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任何知识的产生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样知识也为生活服务。数学课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讲授数学知识的首要途径。通过开展数学教学,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新课改推动下,小学数学重视生活情景的导入,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打造高效课堂。本文围绕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生活情境 小学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143-02
引言
小学数学与实际应用关系十分密切,例如在计数、买东西、认钟表等很多方面都要用到基础数学知识。因此,学好小学数学能为孩子们提供解决问题的不同办法。生活情景是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它有助于提升学习兴趣,分解公式概念的枯燥乏味,有利于学生获得数学基本技巧。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重视生活情景的应用,抓住孩子的興趣点,高效提升教学总体质量。
1.数学课堂上应用生活情景的积极作用
第一,把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上,能够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1]。对四则运算、图形面积、分数等抽象概念,如果单纯通过理论灌输或习题演练无法使学生加深印象,也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形成。如果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比如买菜、分苹果等就能使理解由浅而深,逐步深入,借助形象化方式打开学生数学思考之门。
第二,生活情境的介入可以使小学生加深对数学课程本身的认识,能够透彻地理解数学和生活间的紧密联系,进而提升学习数学的自觉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借助生活情境的实例,能够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探索解决日常问题的方案。例如灵活使用数学知识开展计算、数据方面的处理,可以推算出社会、自然现象。比如学习了加减法,会识别钟表后,就能很快地计算出下午两点十分与下午七点半相差多少时间。
第三,生活情境的使用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过去的数学教育完全以教师为主,多数时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伴随新课改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成大势所趋,而要想使学生更充分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就需要引入生活情景,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树立主动参与意识,训练动手实践能力[2]。
不过,数学源于生活并不意味着教师能够随心所欲地应用生活情境。在每一个年龄阶段,教师都应当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符合阶段特征的情景。此外,对学生兴趣爱好的把握也是影响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
2.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方式
2.1情境来自生活,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
新课改突出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现有研究表明,若教学内容和学生现实生活关系紧密,那么学生参与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牢固。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多关注生活情景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升认识水平[3]。
2.2情景升华生活,提升数学能力
数学讲求逻辑和条理性,本质而言,它是对生活的升华,因而对刚接触的小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创设情景时,应首先立足于现有知识体系,然后适当创设高于生活的情景,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深入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全面提升数学能力。
比如针对计算165+99=?的讲解,考虑到数字本身较大,学生严格对位相加较为困难,可以转换为165+100-1。不过,很多学生开始并不能掌握这种方法。教师在讲授中,可引入“付整找零”这一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化难为易。
2.3情景与生活交融,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来自生活,最终还要回归实际,解决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更能体会其独特魅力。
比如学习平均数,教师可设计一个情景:游泳池浅水区平均水深为1.2m,小王身高为1.4m,若他不慎踩滑,跌落池中,会发生危险吗?学生针对此就会展开激烈辩论,这对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数学应用能力意义重大。
3.结束语
数学知识就像散落在生活中的珍珠,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并善于运用,逐步使他们领悟数学的真谛。要用生活情景点缀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解决生活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并在课堂上对数学在实际情景中应用的例子展开讨论和总结,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
参考文献:
[1]石晓萌.浅析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83):99.
[2]班树峰.问题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8):43.
[3]文林.生活探究,亲手尝试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49):7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49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