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各项教育学科都在加快改革的脚步。语文作为初中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其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重任。而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能够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真切的生活情感,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生活化机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探究,并提出相应有效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生活化;教学策略
  引言: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生活性质的学科,其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教育优势,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将阅读与写作教学与生活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同时还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结合实际生活重视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传统的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手段,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灌输语文知识,没有任何的课外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教学效率也很难得到提升。由于课堂气氛沉闷、无趣,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观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閱读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只是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来学习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不能实现在短期时间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的目的。事实上,语文源自于生活,同时又高度服务于生活。在信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教育优势,采用多样的化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参与度,鼓励初中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报刊、杂志,既可以借助学校图书馆和本地图书阅览室等途径借阅纸质书籍,也可以利用网络下载电子版书籍,还可以通过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方便随时随地积累阅读量,使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生活中的言语表达方式。同时,在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学问的引领者,更要潜心研究,深入开发学生的观察、求知、体验生活的本领,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教师在精讲课文前,不妨提问学生儿时所看过的社戏种类,同时对“社戏”的相关知识进行补充说明,使学生对社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鼓励每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自陈述对自己印象最深的社戏种类。使学生在学习文章时能够有所感触。通过每位学生对社戏的陈述,有助于激发大家投身于阅读的激情,进而使学生从生活中汲取阅读灵感。
  二、积累阅读写作素材,增加学生的生活体验
  大自然是人类生活中最美的画卷。它包罗万象,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同时,大自然也是学生陶冶情操、积累生活阅历的室外“课堂”,同时也是阅读写作生活化教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首先拥有过硬的阅读素养,才能充分引领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体验、感悟生活,学会将阅读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当前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专门编排了大量有关大自然景观、日常社会生活的课文。语文教学也要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们在语文阅读实践中感知生活、体会生活。例如,学习课文《春》时,教师可在春季组织全体学生集体出游,欣赏周边优美的田园景观,使大家领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欣欣向荣景象,真切地感悟到春天带给自然和人类的美好。在课文学习时,学生们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的所见所感,使思维与散文的描述相融合,进而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主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使阅读教学更“接地气”。
  三、善于观察,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也是向成年阶段发展的过渡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心智逐渐成熟,思想也逐步完善。然而,语文写作却是不少学生的一个“老大难”,他们不是无法理解写作要求,也不是不懂写作思路,而是在写作中常会出现空洞或无话可说的情况,师生为此均感到苦恼。究其根源,在于严重缺乏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的累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一方面,教师要进一步弘扬校园文化,倡导学生多参加对身心有益的集体活动,如体育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另一方面,家庭生活是学生萃取写作精华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提醒学生善于捕捉家庭生活的某个难忘片断或场景,将其上升到文章的高度,大胆抒发和表达真情实感,让文章真实生动,增强其可读性。事实上,校园新闻或家庭琐事均是学生写作的良好素材。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教学素材,让学生们善于从教材中吸取养分,为今后的写作筑牢根基。例如,学习人教版《背影》时,教师可首先请学生说一下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关心、疼爱自己的事情。接着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播放电视散文纪录片,使大家深切地体会到文中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爱场景,同时要结合实际的家庭生活情景,感知课文中的伟大父爱。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写作时就变得“有话可说”,文章也就写得更有内涵、更加真实,让读者产生更强烈的共鸣感,同时也在写作中彰显了个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将学生实际生活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梅.探究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写作[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6):104.
  [2]张永福.贴近生活,诱导认知――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心得[J].新课程:中学,2016(1).
  [3]肖云茜.浅析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之间的互动提高[J].青年时代,2016,(21):234,251.
  [4] 赵晟.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写作探析[J].新课程(中旬),2016(3):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46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