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的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课程设计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园林苗木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地域性,内容复杂。本文介绍了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课程的定位、设计理念、思路、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园林苗木;生产;设计;实践
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和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而布置成的环境优美、供人游憩观赏的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美丽中国、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推进,促进了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园林绿化离不开绿化苗木,作为绿化建设的原材料,必须大力生产园林苗木。而且园林苗木生产也是很多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适应市场需求,在园林园艺专业开设了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课程。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是园林工程专业、园艺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
(2)课程目标:是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苗圃的建立、各种繁殖方法、苗木的出圃等实际生产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苗木繁育技术,并提高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重要作用,学生毕业后能胜任观赏植物繁育岗,为绿化、美化、净化祖国做贡献。
(3)园林苗木生产技术课程的特点。内容丰富,苗木种类多、苗木规格多、苗木生产方法多、苗木栽培方式多、苗木功能多,可绿化、净化、美化,还有其它的药用等经济价值。实践性强,地域性强。
二、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理念:根据园林苗木种类繁多、地域性强、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融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大产教融合的力度。
思路:根据苗木生产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确定师资标准、实训条件,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评价办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一)根据企业调研,确定苗木生产岗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1.知识的要求
(1)能描述绿化植物物候期观测方法。
(2)能描述绿化植物的生物学习性。
(3)能理解绿化植物的实生繁殖原理、并能描述其繁殖方法。
(4)能理解绿化植物的扦插繁殖原理、并能描述其繁殖方法。
(5)能理解绿化植物的压条原理、并能描述其繁殖方法。
(6)能理解绿化植物的分株原理、并能描述其繁殖方法。
(7)能理解绿化植物的嫁接原理、并能描述其繁殖方法。
2.技能要求
(1)能进行绿化植物苗圃的规划设计。
(2)能根据绿化植物的用途,选择适宜的繁殖方法。
(3)能根据树木习性,掌握绿化植物的实生繁殖技术。
(4)能根据树木习性,掌握绿化植物的各种无性繁殖技术。
(5)能根据行业发展,掌握绿化植物的最新繁殖技术。
(6)能根据症状诊断苗圃的病虫害,并进行综合防治。
(7)能掌握常见绿化植物的主要繁殖技术。
3.素质要求
(1)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服从领导、遵守制度,未经允许不拷贝公司和客户的资料、能保守客户和公司相关技术和商业秘密的道德素质;
(2)查阅文献、搜集信息、利用资源的能力,表达、归纳、管理、判断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素质;
(3)乐观、开朗、坚强、坚韧、勇敢、豁达、团结、沟通、协作的心理素质;
(4)能调查了解、积极主动开拓苗木市场、积极主动地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等的拓展素质。
(二)确定师资和实训标准
师资标准: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
(2)掌握教学论与方法论,并根据教学论与方法论灵活设计学习情境。
(3)能指导学生查阅、收集资料及撰写技术文档和报告。
(4)能识别常见的绿化植物树种。
(5)具备丰富的绿化植物繁殖的经验。
(6)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能控制整个项目的进程。
(7)能够及时准确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并对学生的完成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价。
(8)能够指导学生对实施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实训标准:
(1)能进行土壤分析、叶分析,能进行养分测定,能进行水分测定。需要快速水分测定仪,营养分析的有关仪器设备。
(2)能进行病原菌的培养、虫害的观察,需要各种显微镜、放大镜,培养箱、培养基、培养器具。
(3)光合测定仪、电子天平、酸度计、红外线CO2分析仪、人工气候箱、冰柜、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裕锅等仪器设备。
(4)多媒体设备、摄像、照相设备。
(5)喷药机、喷雾器、绿篱剪、枝剪、锄头、铁铲、嫁接刀等工具。
(6)校内基地能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教学。
校外实训基地标准:
能进行各种繁殖方法的技能训练;能进行绿化植物繁殖的顶岗实训,满足学生感受企业氛围、学习企业文化的需求。
(三)根据上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进行教学项目的设计
四、课程教学模式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学做一体化。园林苗木生产技术是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带着具体的苗木繁殖任务进行探究性学习,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与提高。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不断激发学习动机,训练和提高操作技能,主动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己完成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项目评价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同时,经过各环节的繁育实践,使学生获得了鲜活、直接而实用的专业技能。
五、课程教学方法
(一)讨论法
针对学生选择的工作任务,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之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一般在小组之内进行,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问题的鲜明性,特殊性或普遍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善于引导树立对立面,使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确定繁殖方案。
(二)教、学、做一体法
教师现场讲解工作要求,演示操作技能,学生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理解老师的示范过程。接着,要求学生按教师示范的步骤演练,在必要时解释做了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教师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最后,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
(三)案例法
结合教学主要内容和繁殖实际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繁殖生产中成功与失败的典型例证,组织学生分析。在分析过程中,让学生提出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研究,也为今后职业生涯中遇到类似问题而提前做好心理和技术贮备。
(四)角色扮演法
因为我们采用了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同时也是企业的领导或普通員工。引导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尊重领导、遵守纪律的好习惯,树立了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锤炼了个性品质,获得了课堂上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的教书育人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六、教学实施
(1)查阅文献资料;
(2)教师指导、学生互相交流、课堂分组讨论,制定苗木生产方案;
(3)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完成苗木生产、苗木出圃、苗木质量评价与出圃等工作任务;
(4)在执行过程中,课堂讨论、教师评价、小组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5)学生总结、教师总结。
参考文献:
[1]生利霞,陶俊,等.《园林苗圃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
[2]于子洋.园林绿化苗木生产及发展趋势[J].林业科学,20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30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