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药资源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药资源学是中药学类本科专业的重要课程,是一门涉及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与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由于相关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教材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致使教学难度增大。有必要对中药资源学课程进行全面建设,本文从混合式课堂教学法、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课堂教学辅助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中药资源学课程建设,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药资源学;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5-0108-03
  《中药资源学》是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形成以及保护、管理的科学[1],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等本科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笔者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①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强,与中药学、药用动(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中药化学等多门学科交叉,涵盖中国中药资源的组成、分布、品质形成、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管理等方面内容。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而散,在学生前期基础知识有限的前提下,学习难度较大。②中药资源学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研究成果不断积累,内容体系也随之不断更新,而教材由于编著时限,更新滞后难以避免,这给学生学习以及任课教师授课都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必要根据学科自身的体系特色全面建设中药资源学课程。
  1 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措施
  1.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设计是解决课程内容综合性较强的唯一途径,教学方法改进是加强课程建设,提供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2]。“以学生为中心”一直以来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考核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习惯是“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模式的体现。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性考核形式多样,但是,必须体现学科特异性。针对《中药资源学》中不同章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模式则适合在中药资源学课程中应用。例如民族药因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学生课前带着浓厚的好奇心查阅文献,课堂展现,最后从讲授内容的充实度、PPT制作的精美度和准确度、课堂讲授的清晰度、小组团结协作程度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这种学生教授的方式推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查阅资料、课堂讲授、团队合作、PPT制作等多种能力。中药资源学各论研究进展不断涌现,比较适合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选择云南特色道地药材资源,学生事前查阅资料,课堂限定时间讨论,这种方式更易深入了解本地资源状况和研究进展,再借助于雨课堂、学习通平台,重视学生自评。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构建“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促进教与学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运用药用动(植)物标本、视频、网络平台、APP等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讲授中特别注意突出重点,讲清楚难点;事先梳理课程重点和难点就显得特别重要。中药资源学课程的重点、难点主要有十点。见表1。
  由课程建设负责人牵头,组织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青年教师,通过对中药资源研究前沿的紧密跟踪,掌握学科发展的动态,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制作一套适合我校教学,同时又能体现云
  南中药资源特色的多媒体课件,力求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并注重结合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兼顾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先进性,理论性和实用性,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展现在课堂上。
   1.2 实践教学多样化 实践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方面通过验证实验,帮助学生掌握中药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性实验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中药资源学课程中诸多章节的内容,例如:中药资源综合开发、中药资源调查、中药资源保护等是科学研究的积累,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见表2。
  中药资源的调查是本课程中实践性最强的内容,恰逢全国中药资源第四次普查时期,按照国家中药资源普查的规范全面培养学生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技术手段,包括样方的设置、数据的统计、标本的采集、压制、制作、鉴定,调查结果的撰写等。通过以上实践环节的实施,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假期带学生直接参与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可以深入训练和全面培养学生中药资源调查综合能力,为培养素质过硬的中医药事业接班人打下堅实的基础。
  1.3 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新教师上课之前都要求进行试讲,试讲通过才能承担教学任务。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自觉遵守听课制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研室定期举行教学法研讨活动和科研讲座,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达成共识,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讲座由任课教师介绍自己的科研情况,就学科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进行探讨。
   鼓励任课教师积极申报国家、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通过科研,促进任课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前沿问题和学科发展动态;并鼓励教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机融入教学,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对中药资源学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课程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鼓励青年教师不断学习进修,参加教学培训,参加教学比赛,通过教师知识的更新、素质的提高来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1.4 建设课堂教学辅助体系 为适应学科发展、教学改革的要求,定期修订中药资源学理论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设计,规范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的考核和质量监控制度,建立完善、规范的教学档案,包括:不同授课专业对象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学设计、复习纲要、试卷、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试题库以及实验、实习报告、教学总结等资料。重视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出勤、互评、课堂表现、论文撰写、讨论等环节。
   教学监控对于中药资源学课程的质量非常重要,期中教学质量检查是一个重要手段,每学期开展一次课程的期中教学质量检查,由同行、学生、领导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应涵盖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内容,并进行细化评分。
  2 小结
   基于中药资源学学科特点,急需全面建设中药资源学课程,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课程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学会查阅文献、阅读文献、总结文献,掌握中药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何先元.中药资源学教学之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6,5 (3):256-258.
  [2]胡定珠.浅谈《现代气候学》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134-136.
  (收稿日期:2019-01-04 编辑:杨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88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