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体育素养和能力的大学体育教学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大学体育教学不仅关乎于学生自身体育素质的培养,还关乎于社会体育教育的不断延伸。在当下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具备良好的体育素养、体育知识和体能素质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终生受益,能够使学生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成为国家发展的有力基石。本文将针对目前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素养和能力培养,分析有效教学的方向和实施策略。
  【关键词】体育素养;能力;大学体育
  引言:
  大学体育是各大高校必备的一门课程,不论是对于教学本身,还是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而言,通过理解体育知识进而加强体育素养很有必要。高校教育理念一直是基于学科素养,并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高校体育教学在近几年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策略,而有效,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将是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
  一、体育教学重要基础
  (一)体育素养的重要性
  体育素养用较为全面的方法可以概括为是学生在基于先天身体素质和后天环境培养的基础上,对于自身体质水平、当前体育知识、锻炼意识以及所产生的体育行为,区别于其他人的体育技能,个性以及品德等方面的要素综合概括[1]。
  (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基于能力的体育教学,具体指在进行相应生活、工作时,应当具备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心理素质,体育态度等等。而不论是哪种活动,我们都应当在基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教学,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加强其对于体育能力的良好运用。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也正在不断的凸显价值。而体育能力作为一项社会技能在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现有体育教学缺陷
  (一)体育教学时长较短
  相较目前而言,大学体育教学时长普遍较短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全国内各大高校有80%以上的院校在每个班每周的体育课时安排上不超过90分钟,其中有效教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在这半小时之内,老师为了尽可能地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只是敷衍了事,无法更加深入的对学生进行体育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然我国学校的教育系统中一直有体育课程的存在,但大部分的中学生和大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育能力没有太大差别。
  (二)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针对这次研究,我们对于省内的30座高校及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其中发现大部分的教学内容都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田径运动,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也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健美操,交谊舞等其他种类的体育运动,但结果还是差强人意[2]。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方面没有体育设施,体育场地,另一方面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因此,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十分陈旧,这也进一步限制了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对体育教学的成效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三)忽视实践能力培养
  当前,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发现,大部分的大学体育教学,受到限制的主要因素还在于老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体育老师在自身能力有所缺陷、理论知识丰富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扬长避短,加强了对学生体育知识的灌输,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所欠缺。而这也正是当前我们发展体育教学所面对的关键问题之一。要做好体育教学,也应当从积极加强对大学体育老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开始,从而形成体系化的教培模式[3]。
  三、有效教学策略分析
  (一)分班教学
  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采取了分班教學的方式,根据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同,采取不同的小班制教学。学生在接受正式体育教学之前要对必要的体育知识、自身的体质水平等等进行学习和认识。其后进行分班选项,进入不同的体育课堂进行学习,从而使自身的体育兴趣与体育教学内容完美符合,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在学生进行选择时,也可以求助于当前的体育老师,给予相应指导。我们一般在进行选项制定时,根据当前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把从事具体工作时所应当具备的身体姿态分为5种:如计算机类专业,大部分的时间都需要静坐,因此为静态坐姿。而一线操作类型如医学类专业要保持长时间的站立,因此为静态站姿。工程类专业需要经常流动工作,因此可为流动变姿。而像在工厂进行操作的学科专业,我们可将其列为操作姿态。其他专业种类长时间的身体姿态类型我们另外列为特殊姿态。由此,学生可根据自身所选专业的不同,选择适合自身的体育教学活动类型,这样也大大降低了了体育老师进行班内特殊培养的难度和工作量。
  (二)个性教学
  在进行分班教学之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仍然存在,因此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学生自身的个性,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接受相应的体育教学只需要接受基础的健康知识,知道相应的体育锻炼方法即可,可以让他们通过自主锻炼的方法去提升体育技能和体能[4]。而对另外一部分学生而言,更希望接受专业的体育教学。因此,体育老师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学生的个体体质,为其制定科学有效的提升方式和相应锻炼项目。教师只有在帮助学生实现符合预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通过规划教学方案集中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三)俱乐部教学
  俱乐部模式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利用这种模式开展有效的课外延伸内容,能够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和专业的体育行为,能够保证学生在走入社会后更好地利用所学的体育理论,针对于自身的身体素质制定科学有效的体能提升方式。因此,在基于这种模式下进行教学,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校内课堂教学方式,以开放性、自主性、随机性原则为教学指导,在教学思想、组织方式、实现方法、效果评价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如,针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法学专业等学生,通过俱乐部模式进行教学时,可以在组织方式上鼓励学生,以专业学习内容为形式,体育教学为纽带,开展符合职业需求的体育活动。例如,开设交谊舞类、体育评价类、室内体育类等等。老师要最大限度的将自主权放于学生,只承担一部分的辅导、指导与课后检查等内容,保证教学模式能够实现预期效果,这也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社会化体育的思想奠定一定基础。
  (四)实训教学
  实训教学是当下校企结合的一种新模式,在人才培养的主动力量下,进行特色的体育教学延伸,丰富了体育教学校外体育指导的可能性,也尽可能的使科学锻炼的体育发展理念与实践工作的可以有效结合,方便学生在适应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体育知识,从而能够在其进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能有效利用体育保健、运动技能等知识保证自己的工作质量,身体健康等等,这对于未来职业人才更加合理地适应工作,降低工作风险具有促进作用。老师在其中,主要起到纽带、指导的作用,通过丰富的设计让学生形成深入认知和自主性意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凸显素质教学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对于当下的大学教育而言,体育素养及体育能力的良好具备,将会为学生由大学走出校门,应用自身所具备的技能进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彦志.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7):144-145.
  [2]刘亚东.基于核心素养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途径与策略[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144-144.
  [3]田朝辉.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体系构成框架研究——基于NCATE体育教师标准体系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1):223-223.
  [4]陆亚光.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6(30):119-120.
  作者简介:
  陈令伟 男  1964年5月 籍贯 山东省泰安市学历大学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与训练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体育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53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