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的生活化阅读与写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语文阅读写作教育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实际生活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思考问题,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捕捉事物的主要特征,若想保证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应当一改以往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并引入新式的教学理念,初中语文教师同样如此,在阅读和写作环节着重引导,并使其更具生活化的特点,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促使学生实现全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  语文  生活化  阅读  写作
  新课改中的内容不断在不同的教学阶段予以渗透和融入,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强化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之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更新,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并高效利用教学资料,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健康、快乐的学习以及成长,充分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学习过程的美妙。
  一、幸福课堂的概念浅析
  所谓的幸福,指的就是某个人在具有一定需求的基础上,这种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产生的长久的喜悦之情,很多时候人们渴望保持这样的心情和情绪。幸福这一特殊的心理因素,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情绪,大多数人都会追求这个状态。而教师应当将幸福的因素渗透到课堂之中,并使学生充分体会课堂的美好以及知识理解过程的成就感,结合学习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实现共同成长。
  二、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探讨
  (1)生活、课堂与自然的结合。新课改中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渗透,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超强的教学水准,还应当具有一定的阅读综合素养,最终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从阅读之中体会生活的美好,深深的感悟成长的美妙,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不断的体验生活,并参与到阅读之中,教材中有许多的资料,因此,语文教师不可将教学限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上,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感受语文知识的趣味性[1]。
  比如,教师在教授《春》这一文章时,此时的季节正逢春季,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针对这一阅读内容,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充分感受春天的变化,连绵的细雨中夹杂着些许寒冷,植物在努力生长,开启新的征程,树木抽芽、野草遍地,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感悟,体会春季的美好,这就能一定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2)留意生活的点滴、注重累积。语文这门科目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从古至今未曾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反之现阶段的许多家长格外重视学生文学素养培养,这就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认识他们的文学功底,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发现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借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2]。
  語文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能对生活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并给人以灵感,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准。教师首先应当明确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及体位生活的能力,并对学生予以指导,勇于表达自我情感,将自己融入到阅读内容中,切实体会文章内容。
  (3)体现写作的个性以及创新性。写作简而言之就是生活的记录,教师在语文教学环节,若想尽可能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水准,就应当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方式,引导学生注重写作过程,并从生活中得到启发,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变化,将其作为基本素材,而后有感而发。社会新闻以及生活细微之处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的源泉,并真实的反映作者的心理变化[3]。教师应体现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加强对学生观察力素质的培养,还可以“生活情景巧发现”为主题,阐述事件的经过,总结自身的感受,体现生活的细微,将这些写作要点 予以整合和统筹,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课改教育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教学模式更新的必要性,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环节,教师会将提高学生写作质量和阅读素养作为根本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并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善于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并针对一些细小的事件表达观点和感悟,将其作为写作教材,渗透到写作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意识到增强综合素质的作用,提高文学素养、强化职业道德,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永福.贴近生活,诱导认知--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心得[J].新课程·中学,2016,26(1):227-227.
  [2]刘宝文.江山虽多娇,需文人泼墨--以《小石潭记》为例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及写作策略[J].考试周刊,2014,16(50):46-46.
  [3]方利萍.浅析初中语文随笔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4,22(6):8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6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