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现代化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意义,这一点在高中美术教育方面尤为突出。通过深入高中教育教学实践,以高中美术教育为教学实例,探索出一整套在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育教学;美术;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高中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务必要重新审视以前在高中教育阶段的“旧式”教学方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教学改革原则,加之不断引进现代化先进教学方略,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状况,创建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高中教育教学策略,这样才能满足现代化高中教学的需要,才能符合新课改的各项要求,真正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人才。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美术教学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同时要突出艺术学科的特点,寓德育于美术教育之中,陶冶情操,提高學生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新形势下,高中美术在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探索出一套现代化高中美术教学策略,对当前高中美术教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
一、更新教育观念,把培养“人才”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针,在整个高中教育教学阶段要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中美术课是高中生的必修课,对于提高高中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艺术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新形势下,高中美术教育教学必须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要切实把握高中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结果、看重最后的成绩。
二、整合高中教材,合理开发教辅资源
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仔细归纳教学要点,整合高中教材,与此同时,高中教育教学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师资力量,合理开发高中教辅资源,使各种教学资源有效配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改革明确规定,高中美术教育务必要配齐所需课本、挂图、幻灯以及录像等教学设备,合理整合高中美术教育师资力量,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美术引导,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以及人文素养。
在高中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整合教材,合理开发教辅资源要求我们着实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教务部要认真分析自身教学实际情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各项教学具体要求,为高中美术教育配备高素质的美术教师,有效开展学校的美术教育课程,同时为美术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教学平台以及深造的机会,提高学校整体的美术教学师资力量;其次,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美术教师务必要仔细研究高中美术教材,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归纳,把具有可比性、可参考性的各个教学部分融合在一起进行讲解,这样使学生具有连贯的美术学习思维,在对比、参考中更加容易把握美术课程要点,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美术欣赏基础知识”这一部分时,可以结合并且融入“中外美术名作欣赏”的部分知识,列出具体的中外艺术作品来使学生掌握美术欣赏的基础知识,这样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料,在高中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现代化服装发展趋势”以及“现代化审美趋势”等学生感兴趣的美术知识,有效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培养现代化的全面人才。
三、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略,使美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略是新形势下培养新型人才的根本教学方略,“多元化”教学方略要求教师转变“旧式”教育中一味灌输学生知识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动手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效结合,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人才。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只限制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远远不能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新时代高中美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美术理论的基础上,把名家名作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转变为自己的美术底蕴,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多元化”的教学方略除了教师讲解美术理论知识之外,还包括教师布置课堂美术练习,让学生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找出其中的不足,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艺术展览节,深入实践,在实践中汲取艺术之精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真实情感,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人才。
四、结语
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着眼于高中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切实转变“旧式”落后的教学观念,在现代化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整套系统的现代化高中教学策略,有效指导我们更好地完成高中阶段的教学任务,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3.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58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