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作系统化为主导的中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常伟民
[摘 要] 在国内经济水平越来越好的今天,国内汽车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得到了肉眼可见的提高与增长。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发展水平,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就需要重视汽车本身配件的构造研究。以当前汽修专业职业能力与岗位群情况出发,将完成工作作为目的,探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思路,从职业能力培养、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保持一致性、真实工作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打造一体化教育模式,改善当前国内的中职汽修教育水平。
[关 键 词] 工作系统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6-0114-02
传统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育模式存在理实不统一的问题,理论与实践如同两个不同的方向,无法发挥课堂教育的积极影响,这一问题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岗位能力与应用能力成长。课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与应用能力,追求理实一体化的教育模式。本文将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核心,探究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的具体开展思路。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一)课程定位
内容为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与底盘构造,可以使用正确的工具与设备维修与处理汽车底盘。学生需要具备故障排除、判断与分析能力[1]。在学习中掌握问题解决与分析的能力,成长为同时具备创新精神、职业道德的优秀人才。学生通过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一课程进行学习,不仅获得相应的汽车维修知识,还能进行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大幅提升。
(二)课程目标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目标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知识目标,另一方面是技能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汽车底盘的工作原理、组成、总成件、工作过程、零部件检修以及故障排除诊断方法。学生通过对汽车底盘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掌握处理汽车底盘故障的方法,还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技能目标为使学生可以正确安装与拆除汽车总成[2]。能够完成对汽车底盘故障的排除与诊断,可以用维修工与和设备检测汽车底盘性能。技能目标的教学较为注重实验操作步骤,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将所学知识灵活的运用到汽车底盘问题的实际处理中,培養学生处理问题的果断能力。
二、课程指导思想
(一)职业能力培养
课程所对应的是汽修,因此课程需要牢牢结合岗位对核心能力的指导要求,将行业发展以及岗位第一线任务作为教学基本模块,并重新调整教学任务,重视学生技能的练习活动。汽修岗位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汽车底盘的拆装、保养与维护,此外还有各种故障的排除与诊断能力。核心技能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素质培养要求[3]。通过合理编排学生的体验训练与学习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二)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保持一致性
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保持一致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实际操作所安排的课程内容要与学生在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点的学习进度相对应。同企业专家一同分析工作岗位、课程内容,随后以此为中心,参照项目要求重组课程内容。使用与借鉴合作企业的培训资料,为教学内容注入新生的资源与活力,拉近企业与课堂之间的距离。编写教材需要有企业专家的参与。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维修手册、培训资料、实习岗位,学校为企业提供优质储备员工。
另一方面指的是理论学习要同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情况相对应。通过课堂的学习和实验操作的安排,最大限度地模拟汽车底盘修理工作中的真实情况,教师在进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书本知识点讲解时,尽量全面细致,通过对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一致性的保持,使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汽车底盘维修能力。
(三)再现真实工作环境
教育应同时兼顾与体现真实、高效的教育要求,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就业环境,体现教学实践性、真实性与职业性。对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与这门课来说,再现真实的工作环境指的是尽量对汽车底盘所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一比一的实际模拟,甚至还需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学生所处的环境进行模拟,比如可以利用音乐进行噪音的播放、利用空调模仿当前室外的天气环境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岗位,还能够通过学生对噪音、环境的适应,提高其噪音环境干扰能力,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后使其不受噪音环境的干扰。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
项目化教学内容,将教学流程、教学活动以项目化模式展开,参照能力培养与教学大纲要求,将课程分为制动系统维修拆装、汽车转向、汽车驾驶、汽车传动等领域。以上领域涵盖了汽车底盘所有的构造、原理与维修。
(二)教学特点
该课程需要充分体现先进性与系统性,教学内容应当做到四新,也就是模式新、手段新、方法新、资源新。应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学生对汽车底盘知识的需求,还应满足学生全方面素质提升的需要,通过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的教学教育手段,在满足学生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一课程的学习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教学方法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 跳脱出局限思维,将课堂挪到生产现场、实训室,着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自身活动参与积极性,将课堂中学到的处理汽车底盘故障的方式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不仅实现了做学教的统一,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其科学严谨性和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车间与课堂的距离被无限缩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二)案例教学
参照常见汽车底盘故障與案例,由教师在课前准备好汽车故障。在教师提出问题以后,先演示汽车的故障,随后带领学生一同分析故障现象。师生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分析故障的发生原因,探究故障解决思路。在教师指导与帮助下,学生共同协作处理故障。结束以上环节后师生共同分析与评价上述的集中故障处理方案,帮助学生明白故障的最佳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教学一体化思想的统一,与建构主义的要求相符。教师先进行讲解,之后师生共同讨论,学生针对讲解过程中的知识点提出疑问,教师再进行解答,完成了学习过程的闭环,也增强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性,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与教师的感情,经过实践得出,该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问题处理能力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加强。
(三)工学结合
结束课程知识学习后,安排课程实习活动。实习在校内的实训基地展开。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中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用校内实训环境安排一定量的课时用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安排一定量的课时让学生参与校外基地实践。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汽车底盘原理、结构与故障检修思路。学生在实践中明白了理论课程所学知识的要求与问题,在生产过程中总结了底盘维修的具体经验。
(四)开放式教学
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授方式模板化较强,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应采取开放式教学的方法,以实训室与网络平台为主要教学点,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能动性,比如教师可摒弃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方式,采取“巧设提问”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对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引导。开放式教学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同时,也展现了职业教育开放性特色。应用网络教育、网络课程与在线考核,学生能够自行选修学习内容与参与考试。教师可选用在线辅导模式,激发学生课外活动、课外学习参与兴趣。
五、课程评价
(一)理实结合
理论考试由笔试与口试组成,成绩占总成绩的30%。实践项目为实际操作,由必考与选考组成,二者成绩占总成绩的70%。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这一课程着重在于对汽车底盘产生的故障进行维修,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要远远高于学生实际理论掌握的要求,故实践项目所占比例较大。
(二)过程结果结合
内容包括学生平时学习的出勤率、亲能操作、任务分析参与度,结束教学后展开测试:由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组成,成绩占考试总成绩的70%;结束课程学习后做总测试,内容为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内容,占总成绩的30%。
(三)技能素质结合
技能素质结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能的学习程度,主要是指学生对汽车底盘问题所进行的处理与维修,是否全部掌握,目的是考查学生所学的课堂知识是否完备。另一方面素质的提升程度,指的是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自身思维方式及职业素养有没有得到提升,目的是考查学生的职业素质。技能素质结合的考查过程中,考核指标首先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其次才是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与合作意识的提升与否。
以过程导向为依据的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有效、有用、和谐、全面的教育。国内教育系统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颇深,对工作过程与理论思想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仍旧停留在初期摸索的阶段,希望本文所研究方法能够对我国的职业教育课改提供一定借鉴思路。当然本文有许多的不足,还需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制定出更贴合我国教育特色的课程模式,发挥现代教育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唐黎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技术探究[J].客车技术,2018(6):46-48.
[2]欧东,郑发祥,王禄.中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中“手动变速器异响”的原因及故障分析[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7):91.
[3]孙丽华.基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中职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239.
编辑 陈鲜艳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2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