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我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全国大小城镇得到了飞速发展,给建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施工周期长,投资大,复杂性高,涉及技术领域多,因此存在风险的概率较大,所以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对策进行探讨,从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等多视角进行论述,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对策  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5-0154-03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工程是一项复杂程度很高的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其他行业的技术工艺比较多,各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项目建设质量的诱因,使得工程建设不能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影响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述
  1.1  项目风险及特性
  项目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项目损失的不确定性,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中,项目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很多是未知的不可控的,可能存在于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不利性,可变性,隐蔽性的特性,因此不易发现和管理。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风险的程度有多大,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会发生影响等都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施工单位人为不可以控制和监测的,不可能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识别分析风险的前提下,制定整改预防措施,将风险的不利性降至最低。隐蔽性是指风险每时每刻无处不在,潜藏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而不易被人发现,需要我们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便能够及时监测到各种风险隐患。如果实施单位或人员由于对风险认识不到位不重视,造成影响项目的质量和进度,甚至造成人员伤害,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项目的实施单位应该高度重视项目存在的风险,做好风险管理工作。
  1.2  项目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为了完成项目目标,对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整改,监控的过程,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活动。项目风险管理通过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预测和分析,合理地运用各种应对措施、方法技术和手段,建立和完善应对风险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对项目的风险实行科学有效的控制,达到以最低成本实现工程项目最终目标的工作。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风险
  2.1  重视程度不足,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意识层面的问题是项目管理中的最根本问题,对于风险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造成风险管理意识淡薄是项目风险管理中的最大风险。在建筑行业里很多企业项目风险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受到资金,规模,人员及传统管理思维模式的影响和限制,对风险管理工作没有足够重视,有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甚至没有风险管理内容。有些企业的风险管理存在局限性,只是针对工程进度或质量的某些方面进行风险管理,没有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工程设计,预算,施工流程,竣工验收结算等全过程,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处理,没有系统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现在建筑行业竞争压力很大,施工单位为了能够争取到项目,不惜大幅压缩利润空间,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不愿意在风险管理方面投入资金,而采用风险不合理转移的办法进行处理,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拼设备,拼人力,甚至偷工减料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些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风险因素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以至于风险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
  2.2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风险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不能规范有序地顺利进行,不能对建筑工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建筑企业没有设置风险管理机构,没有安排专人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工作,风险管理体系出现空白,不能发现和控制项目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导致风险管理工作陷入缺乏控制缺乏监管的情况。建筑企业没有主动性的措施来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一旦出现风险,那么建筑企业将处于被动的局面。由于风险管理机构不健全,建筑企业在进行风险决策时,没有可靠的数据支撑,通常会根据经验盲目地进行决策,导致建筑企业在风险识别和处理的能力较弱,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变大。
  2.2.1  项目承包负责制存在片面性
  项目实行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的整体信息对内宣贯程度不足,造成相关管理者缺乏大局意识,不能从全局角度考虑问题,仅仅局限于完成本岗位表面上的工作,没有将存在的不可见的风险加以识别控制,缺少对风险识别预警和风险共担的内在激励。
  2.2.2  建筑合同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意识,合同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建筑合同管理的漏洞也成为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瓶颈。在法律意识逐渐加强的时代背景下,因为对合同的制定,审核等没有明确而详细的制度约束,造成合同内容存在歧义而引发的纠纷案件屡见不鲜。大部分建筑企业都缺乏《合同法》的相关法律意识,没有重视合同管理,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纠纷,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影响了合同在再分配风险与转移风险中的重要意义。
  2.2.3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
  由于我国建筑工程企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这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一是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落实不到位,施工人员纪律性差,随意性强,违规指挥,违章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施工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不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随意离岗,脱岗,串岗等都造成很多风险产生。二是现场物资管理不规范,材料、设备、设施缺乏有效管理。由于建筑施工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存放空间小,缺乏有序的管理,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施工设备方面存在未经审批就已经安装使用或使用报废设备等情况,同时缺乏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导致设备不能保持正常的运行状态,从而形成安全风险。   2.2.4  施工安全觀念淡薄
  我国建筑行业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建筑企业没有重视施工安全,安全工作流于形式。施工管理者安全意识薄弱,施工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时为了盲目赶进度,抢工期忽视对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检查,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有效管理存在缺失。由于建筑工程单位的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安全风险因素无处不在,现场没有明确的安全警示标识,为了提前完成工作任务,节省人力,物力,缺乏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安全培训,导致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较高的安全和质量意识,导致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脚手架坍塌,高空坠落,触电等惨痛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2.3  项目风险人为因素,人员构成多元化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较多,贯穿项目实施的整个生命周期,主要包括立项风险,设计风险,技术风险,操作失误风险等,其中技术工艺不成熟及施工违规操作等导致的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破坏性较大,这些都属于人为风险因素。建筑工程行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参与人员范围广,情况复杂。建筑工程项目一般由几家单位甚至十几家共同参与完成,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各单位各行其政缺乏有效沟通,并且相关的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流动性较大,复杂的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导致新进人员缺乏培训和认知就进入工作,相关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低,缺乏监管,对风险因素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足,增加安全风险因素。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不高从根本上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2.4  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
  现在是信息经济时代,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对信息系统的建设。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的重要原因。风险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管理数据的可靠性较低,没有将准确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管理,施工过程缺乏可靠的数据信息支持,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风险信息系统不完善,一是对风险管理不重视,信息系统创建比较晚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实际的调查研究对项目投标,施工等可行性没有进行科学的研究。二是建筑企业缺乏信用档案,缺乏信用意识,没有对业主和供应商以及分包商的信用进行深入调查,这是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缺失,无法为挑选供应商与分包商提供可靠地信用依据支持,所以必须提高风险信息化管理程度,完善风险信息系统的建设。
  3  防范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对策
  为保证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结合对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的分析,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3.1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
  加强风险管理意识是从根本上控制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途径,建筑企业需要树立强烈的风险管控意识,提高处理建筑工程风险的能力,从而加强对工程周期长的项目管理。施工现场是存在风险最多的环节,建筑企业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首先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识别风险及应对风险的能力。通过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从而加强工作人员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应对紧急突发情况的能力。技术人员要与时俱进,及时学习新的技术工艺,优化现场施工流程减少施工风险,组织管理人员交流学习管理知识,深入了解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力度。从而提高全员风险管理意识,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使风险管理关口前移。从进场开始就要将风险管理要责任到人,分清各个环节存在的风险点并进行有效管控,定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隐患并进行排除,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只有提高建筑工程项目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或避免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
  3.2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避免出现安全和质量事故,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成体系的风险管理制度,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支持,以便对项目风险更有效的进行管理。一是健全设备材料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制度要求对设备材料的采购,安装,验收,放置,维修保养等流程进行严格监管,避免将假冒伪劣材料进入施工过程,确保设备运行状态正常,将人为因素及可控因素的风险降至最低,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和人身安全。二是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从立项开始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的管理制度,涉及设计,施工,竣工等全过程,为分项工程资金使用及成本控制提供更多数据支持,合理配置资金避免浪费。三是加强建筑合同管理,可以提升企业防范风险意识的能力。因合同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很大程度上牵扯企业的人力和财力资源。企业应该重视建筑合同管理工作,认真组织学习《合同法》相关知识,严格根据相关程序签订合同,逐字逐句地解析工程项目合同中细则,以防出现存在歧义的语句,从而造成法律纠纷。
  3.3  健全人员管理制度
  健全人员管理制度目标是为了做好对建筑工程项目全体人员的管理,减少建设过程中人为造成的风险因素。对参与建设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以人为本”的人员管理制度。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可以让施工人员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从而从心理上接受管理制度维护管理制度,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积极性,进而落实好风险管理工作。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提高培训和学习的效果,为施工人员职业能力的奠定基础。
  3.4  完善风险信息系统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建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完善风险信息系统,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完善风险信息系统来减少风险,通过信息技术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及时制定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把风险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建筑企业利用互联网云平台等技术的优点,使项目管理变得网络化,共享网络专业资源,提升企业的内控能力。风险信息系统进行完善过程,需要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政策环境,外界环境,内在因素,利用企业自身的资源优势,对相关文件进行深度剖析,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类识别,评估分级,根据风险因素等级和影响,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策略,从而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
  4  结语
  总结全文,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意识薄弱,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是困扰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问题,导致不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性等进行有效管控,降低风险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需要从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等方面人手增强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升及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陶政.探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房地产导刊,2015,(27):382.
  [2]殷方刚,王桂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04).
  [3]徐恒,李呈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05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