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团活动对小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行下,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授课中,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也逐渐重视起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培养,希望能够以此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此,教师应结合不同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特点来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
【关键词】社团活动 小学生 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94-02
一、基于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自信心
一是,增强口语交际体验,使得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社团成员的关爱。在参与各项社团活动中,不论是与社团成员的自由、平等相处,还是亲切语言的运用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使其产生信任,并充分感受到自身具有的价值,促进其学习、交流自信心的不断增强。为此,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让其在社团那种宽容、平等,以及充满爱心的英语学习、交流氛围中进一步拓展自身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对所学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二是,从不同角度来加强潜能挖掘与优势发挥,促进学生自信心的全面增强。人的潜能是不容忽视的,只要充满信心,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学生一定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显著提升[1]。但学生的天赋、后天条件往往也存在一定差异,若急于求成,学生极易获得很多消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导致其自尊心、自信心的不断降低。对此,在日常教育、学习中应对学生的“最新发展区”做出充分考虑,在这一区域,学生的努力往往都能够有所收获,主要是因为其与学生的实际能力、需求相符合。而通过参与各项社团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够积累更丰富的成功体验。因此,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看到自己的潜能优势,促进其自信心、勇气的不断增强,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追求更大的成功,可以有效战胜各种困难,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社团活动,让其在各种对话交流、活动互动当中慢慢减少自身的胆怯心理,能够充满自信的投入到今后的各项社团活动当中,将学生的创新思维、口语交际能力充分发挥。
最后,对于初中生来讲,对于英语这门语言还不是非常熟练,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而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在面对各种困难时,不论是社团成员的一个微笑、一个支持的眼神,还是一个简单的安抚动作都有助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全面调动,使其对英语学习、口语交际逐渐产生浓厚兴趣。为此,在参与社团活动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从思想情感、实际行动上给予社团伙伴真正的关心、帮助,以此来帮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
二、基于社团活动来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首先,可以模拟交际情境。情景表演能够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发言表现的机会。为了取得理想表演成果,学生通常都会积极、精心的进行表演内容的设计,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英语学习、口语交际兴趣的全面激发,学生也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深刻印象。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完见面打招呼、互相介绍的句子之后.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生活情境的模拟,然后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表现。这样在为学生创设良好口语交际氛围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英语社团活动当中。
其次,创设生活情景。不论是在哪一阶段来讲,若脱离了实际生活便难以取得理想的语言学习成果,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一样。而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就像是进入到了一个浓缩的社会一样,学生在生活情景当中也能够积累到更丰富的英语知识,以及口语交际技巧。同时,学生的認知视野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拓展,对英语学习、口语交际产生浓厚兴趣。在情景表演过程中,除了真人表演对话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社团现有资源,如,木偶、玩具等自己喜欢或者是熟悉的物品来进行木偶戏表演,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培养,也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创新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其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团活动,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各种契机。
最后,基于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针对教材上提供的一系列单词、图片等素材,教师可以基于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来构建更生动、高效的英语课堂。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英语认知视野,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使其能够在此过程中积累更新颖、丰富的英语知识与交际经验。
结语
综上所述,广大小学英语教师在日常教育培养中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科学培养,不论是对学生英语综合学习、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还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增强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学生良好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除了教师在课堂上的科学指导之外,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帮助其积累更丰富的交流经验与交际技巧。
参考文献:
[1]蔡琴心.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 ——基于移动播客互动学习平台[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98-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879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