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直以来,农村初中学校对文言文的教育教学大都是以考试为目的,以升学为宗旨。由于目的的局限,教师不会想着更新教学手段,只懂得教授知识帮同学过了考试,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只是采用死记硬背的笨方法。农村的这种旧式教学方式忽略了教育的意义,忽视了文化传承的重任。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特色,学生学习文言文就要学到文化的根源。因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除了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外,也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兴趣,农村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才会有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初中;文言文;激发兴趣
   文言文是我国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这里蕴藏着从古至今悠悠宝藏。因此,初中文言文的教学十分重要,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文言文的教育教学只是以考试为目的,以升学为宗旨的,从而导致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了厌烦,对文言文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这种现象表现最为突出的应当是农村初中的学校。所以,如何才能让农村初中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是个很大的挑战,本文就如何激发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展开探讨,下面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讲述有关故事,引起学生兴趣
   文言文的学习较其他科目来说是挺有难度的,所以要克服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就要提高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农村的孩子大都喜欢听老师讲述一些他们没有听过的故事,因而农村教师可以在讲解新的文言文课文之前,先把课文的情节内容用故事的形式向同学讲一遍,先用现代化的语言来讲解一下文章大慨内容,然后再带领学生打开课本进行新课文的学习,以这样的方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难点,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
   例如,讲述文言文《木兰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跟学生讲述一下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因为这篇文言文在理解上比较难,所以老师可以注重难点,把故事讲得清楚点,比如课文中的“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教师要把木兰的那种忧愁讲述出来,可以说“这个女子在想什么呢,好像又没什么愁的,只是昨天……”这样可以表达明白。
   二、角色扮演,再现古人古事
   我们学过的许多文言文都是可以让学生来进行表演展示的,只要有故事情节的文言文都可以编成“剧本”让学生来进行角色表演,课本剧的编演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吃透文本,能准确把握事情中心和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可以进行适当增删情节,可以适当地删改人物动作和场景以适应演出的需要。
   例如,在学习了课文《狼》之后,学生可以自行选角色扮演,也要有个旁白进行串述故事,而且同学们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狼的形象可以租用狼人服装扮演狼,扮演屠夫的人也可以穿上合适的衣服,从服饰上让形象表现得更好。以这种方式再次领略文言文的魅力,学习到文化的魅力。另外,教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可以让他们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由语文教师来做评委,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有感情朗诵表演,享受古文韵律
   我們要学习的文言文虽然有些生涩难懂,但是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非凡、感情充沛,读起来令人回肠荡气。所以,这样的文章如果只是让学生枯燥无味念读背诵,那么对于这样好的朗诵材料来说堪称浪费,而且也不能让学生很好地享受古文的音乐美。初中教师多多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诵表,让简单的读背变得有吸引力,更好地展示文言文的音乐美。朗诵表演可以先是老师范读,然后单个学生朗诵,也可以学生分组朗诵比赛,小组内分角色分任务式地朗诵。
   例如,在讲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老师可以在正式教授课程前为同学们朗诵一篇类似文言文形式的自己所向往的生活,然后让学生朗读陶渊明的向往生活,最后也可以让学生自己仿写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形式。再如,在讲解课文《三峡》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一共描述了三峡夏、春冬、秋的不同样貌,所以,可以让学生读一段,将三峡的不同“气势”展现出来。这样,通过有感情朗诵,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从而更深地学习文言文。
   总而言之,文言文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特殊文字表达形式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的存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在现实教学中,会发现我们的现状是农村初中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出现局限。因而,农村初中对文言文的教学状况急需改变,为了加强对文言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找到学习的兴趣,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文言文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因此,我们要学文言文且要学好文言文,做到“古为今用”。农村初中教师责任重大,要在教学领域中尽心尽力,努力探索,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杨芷英.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01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