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互联网+”时代下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是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必然,其对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既有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和负面。做好“互联网+”背景下青年思想引领工作,首先需要争取多方共同支持构建完备的平台基础,其次要丰富宣传教育引领形式,提供多样化内容选择,并应完善并深化监管,抢占社会舆论制高点。
  关键词:“互联网+”;青年;思想;引领工作
  自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后,借助“互联网+”增强行业内生动力并激发传统行业创新潜力便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趋势。受此影响,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传播等领域也日渐加快了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成为引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潮流。
  一、互联网对于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互联网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海量资讯与光速传播攻城略地,成为逐渐与传统四大媒介分庭抗礼的新媒体的基础与柱石。而在针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工作方面,互联网的出现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比如各级共青团组织在传播党、团精神和文化过程中实现了线下与线上的不断融合,获得了传统模式无法企及的宣传教育引领空间。借助互联网,传统教育引领工作模式难以触及的偏远地区也能更加便捷地借助移动通讯、虚拟组织活动等更多形式实现全面覆盖。
  又如,借助互联网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强大技术优势,团组织能够以最快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将各类公开报告或文件及時传达到青年团员手中,也可以借助网络加快各种内部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团组织的工作任务与活动规划等得以迅速布置和实施。
  更为积极之处在于,基于互联网的广阔平台,越来越多创新技术推陈出新,给了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更具个性和丰富的备选渠道,使团的组织与各项活动更加符合青年活跃思想和旺盛好奇心的主客观愿望。由此,共青团在引领青年思想过程中更具实效性、创造性,也同时被激发出更大的主动性与活跃性。
  (二)消极影响
  网络无国界,互联网虽然使青年思想引领工作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却也同时存在过去难以想象的负面因素和消极影响。比如越来越多外来思潮的侵袭。尤其是西方多元思潮鼓吹的享乐主义、物质主义等对于一些青年思想的侵蚀作用日渐显现,导致部分青年面对主流价值观教育时产生迷惘甚至质疑。同时,多元思想的网络碰撞与平台化传播的匿名、自由、虚拟形成叠加,往往导致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声遭到稀释,这对本就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青年更是一种干扰。
  二、“互联网+”时代下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优化策略
  (一)争取多方支持完善平台构建
  “互联网+”时代下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应当首先拥有一个系统化、规模化和统一化的平台机制,使青年思想引领各项活动的展开具备足够扎实的基础。因此,争取多方支持完善平台构建至关重要。除了争取企业行政部门的政策层面的倾斜外,密切与运营商的合作也不可或缺。
  即,在政策和资金投入方面,企业行政部门当承担起更多责任,而共青团及其相关组织则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主动提出申请,积极争取扶持,从而促使企业行政部门的帮助与扶持尽快到位。同时,要不断密切和运营商的沟通联系。比如就信息传播数量等技术问题应主动和运营商进行协调;为解决信息传播费用过高的问题,应尝试与运营商签定长期合作协议或合同,最大限度争取在资费环节的倾斜性优惠;就相对偏远地区信号覆盖面或强度等问题,则应与无线业务服务提供商展开长期合作以做好基础设施等建设工作。
  (二)丰富宣传教育引领形式,提供多样化内容选择
  青年是思想最活跃最具好奇心的特殊受众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最高,但也具有兴趣易转移等问题。因此,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需要掌握青年思想脉搏,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实现与青年发展需要的有机融合。尤其需要关注青年网络生活中不同阶段出现的焦点或热点问题,保持与互联网的深度接触,时刻掌握青年对自身职业、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愿望、诉求,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教育引导、帮助扶持。
  在此基础上,企业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就需要不断丰富宣传教育引领形式,提供多样化内容选择。比如充分利用各类热门传播工具,诸如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时下最“潮”的技术手段或平台等均可被用于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创新过程。又如,时下近九成青年人群已在互联网上拥有多个身份标识,比如宠物交流社区的KOL;支付宝蚂蚁庄园的捐蛋大户、蚂蚁森林的种树能手等。这种自发自愿的网络化生存模式也可以被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加以参考和借鉴。尤其是以志愿者身份开展多种社会公益活动,或成为新青年网上家园的意见领袖等。丰富的形式与多样化的选择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新时期青年思想个性化发展的特殊要求,也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青年对于思想引领工作的接受度和认同度。
  (三)完善并深化监管,抢占社会舆论制高点
  互联网的虚拟与无边界决定了有益与有害资讯会在同一个网络空间实现交错传播,且迷惑性更大、辨识更为困难。这就需要青年思想引领工作过程要不断完善并深化监管,应充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在内的各类前沿技术加快推进网络监管的自动化、智能化,结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构建网络舆论安全预警机制,尽全力过滤掉有害部分而充分放大有益的形式与内容,同时,要努力抢占社会舆论制高点,在发现青年网络群体热点事件初期早作为、快作为,以更加主动积极的介入防止事态扩大化、蔓延化,使其始终可管、可控,从而切实发挥权威喉舌的宏观指引作用。
  三、结束语
  科技是一柄双刃剑。互联网作为新技术的代表同样会对青年思想引领工作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基于“互联网+”开展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管中窥豹,只抓住网络对于引领青年思想产生作用的一隅,而是要站在战略高度纵观全局。客观上,网络的低成本高速率和平等便捷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媒介运作的基本架构,也使思政引领工作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就本质而言,互联网的产生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与受众的自主选择,惟有顺应和适时利用才能提升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品质与成效。因此,“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思政工作需要全面转变思路,积极拥抱互联网,以更为主动的参与抢占线上和线下舆论的主阵地,做好主流媒体权威喉舌的宣传教育动员工作。同时,应全面了解和掌握时代青年的关注热点,采取更加符合受众意愿的方式提升青年的认同度,以此促进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实现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王平.网络时代高校思政辅导员角色定位与工作结构转变研究[J].高教学刊,2017(09):159-160.
  [2]王森森.关于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政治思想教改工作的几点心得[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2):110,1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