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载体,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任务。学生走向社会所能贡献的力量,与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管理息息相关。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大多数模式相似,传统管理方式占主导地位,对学生环境适应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学生与其管理人员均感到疲惫,效果不理想,因此加快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的转型尤为重要。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提出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解决方案,仅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工作 教育管理 信息时代
  一、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信息时代的大面积来临,当代大学生不同于上世纪学生,甚至不能再用10年划分一个时代。上世纪80、90年代的大学生处在社会发展提速的时代,但并未达到数量级的飞跃,高等职业教育按照传统学生管理模式是最适合其发展的方式。然而目前急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转变,他们喜欢用5年的时间划分一个时代,保持着适应时代发展的朝气蓬勃。然而也正是由于沉浸在物质丰富、交通便捷、网络普及的现代,才使当下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存在诸多问题。
  1.思想社会化
  随着90年代末期的大学生逐步走向社会,如今00后渐渐成为大学新生力量。这一代学生无论物质还是精神,都潜移默化地受到不断涌现的新兴事物影响,接受能力強,思想前卫到甚至超越了父母及学校现有的教育理念。他们从小接触网络,通过网络看世界,思想社会化现象十分普遍。但是,思想社会化的逐渐增强,就会降低学生对高职现有教育管理模式的认同感,从而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环境舒适度要求高
  从小到大优越的成长环境,让相当一部分当代大学生无法体会十年“寒窗苦读”的辛酸和不易。虽然目前中国的高考制度没有大的变化,学生依旧要通过应试教育考取理想的学校,但高校扩招,考取制度的逐步多样化,多种教育模式并行,给考生们更多的选择接受继续教育。因此,虽然紧张的应试教育环境依然是学生进入高校前的主要束缚,但是舒适便捷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勤奋刻苦的潜在激发正产生着巨大的冲击。学生普遍存在对外部环境的忍耐性低,甚至把学校宿舍、食堂的条件作为选择高校的首要条件。尤其高职院校学生,成绩较本科批次考生相对低,因此更注重学校的环境方面。
  3.个性化突出
  很多教师都认同近几年入学的高职院校学生,个性非常突出,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课业成绩、奖助学金已不能成为其学习的动力,更无法作为束缚他们的条件。他们做事我行我素,甚至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根本不是其主要工作,而是热衷于拓展自己的“事业”,用多种方式逃避上课点名和晚上归寝的时间限制,有些甚至利用高科技和钱财去“雇佣”他人代劳点名和课程作业。
  二、学生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是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而得的成果,是一代代高职人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正是这种适应于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向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大变革时代的来临,学生思想状态的逐渐改变,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仍体现出诸多问题。
  1.各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
  当下高职院校中,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较多,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这间接反映了各职能部门分工不明确的弊端,教育制度因循守旧。有些高职院校办学形式单一,管理粗泛,教师、学工、教学、后勤等管理制度职责分工不明确,各部门协调性差。这同样会导致同一项工作要向多个部门汇报,甚至要求不一,时间截止日期不一,常常让管理人员因做了很多重复性工作而感到疲惫,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还会使人消极怠工,疲于应付。
  2.缺乏针对性管理
  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批次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基础知识方面相对薄弱,这导致学生学习新知识较为困难,教师的教学工作存在压力,日常教育管理不能有效展开。而且由于入学渠道多种多样,各个省份情况不同,专业录取条件不一,这也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另外,有些省份的考生会存在某科目未曾涉足,大学课业跟进困难,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兴趣,导致恶性循环。
  3.管理人员精力局限性
  高职院校由于人力资源分配不足,许多学生工作管理人员为专任教师。专任教师既要完成大量的授课任务,参加教研组活动,还要进行培训、撰写论文或书稿,为职称的晋升做准备。在完成以上工作量的基础上,又要同时兼顾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精力十分有限,能分配给学生工作的时间少之又少,甚至无暇顾及。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每个班主任担任专职辅导员的角色,其区别在于辅导员带的班数多于班主任所带班数。但是从学生管理的工作内容看,几乎没有差别,所做的工作量的类别是一样的,只是总量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专任教师就显得尤为乏力,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适应现代高职院校学生的解决策略
  通过分析当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现状,针对目前其学生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以下解决策略,旨在科学有效的进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
  1.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
  高职院校直接参与学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较多,但出现交叉工作内容的部门也较多。一旦下发通知,管理人员经常同时接到多个部门同样的任务。而有些问题一旦出现,各个部门相互推诿,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因此有必要对各部门的职责做明确分工,在各个子项目中细化任务量。例如对于学工处来说,大到工作类别,细到有关学生工作的资料归档和谈话记录,都应明确自己职能部门的任务。
  2.开展鼓励性活动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储备量低、学习主动性较差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需大力推进各项激励政策的执行,挖掘学生的潜力。在课程学习方面查缺补漏,在其他实践方面充分挖掘其潜能,尽可能提供广阔的平台,令其发挥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感。例如,多开展一些专业技能竞赛、营销类比赛、社会实践类赛事,大力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和潜力。
  3.改善教育管理人员工作现状
  精简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的数量,提高专业辅导员带班的数量和质量十分紧迫。专任教师担任班主任,相当于一个班级或两个班级的专任辅导员。要完成一个专任辅导员的任务,势必要牺牲较大的时间精力。而在此种情况下,专任教师既要完成授课任务,又要面对职称晋升压力,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因此,精简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专任教师任务,把带班级的任务同量转换成授课任务,从主观上激发专任教师从事教育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较好的效果。
  四、结语
  文章结合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普遍思想现状特点,分析此种状态给学生教育管理带来的难度所在。探讨目前学生工作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模式下,教育管理有效性无法发挥。针对以上问题初步提出通过明确各职能部门分工、开展鼓励性活动、改善教育管理人员工作现状的方案,希望能在不断摸索中寻求较为适应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琳.当代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J].现代教育化,2018,(12):233.
  [2]林艺凌.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探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12):105.
  [3]黄志君.高职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有效性思考[J].广东蚕业,2018,(6):91.
  [4]何春明.高职院校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有效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85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