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政治论文  > 
  • 肿瘤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临床教学模式的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

肿瘤外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双导师制”临床教学模式的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该文介绍了肿瘤外科学专业型研究生双导师制临床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意义,分享了该院开展双导师制临床教育模式质量控制评价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双导师制;教育评价;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5(b)-0146-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肿瘤外科学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也日渐加大。时代的发展进步迫切需求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视培养研究生的教育、改良教育模式,已成为各院校教育发展改革的工作重点内容。据此,教育部提出,要调整和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贯模式以及探讨新的研究生培养评价质量标准体系。
  1  “双导师制”临床教育模式的研究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牛津大学引以为傲教育模式标志之一[1]。在近年来,我国各院校越来越多地采用学分制,这相应带动了导师制的发展。肿瘤学专业作为临床医学的一个亚学科,也在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建立并发展起来。肿瘤外科学专业研究生采用“双导师制”的教育模式可以具有灵活性,导师可以充分考虑到研究生专业差异,有效发挥教育学习的最佳效用。注重了开拓事业和提升理论水准的同时,也加强了实际临床实践的锻炼并增强了创新的能力。
  2  “双导师制”临床教育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教育评价
  2.1  临床教育实施方法
   肿瘤外科学专业型研究生“双导师制”是指研究生进入临床实习期后,采用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带教:每位同学除了自己的全程导师指导,同时在各科室实习时还有几名阶段导师进行带教。阶段导师是同学轮转到各肿瘤外科科室的临床业务指导老师,负责进行相应专业的临床知识指导及实践,可以结合大量的临床病案,教导他们如何接触患者、针对肿瘤患者个体病因进行系统治疗,并亲自指导外科实践操作,同时细致到和同事之间的团队合作治疗,熟悉应有的职业道德,这样能培养同学们作为医生面对患者所具有的医学和伦理素养;另一位全程导师来帮助同学们适应临床实习生活;掌握同学的心理,鼓励实习生产,可以参与一些科研的基本工作,用来提高同学们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培养科研意识。还可结合专业对学生进行热爱医学专业、了解医学的崇高性、树立服务患者的思想[2]。
   在轮转科室选派阶段导师,专门指导和管理同学们的日常的临床工作。同时全程导师始终对研究生的理论培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有效建立双导师的团队合作,由阶段导师负责同学们临床实践指导,来弥补全程导师理论指导的不足,从而满足了培养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需求[3]。
  2.2  临床效果教育评价
   肿瘤外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特点就是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紧密结合,专业学位和学术性学位各自在培养上都有明确的定位,因此,在肿瘤外科学专业性培养过程中,用“双导师制”的临床教学方法,有利于专业型研究生扎实掌握相关临床实践技能、圆满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符合授予学位的标准,利于培养肿瘤外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
   肿瘤外科学“双导师制”能够有效地整合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加强实际应用性,保证职业需求,提高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让教学中的理论性知识与应用性实践有机结合,突出实践研究和病案分析;重视运用团队的学习能力,以现在研究、模拟训练、等方式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4];全程导师与多位阶段导师合作指导、交流情况、切磋经验、互相配合,让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体现出导师们的集体培养优势,既增加了同学们的临床实践能力,也有效提高了国家职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率,使专业型研究生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和创业能力并缩短就业适应期。同时也能够促进导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多样化的培養模式是对单一的、封闭式的研究生传统培养模式的超越,通过实行“双导师制”使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单位也能吸收大量的人才,更有效地提升了合作单位的科研水平和医疗水平。
  3  “双导师制”临床教育模式的质量监控
   “双导师制度”一直是该院的优势特色教学项目,建立完善该院特色的双导师制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并合理规范化的进行管理,是保障并提高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该院将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逐步构建了一套完善的实施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并与实施。
  3.1  质量监控的方法
   该院在实习医院严格按“双导师制”制度选拔全程导师及阶段导师,肿瘤外科学专业型研究生通过国家研究生选拔考试、复试;报考相应专业的导师,经过同意录取后,即作为全程导师。进入各个肿瘤外科学相关科室实践学习后,为每位研究生在每个科室安排有阶段导师,负责专科临床指导带教。所有导师及学生双方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全程导师指导效果,通过反馈修正制度。通过临床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阶段导师的教学效果。分析阶段导师指导效果,通过反馈修正制度逐步构建系列制度、实施、完善肿瘤外科学专业型研究生“双导师制”教学培养质量监控与标准体系。
   全程导师与阶段导师实行签约制,确定双导师各自的义务和职责,全面实行制度化、责任化,来保证双导师教学制度的顺利推进。全程导师对研究生全面负责,重点为负责课题设计、项目研究、毕业指导等。各阶段导师全面负责肿瘤外科学相关临床科室实践操作学习安排与管理,指导各专业科室的临床诊疗过程,让同学们进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包括一些医疗文书的书写和临床实际操作,进行病例讨论和教学查房等。同学们在结束一个科室的临床实习后,由该科室阶段导师与同学们的全程导师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同学们的实习意见,根据情况进行修订和改进下一阶段的实习指导计划[5]。    根据对实行双导师制的肿瘤外科学专业型研究生、所有全程导师、阶段导师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另一方面,通过临床专业考核、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率等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双导师制的教学效果。
  3.2  质量监控条件
   该院“双导师制”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含了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和信息收集反馈机构还有教学质量监控运营机构。体系里主要由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质量监控处、教学业务部门、教学职能部门、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反馈员组成。随时随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进行信息反馈,通过上级领导干部听课、教学职能部门的考试、教学督导组检查、导师的自我评价、同专业的相互评价、研究生座谈会、同学们评价和社会评价等方法了解在实习指导中的各种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保证学院建立了通畅的教学质量监控模式[6]。
  4  “双导师制”临床教育模式的成果及相关问题
  4.1  实施的成果
   该院在肿瘤学本科生培养中实施“双导师制”;得到了成功运用及推广,在临床实践学习中通过“双导师制”培养的肿瘤学本科生多次在昆明医科大学外科技能大赛个人、团体大赛中获得佳绩,仅近3年就荣获个人第一名、第二名、团体第一名各一次;并代表医科大学参加国内大赛,载誉归来。
  4.2  相关的问题
   研究生“双导师制”的实行必须以研究生为本的必要条件,动用一切教育资源和手段,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习的技能培养,全面发展健康的专业性研究生。“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关键是指导导师,所以必须加强质量管理并形成监督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必须全程明确教学目标,在主要的教学环节建立有效的质量标准,收集统计信息,评估信息、反馈信息并进行调控。按照质量监标准进行控制、检查和监督。从而真正保障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环节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7]。“双导师制”教育改革的实施,合理的完善了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机构,提高并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对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5  总结
   对肿瘤外科学专业研究生“双导师制”的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教育评价与质量监控,同时制定标准既是评估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肿瘤学办学水平的依据,又是影响医院研究生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此体系是加强管理和监控的指挥棒,其导向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双导师”教学模式,增强了该院专业型研究生在临床实践阶段的管理能力和纪律性,树立相应的教程制度,从监管到导师多方联动,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保障了教学质量节约了教学时间。重点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临床科研能力,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8]。完全符合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将极大地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将加快探索和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金龙,万明,裴旭,等.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政策变革及实践发展历程、特征与趋势[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6(6):8-12.
  [2]  雷玉洁,黄云超,李云峰,等.肿瘤学专业本科生双导师制在临床实习中的效果探讨[J].西部医学,2011,23(12):2486-2487.
  [3]  赵嘉芸,耿敏,吴丹,等.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1):138-140.
  [4]  杨子荣,周清泉,董卫国,等.实施双导师制培养医学研究生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4):624-625.
  [5]  朱光亞.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在采购与供应方面的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4):122-123.
  [6]  公长春.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4):121-122.
  [7]  李翠萍,陈德炤.高等中医药教育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08,5(11):126.
  [8]  耿敏.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临床技能培养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5):369-371.
  (收稿日期:2019-0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07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