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驱力,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推进器,而教育事业的兴旺发达又与教师的综合素养密不可分。在职培训是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一条基本渠道。教师进修学校是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机构。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好与坏,事关教师的终身发展,事关教育的兴旺发达。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论述教师进修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創新策略。
【关键词】进修学校 教师 培训工作 创新策略
时代在更替,知识在更新。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必须要及时更新自身知识,才能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拓展新视野。培训是教师更新自身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对于专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教师进修学校来说,必须要尽心尽力将教师培训工作做实、做细、做精,让教师在有限的培训时间之内尽可能收获满满。那么,教师进修学校怎样才能扎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呢?下面笔者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论述进修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些创新策略。
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是前提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进修学校为了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以科学合理的教师培训制度为保障,教师进修学校各项教师培训工作才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教师进修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相关要求,并结合当地实际,本着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全面发展、持续提升之目的,朝着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均衡发展、稳步提升之目标,潜心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教师培训制度重在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培训实效。因此,教师培训学校制定的培训制度要涉及到教师培训工作的方方面面。
比如,笔者所在的教师进修学校为了更进一步地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具体包括《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实施细则》《教师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监控、检查、评估制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学分登记制度》《学员学习成绩反馈制度》《教师培训学校教职工定期学习制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以及《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制度》等。
当然,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实,制度最终也会落空。因此,教师进修学校制定的培训制度还应该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年终考核以及职称评聘等挂钩。唯有如此,培训工作才能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二、选择一些与时俱进的培训内容是根本
选择一些与时俱进的内容是教师进修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根本。如果教师进修学校选择的培训内容脱离教师的教育工作实际,那么,这样的培训对于教师的成长而言也就没有丝毫作用。
鉴于此,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人员在选择培训内容时,不仅要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还要密切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在此基础上,真正将一些教师想要学习,却又不知从何处学习的内容融入到教师培训内容之中去。这就要求教师进修学校的相关人员在选择培训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深入到教学一线,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以及现场勘查等途径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这样以来,教师进修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根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结合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精心选择并打磨切合实际、与时俱进的培训内容。
例如,自从立德树人在党的十八大中被确立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与研究的重点。毫无疑问,在研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策略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因此,教师进修学校可以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广大教师更为准确透彻地理解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容,教师进修学校可以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就发展学生与教师的核心素养开展专题讲座。通过聆听这样的专题讲座,与会教师不仅会对发展学生和自身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外延有更为全面地认识与理解,还会进一步明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
此外,师德是教师之魂。唯有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也更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接班人。因此,为了塑造教师高尚的师德之魂,教师进修学校要一如既往地将师德培训贯穿到教师培训工作的始终。
举例来说,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笔者所在的教师进修学校专门聘请相关专家为广大教师解读十九大报告的内容。专家的解读不仅让与会教师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十九大报告的内涵,还让与会教师明确了自身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即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打造一支能力卓越的培训师资是关键
打造一支能力卓越的培训师资是教师进修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所在。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乃“师者之师”。因此,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资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卓越的实操能力。如果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只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缺乏卓越实操能力,那么,他的培训过程也就无异于纸上谈兵。
正因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培训学校要下大力气、跨大步子打造一支能力卓越的培训师资。
教师进修学校每年要定期或不定期地选派培训师资接受高规格的培训。以各种高规格的培训为推手,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资的理论功底就会愈发扎实、知识视野就会愈发开阔。当然,教师进修学校还要组织培训师资进学校、下基层,深入了解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等。
比如,笔者所在的教师进修学校每年都会选派一些有潜力的培训师资到一些知名的师范大学“回炉再造”。高校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当这些有潜力的培训师资进入师范大学在职学习时,他们就会接触、了解、认识、掌握以及内化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此同时,这些有潜力的培训师资也会带着这些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满载而归。紧接着,教师进修学校会安排这些培训师资深入教学一线、进入课堂教学,积累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寻找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衔接点。最后,依据从学术研究前沿阵地高校带来的最新教育教学理论,根据从教育教学工作一线课堂积累的实践经验,这些有潜力的培训师资就会抽丝剥茧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训内容资料。实践证明,这样的培训内容资料非常接地气,深受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喜爱。这样的培训内容也会让广大中小学一线受益匪浅。 当然,教师培训学校在打造师资队伍的时候,也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即可以吸纳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理论先进的一线优秀教师进入教师培训师资队伍。这种一线优秀教师能够以更加实用且有效的方式讲解各种新的教育教学理论。
四、搭建一方绚丽多彩的培训舞台是焦点
古语有云: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教师培训工作也是如此。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培训工作的形式是多样的,舞台也是多元的。
“大动干戈”地集中式培训其效果固然比较好,但是却会挤占教师有效工作时间,甚至正常的休息时间。与“大动干戈”地集中式培训相比,润物无声地“碎片化”培训效果更好。何谓“碎片化”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充分利用教师的碎片时间,如茶余饭后小憩的时候、周末假日消遣的时候等,一点一滴地让教师了解教育教学新动态、学习教育教学新理论、关注教育教學新发展等。而这,其实上,也是教师接受培训的一方绚丽舞台。
基于此,教师培训学校可以就某一项培训主题,专门组建一些微信群。以这些微信群为培训舞台,教师进修学校就可以卓有成效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比如,教师培训学校的培训师资可以科学合理、恰如其分地运用信息技术搭建一些教师学习的平台。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资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微信公众号。在这个微信公众号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一些教育动态和教学方法等。那么,对于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而言,究竟应该在什么地方去搜集一些教育动态和教学方法呢?事实上,现如今,在基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就有各种各样的教育动态和部分一线教师分享的教育教学经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只需要慧眼识珠,从这些教育动态和教学经验中挑选一些精华的、实用的、典型的内容,并及时将这些内容分享给一线教师。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要督促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及时阅读这些内容。如,参与培训的教师在阅读完相关文章之后,必须要在微信公众号中回复相应的数字。唯有如此,参与培训的教师才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获得一定的学分。而教师所获得的学分又要与教师的继续教育以及职称评聘等工作直接挂钩。
再如,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可以在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建立一个协作组,并要求参与培训的教师全员加入到这个协作组中。为了引领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协作组中扎实学习相关内容,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教师要根据教师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设计一些任务等。
当然,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一定要在培训的内容上“大做文章”,即培训的内容不仅要包含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还要与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关。或者说,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在微信群中分享的内容必须是一线教师非常感兴趣的。此外,为了确保培训的效果,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还一定要在培训的考核上“巧做文章”,即要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考核方式,督促接受培训的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训活动。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教师进修学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以此为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教师进修学校要选择一些与时俱进的培训内容,以此为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指出明确的方向;教师进修学校要打造一支能力卓越的培训师资,以此为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人力的支撑;教师进修学校要搭建一方绚丽多彩的培训舞台,以此为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开辟全新的时空。
参考文献:
[1]曾利强.浅析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创新——以湖南省洞口县教师进修学校为例[J].教师,2013,(5) :80.
[2]张福海.浅谈教师进修学校在培训教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周刊,2017,(9) :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654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