的主题一下就渗入孩子心中。所以在导读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类图画,引导孩子关注文字背后的故事,以此丰富故事的内容,使主题更加明确,更具有童趣。
  五、创编绘本,激励乐趣
  教师可以利用文本的线索,引导孩子大胆推理,大胆猜测,对故事的内容或结局进行续编或创编。从而极大丰富孩子的阅读能力。如我在教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时,小男孩的风筝线短了便向胡萝卜先生借了一截。鸟太太正好在找绳子晾孩子的尿布时,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正好在风里飘动。我就引导孩子: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孩子们根据前文,自然的猜测出答案。我再继续深问:“那接下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还会派上哪些用场呢?”孩子们开始插上想象的翅膀,纷纷模仿课文的语言继续将故事编下去。不仅拓宽了孩子的思维,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如:在阅读完《蚯蚓的日记》后,我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感受,加上合理的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绘本故事。以小组为单位,一些同学配图,一些同学配文字,分工合作最后放在班级展示栏里。当孩子们的作品《乌鸦的日记》、《小猫的日记》、《七星瓢虫的日记》……展示出来时,我也惊讶于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小组的凝聚力。
  六、绘本漂流,好书共读
  优秀的绘本太多,孩子也不可能全部买完,有的孩子在读完自己的书后找不到事情可以做,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孩子也没有学会分享。绘本漂流则实现了好书共读的愿望。每个孩子拿出一本绘本,放入漂流角,每个孩子都是每本绘本的爱护者。当读到别人的绘本时,都可以用书签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阅读签名。这样绘本在漂流时,孩子们的阅读量不仅增加了,阅读之心也得到了交流和共享更让孩子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
  新西兰儿童文学研究学者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重要的书。”绘本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为我们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巨大的空间。绘本,让我们的孩子爱上阅读,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儿童文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12-07-01
  [2]《论如何引领儿童走进绘本世界》 《教育界》2015年13期
  [3]《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误区及矫正策略》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6年10期
  [4]《一切从爱上绘本开始》 《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年11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6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