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乡土文化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延伸与运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家乡是幼儿教育最主要是阵地之一,只有对幼儿进行乡土文化教育,才能在幼儿心灵深处建立对家长的认识感和熟悉感,目前在农村幼儿教育中,这恰恰是一个被忽略的环节,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在园本教材开设的过程中提出对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乡土文化;幼儿教育;延伸运用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56-01
  1.乡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最主要的启蒙教育,近年来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农村幼儿园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各种益智教育在不同程度上、不同层次上越来越凸显,这对幼儿的发展无疑有着重要作用。但在幼教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乡土文化教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其实,如果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内容,积极推进园本课程建设,无论是对幼儿的价值观还是行为习惯都有重要作用,遗憾的是,许多农村幼儿园在这方面是一片空白,究是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师资力量缺少。对于农村幼儿教育来,长期以来师资力量是制约发展的根本瓶颈,专业幼教老师的缺失,让农村幼儿教育处于停走观望状态,特别近几年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文化素养偏低,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偏低,这样能够挑起乡土文化教育大梁的教师就少之又少;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部分教师对乡土文化感兴趣,但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要么以偏概全,要么囫囵吞枣,这都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提升造成影响,师资力量的缺乏直接导致乡土文化教育停滞不前。
  第二,开发意识缺乏。毋庸置疑的是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规范幼儿教育的政策,但农村幼儿教育乱象丛生的问题依然突出,办园标准不高,教师热心程度不高,教育功利心太重等问题让幼儿教师疲于应付,对于乡土文化课程的开发力不从心;再者部分教师本来对园内开设园本教程存在抵触情绪,他们普遍的心理认识就是开设好国家规定的课程完全可以了,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乡土文化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乡土文化课程的开设对于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民物、传统技术等方面延续。
  第三,教育资源缺失。要系统的开设乡土文化课程,必须要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目前,许多优秀的乡土文化仅仅停留在口传心授方面,幼儿园或者小学缺失真正意义上的教材,更何况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数量本来就偏少,在上课和其它任务完成以后,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搜集整理这方面的资源,更没有经费聘请在这方面有特长的技师,这也是乡土文化课程难以开设的主要原因之一,众周所知,乡土文化本来就是一个庞杂而又繁琐的系统工程,靠七八个教师在一半内开设此课程本来就不太现实。
  2.对乡土文化提升的几点思考
  乡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乡村文化的代表符号,是乡村文明发展的根源,更是当下振兴农村不可或缺的精神基因。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认知初步形成阶段,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性和模仿性,而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既是对他们人格定型奠定基础,又是对本地文化的深入挖掘,也是对他们智力的一种开发。所以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开设乡土文化课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第一,加入经费和师资投入。经费是课程开设最基本的保证,没有充裕的经费支持,园本课程开设就是纸上谈兵,所以首先领导要从思想上重视,确确实实提高思想认识,要把乡土文化课程的开设和建设放在民族文化的层面来认识,在经费投入上适当给予倾斜,并积极与家长和教师协商,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招聘乡土文化方面的人才或者民间艺人做为特聘教师,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带动整个学校学习这方面的技艺和文化知识,积极开设与此相关的游戲活动让幼儿参与进来,既极高了幼儿的兴趣,又培养培训了教师,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再者就是学校必须切实加强对乡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把有益于幼儿发展的特色开发出来,千万要杜绝个别人的随意性,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第二,确实好课程开设的范围。乡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都特别大,教师不能因小失大,切不可认为本地的乡土资源全是乡土文化,对资源和文化要区别对待。文化肯定的资源,但资源不一定是文化,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可同日而语,也不能相互代替。在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这些课程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既各有独自内容,又有学段衔接。只有这种,乡土文化才能在小范围内以“系统工程”的方式得到延续。
  第三,要确立校本课程开设的方式。教师在校本课程开设的时候要明确这么一个概念,那就是校本课程不一定就要有课程或者说是正规教材,我们在有些学校看到的校本课程都是交付出版社印刷的正规教材,其实在农村学校完全没有这必要。我们所提到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或者地方特色为主,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学校教育挖掘本地资源,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受益,在一定程度上说它是第二课堂的延伸和延续,是一个密切联系的动态过程。所以在开发的时候,我们只要设计好体例就可以了,教师和学校有一个比较完整和规模化的规划,有一定深度和广度,学校自行印发或者以图片、电子书的形式出现都可以,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不要一味的追求形式的完美而忽略内容的真实。
  参考文献
  [1]葛莺芳:生命化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75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