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民办幼儿园如何“办好园”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8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地区是我国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地区,也是难点地区。《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儿童教育发展的目标,提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0%,学前年毛入园率达到95%的要求。随后,教育部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先后启动实施了8个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迅速扩大,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取得的最重要成效。据统计,在全国新增幼儿园中,乡村和镇区新增幼儿园占比分别为32.23%和39.29%,二者合计高达71.52%,农村在园(班)幼儿人数也占在园幼儿总数的65%以上(数据来源于人民网)。至此,入园难的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与此同时,如何“办好园”的问题就出现了。在当前农村地区,幼儿园的办园水平普遍较低,城乡办园水平差距明显。
   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学前教育的优惠政策。家长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期盼极高,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学前幼儿人数将逐年增加,群众入园需求急增。与此同时,农村公办幼儿园幼儿容量有限,不能满足入园需求,民办幼儿园急待发展。但是,在农村民办幼儿园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各种困难和问题,分析和总结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对提升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保育质量,进而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园中存在的问题
   李玲在《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36期《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和改革措施》一文中认为,当前农村民办幼儿园还存在以下三种困难:
   1.幼儿活动空间小,教学缺乏针对性
   由于幼儿园建筑地点的特殊性,通常会建筑在噪音少、安全以及清洁的地区,一般应设在居民区附近。房屋应该深入学校园内,不能离街道太近,避免出现噪音干扰。同时,幼儿园还需要有充足的活动场地,便于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可以实时接触阳光与空气。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很多幼儿园都建在交通繁忙、噪音过大的街口,很难保证幼儿上下学的安全以及安静的学习;很多幼儿园都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场所,户外活动面积不大,也没有过多的活动设备,并没有对活动区进行有效划分,缺乏绿化面积。甚至还有很多幼儿园缺乏采光,也没有保障良好的通风,严重影响着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2.幼儿受教育质量较低,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首先,农村幼儿园教育教学还存在着小学化的情况。通过有关调查发现,这种趋势有着很明显的趋向性。很多幼儿园中的幼儿都像小学生一样每天做功课、学知识,每天都要写家庭作业,每周、每月都有考试,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幼儿学习能力的唯一依据。过早的规范化学习会影响幼儿骨骼的健康发育,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
   其次,薄弱的师资力量,使幼儿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并不高。很多教师并不注重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教学手段以及观念落后,不懂得对农村自然资源充分挖掘并开展再教育,选择的教育内容随意性较大。很多幼儿教师在上课之前都不准备教学方案,随意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同时,民办幼儿园教师薪资待遇水平相对较低,有时会导致幼儿教师缺乏责任心,从而使教学质量较为低下。
   3.部分幼儿园存在安全隐患,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有些建设在马路旁边的幼儿园的护栏不高,很多个子高的幼儿能够翻过护栏跑到马路上玩耍。同时,很多幼儿园没有户外活动场所,没有门卫,也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郝秀军在《甘肃教育》2017年第13期《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問题及对策》一文中发表观点认为,民办幼儿园在“办好园”的过程中还存在三个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民办幼儿园国家规定门槛较高,但仍有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投入不足,条件不达标,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法全部支持。但是,由于农村公办幼儿园容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学前教育市场需求较大。部分农村民办幼儿园没有达到标准,因生源需求就匆匆投入运营,其生均建筑物面积、活动面积、玩具设施、人员配置等条件不达标,管理水平低,保育质量不高,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然而,只要安全不出问题,很多教育行政部门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2.管理不规范
   农村民办幼儿园聘任学前教育管理专业人才比例较低,很多园长是一些刚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缺乏学前教育管理经验。很多办园者不重视管理,自身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限,由于经费原因也不愿通过组织培训来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农村民办幼儿园竞争相对较小,使加强管理的主动性变弱,造成很多农村民办园的安全管理、后勤管理、保育管理等制度不健全,措施不细不实,制度执行随意性大、安全隐患突出,保育质量较低。
   3.师资队伍不强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数量普遍不足、专业师资比较缺乏,专业素质不强,而且流动性比较大,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保育质量。由于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入园幼儿人数不稳定,很多办园者多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问题,为保育员支付的薪酬不高,优秀师资很难进入农村民办幼儿园,即使进来了也很难留得住。在一些幼儿园中,多数教师要么是参加招考未能录取的毕业生,要么就是其他非专业人员,他们的保教知识水平有限,从教多是暂时性的,流动性大,造成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不稳定,素质偏低,保教质量无法保证。
   孙现红在《淄博师专学报》2018年第2期《困境与出路 ——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一文中认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还有以下四个问题:    1.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教师专业背景薄弱等问题。在年龄结构方面,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偏年轻化,未形成中青老的梯队,未形成以老带新的传帮带结构。学历结构方面,有研究者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主要是高中(中专)和大专学历,甚至还有初中学历。另外,在教师的专业背景方面,某地区将近半数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且此地区超过半数的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这也体现出农村民办幼儿园专业教师稀缺,教师招聘条件宽松等问题。由此导致农村民办 幼儿园教师素质与能力参差不齐。
   2.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生存状态堪忧
   首先,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教师的工资待遇是反应教师生存状态的重要指标。工资待遇过低严重影响教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导致教师自身的劳动付出与所得回报不成正比,进而产生不好的体验。其次,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中教师的工作负荷相对较重,工作压力相对较大。这些压力主要来源于幼儿管理中的安全问题和幼儿家长的不理解。再次,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中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保教不分,教师难以摆脱“保姆”的形象,被家长看作仅仅是“看孩子的”,没有多大专业性,被认可度低。
   3.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情况不乐观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继续培训机会很少。一方面,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资金有限,资金多用于幼儿园的硬件购置及日常运行,并没有设置资助教师继续教育和培训的资金。另一方面,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师流动性大,幼儿园园长担心花费资金培训出来的教师会很快跳槽而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频繁流动给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带来了矛盾。另外,在很多农村民办幼儿园中,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不强,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较差。因此,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不乐观。
   4.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流动频繁
   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没有事业单位编制,职称评定与职后培训等机会有限。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另一突出问题是工作年限短、流动性大,稳定性较差。教师的频繁流动影响了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的连贯性以及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给在园幼儿带来了很多的不适应,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解决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好园”中问题的对策
   李玲在《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36期《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民办幼儿园教育发展现状和改革措施》一文中认为,解决“办好园”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全面运用农村自然环境资源,扩大幼儿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农村民办幼儿园难以为广大幼儿提供安全的、良好的活动场地,但是农村也具有其独特优势,尤其是良好的自然环境资源。处于农村环境中的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来满足幼兒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大自然的喜好,要以农村的生活来影响幼儿,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积极创新、勇敢探索的精神,使幼儿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在乡土资源中包含着浓厚的教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探索具有一定本地特色的幼儿教育,既能够将幼儿的生存空间进行扩展,又能够对本土文化有所传承和发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带领幼儿从课堂中走出去,引领幼儿感悟大自然,体会大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关系。在认识大自然的过程中,要让幼儿树立起保护大自然的意识,进而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感。
   2.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实现各地区的教育公平
   各地要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发展幼儿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是一项强有力的措施,对于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应适当地进行政策倾斜,提高农村幼儿园发展的实力。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而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政府积极发挥自身效用,在改革幼儿园体制中,结合各地区幼儿园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完善化、合理化的市场运作幼儿园教育体系,确保各地区幼儿教育资源的均衡和完善。
   各地区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具体情况,拿出相应比例的经费作为一项专门的教育资金,鼓励那些社会信誉度高以及教育质量良好的民办幼儿园,形成完善的自我更新机制,最大程度上推动民办幼儿园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采用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从多方面来提高民办幼儿园的社会地位。要明确规划出民办幼儿园教师的最低工资保护线,以保障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基本生活。同时,还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来确保幼儿园教师应该享有的基本保险,以幼儿园为主、政府为辅,切实做好幼儿园教师社会保险购买工作。在政府的带领下,并在幼儿园发展条件允许下,要从多方面提高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薪资待遇,以确保农村幼儿园可以长久地留住幼儿教师。
   3.加大力度扶持农村民办幼儿园,各部门明确权责
   目前,教育管理部门并未明确规定出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标准,这就造成了审批程序不透明、审批时间不统一即而引发了一些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应真正做到权责明确,加强规范化管理农村民办幼儿园。要制定统一、完善的办园标准,对办园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核,强化对农村民办幼儿园的针对性监督以及指导。尤其是要加大力度整改没有通过审批的幼儿园,对非法幼儿园严格打击,注重建设民办幼儿园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在考核与评估幼儿园中以硬件设施作为一大主要目标。每一年都需要检查和评估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对于那些办园环境差以及教学水平低的,应限期责令进行整改;若是在规定期限内,还没有进行整改的,应及时予以停办。
   在此基础上,政府应在政策法规上予以相应的支持。对于具有办园资格的民办幼儿园应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主动帮助幼儿园营造良好的建园环境。可设立民办幼儿教育教学奖励资金,构建完善的奖惩机制。在做好这些工作的同时,也可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对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对学前教育投入更多的资金补贴。另外,对于那些师资力量较高,但是缺乏经济实力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展宏观调控,对教育资源充分整合和利用,从而形成新型教学合作模式。    4.多方面调查研究,明确促进幼儿园健康发展的条件
   在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下,农村人口逐渐转移到大城市中,人口分布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状况。一定区域中的幼儿园设置,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一定的适龄幼儿正是幼儿园设置的基础。同时,幼儿园在文化传统、交通条件等影响下,发展空间有待于拓展。当前很多学前教育规定中提出:“政府应全面调查,对当地学前教育情况与问题深入把握好,结合此区域内经济发展情况与适龄人口分布情况,对入园需求科学预算,明确发展目的。”
   作为幼儿园的管理人员,应对辖区环境充分了解,做好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对辖区人口消费观念、幼儿教育需求、社区发展规划等方面准确把握,旨在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收集各方面信息资料,准确定位幼儿园布局和发展。幼儿园管理者唯有全方位了解家长及社会的需求,才能够真正做到对幼儿教育教学潜在需求有所了解,从而制定完善、有效的幼儿园发展规划,从多方面掌握好幼儿园发展的主动权。作为幼儿园管理者还应对辖区内的资源条件有清醒的认知和了解,要分析好园内所能够使用的资源,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项资源的作用。同时,管理者还需要细分辖区内资源,之后从中选择切入点,以完善的规模来促进幼儿园的发展。
   管理者应结合幼儿园布局以及幼儿的发展特征,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针对性地设计幼儿园风格。在多方面分析下,以科学、完善的农村幼儿园规划理念为主,构建完善、有序的农村学前教育服务结构体系。并结合具体情况,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探索真正可以推动幼儿园发展及建设的方法。
   郝秀军在《甘肃教育》2017年第13期《农村民办幼儿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的观点认为,要规范农村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提升保育质量,需要地方政府加大支持力度,教育行政部门严格审批,严格监管,督促民办园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具体包括:
   1.要严格审批程序
   既然农村民办幼儿园在安全管理和保教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严把入口关,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审批,基础设施、玩具教具、师资力量等条件与国家标准不符的,一律不予审批。已经开办的,加大整改力度,限期整改,绝对不能放任。
   2.加大政府投入
   民办幼儿园作为公办幼儿园的必要补充,为缓解农村公办幼儿入园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中功不可没。
   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扩大“以奖代补”项目范围,加大投入力度,落实优惠政策,给民办园配置玩具、教具,提升民办园硬件条件。地方政府要积极为民办幼儿园选派专业教师,引领民办园规范办园行为,依法开展保育工作,要定期组织民办园园长和保育员业务知识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依托农村小学改扩建、新建高标准的农村公办幼儿园,扩大公办幼儿园招生规模,尽量满足当地群众需求,促使不达标的民办园加强整改或者在与公办园的竞争中自然淘汰。
   3.加强监督检查
   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纳入同步监督管理。特别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安全管理,组织开展民办园教师依法从教培训,严格规范从教行为。对发生体罚、变相体罚幼儿的民办幼儿园,一经发现,依法从严从重处理当事人和民办幼儿园主。同时,要组织教育、消防、食药监、安監、卫生等部门,对民办幼儿园的硬件条件、配套设施、饮食卫生、消防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提升民办幼儿园的工作水平。
   孙现红在《淄博师专学报》2018年第2期《困境与出路——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问题及其改进策略》一文中认为,针对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从政府层面、幼儿园层面解决问题并提高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1.宏观层面——政府加强监管,适当倾斜
   首先,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要改善农村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必须要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水平。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师资入职考核力度。在学历方面,要严禁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充当幼儿园教师。在师德方面,要严把师德关,对师德不符合标准者,不允许其成为幼儿园教师。要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进修与培训,要为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提供更多的进修和学习的机会。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视频、音频的形式使国培计划中的专家精品课在农村一线教师之间进行传递,以帮助其自主学习。
   其次,提高教师待遇,提供经济保障。在师资待遇上,县教育局和乡教办可以根据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持证情况制定工资标准,适当地给予村级民办园幼儿教师一定的补助。对克扣教师工资的幼儿园进行教育和罚款,保证聘请的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以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
   最后,幼儿园不应该局限于招聘教师,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邀请周边一些具有特殊才能和手艺的人员(特别是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既丰富幼儿园的活动,又为幼儿园节省开支。
   2.微观层面——幼儿园构建园本支持体系
   首先,对教师实行人本化管理。农村民办幼儿园要对教师增加人文关怀,实行人本化管理。对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的人本化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视和满足其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进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要了解幼儿教师、关心幼儿教师、尊重幼儿教师,对他们的需求给予重视,为他们提供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另外,园方还应鼓励幼儿教师参与到园内的决策当中。教师和园方本身就是一个团队,关于园内的工作计划、工作内容以及大小决策的制定应共同协商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园长应积极听取幼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调动幼儿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其次,加强园本培训、园本教研。就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发展现状来看,其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薄弱,可以通过加强园本培训、园本教研等方式提高其专业水平。农村民办幼儿园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与其他幼儿园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借鉴其他幼儿园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和完善本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3.投放学习资源,提供支持保障
   充足的学习资源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求,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高提供支持和保障。如设立专门的学习资料室,为教师提供方便其学习的各种图书、音像制品等资料。另外,为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注意适当的更新,让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及时关注国家及社会最新的学前教育政策等。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要解决农村民办幼儿园师资方面的困境,寻找农村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这不仅需要国家理念、政策、法规、经济等宏观层面的引导,更需要农村民办幼儿园自身的努力。
  (责任编辑:杨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