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体育课能够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坚韧品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但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校更加重视文化课教学,将更多的精力和经费投入到文化课发展中,对体育类艺术学科重视程度不足。仅有的课堂45分钟时间,难以发挥体育价值,也无法让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立足小学体育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关键词 小学体育 终身体育意识 运动习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各方教育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而日益增加的学业负担,也使得小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少,学生锻炼的机会不多,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致使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健康问题频发。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提出了减负口号,小学体育教学地位有所提升,而如何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抓住机遇,改变当前小学体育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培养小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切实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1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
  健康的体魄是成功的关键,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高呼“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口号,并非是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今后能够适应工作岗位所需。因此,小学必须要根据体育教学实际,加大锻炼健身意识的宣传,在学校中营造全民体育的氛围,让小学生在阳光体育的环境中爱上体育。对此,可以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竞赛等,让校园呈现出热火朝天的体育活动氛围,以此来带动小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认知能力以及肢体发展等因素,开设具有吸引力的体育社团、体育选修课等,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升旗仪式、宣传栏等途径,加大体育锻炼的宣传,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并定期组织开展各种体育理论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育的魅力,提高对体育的认知理解。
  2培养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体育课程资源所存在的弊端逐渐显露,因此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拓展体育課程资源,在生活中挖掘更多的体育元素,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体育课堂生动有趣。而自制教具就是一种激发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弥补静态体育器材在学生兴趣培养上的不足,真正实现让学生“动”起来。比如,在小学体育“投掷”课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自制纸飞机、飘带夹子,让学生在自制道具过程中感受到不同器材的投掷特点,从而掌握投掷要领;又比如在“接力赛”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废旧材料来制作接力棒,这样在运动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能够大幅度提升,不仅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对体育课堂充满兴趣,从而爱上体育运动。
  3创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参与积极性影响着体育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在课堂上,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比如,在《障碍接力跑》教学中,我就巧妙运用故事情境教学,将“障碍接力跑”这一呆板、严肃的体育运动项目名称改为“小八路勇闯封锁线”,赋予了整个体育项目游戏化故事情境,并将各个障碍设计成为不同的封锁线,并在每一个环节创设了对应的故事内容:勇闯沼泽地、翻越大雪山、惊险独木桥以及终点站。在整个过程之中,我还积极鼓励学生去创新,自主设计“勇闯封锁线送信”的路线,让学生临场发挥,将自己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使得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兴致高涨,感受到体育也可以充满乐趣,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动作,也能够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4积极转变评价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而教师积极肯定的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爱上体育,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但是,传统的体育评价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原本身体素质弱的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了体育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对此,教师要注重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参与度为核心,通过积极的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体育上的进步,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5结语
  总而言之,终身体育意识能够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有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从而促进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助力自身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晓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初探[J].好家长,2017(65):237.
  [2] 全先栋,王雪艳.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2):21-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23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