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王贵丽

  [摘           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互联网是新时代的产物,更是为人们服务的一种工具,在全国各地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同时,高校管理工作也随之展开新一轮的管理体系改革。作为知识的聚集地,高校学生在跟上互联网趋势的同时更是用活跃的思想在互联网中寻找自身所需的资源,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也逐渐呈现出一些弊端。因此,阐述了互联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现状,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施效率。
  [关    键   词]  互联网;学生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8-0192-02
   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发展的科技产物,不仅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还给许多产业、企业、结构带来了机遇。互联网中海量的资源和便捷的操作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便利。不仅如此,受到互联网影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管理体系改革。面对信息庞大、内容繁杂的互联网环境,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出现了一定的难度和挑战。与此同时,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校管理工作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如何正确规避管理工作中的难题,提升管理工作效率,是目前学生管理部门的首要任务。
   一、互联网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互联网提供工作便捷性
   互联网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科技发展的长足进步,不仅促进了时代发展,更让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互联网中的信息传递速度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也借此来了新一轮的改革。互联网的信息传递速度不仅提升了管理工作效率,更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做出极大保障,自此管理者与校内学生之间拥有了新的沟通媒介,这对高校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二)丰富学生的管理工作方式
   互联网的操作技术及信息传递功能可由单一的信息传递转变为多重信息传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更让人们的交流互动更为迅速、及时。不仅如此,互联网的出现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方面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互联网内丰富的沟通方式和有效的信息传递速度让高校师生间的关系得以缓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与教师沟通,还能够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找寻所需知识,也因此为高校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高效管理人员可通过互联网模式来提升学生的接受能力,以此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不仅在亲和力方面有所提升,还能够拉近学生与管理人员的距离,让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充分提升了管理工作实施的效率。
   二、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令学校管理模式呈现出生机的同时更出现了更大的挑战。作为一把双刃剑,高校在面对互联网特有的开放性时还需计划出应对策略,以约束互联网带给学生的危害,自此学生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
   (一)互联网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互联网中的开放性质导致从中出现一片新的小天地,具备海量的教学资源和多元化特征。首先,互联网能够为学生充分提供学习资源,但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由于学生常年以来一直生活在课堂之中,习惯性地认为教师所述的就是真理,因此很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部分学生在观看到部分负面信息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思想扭曲,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利影响,从而让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艰难。互联网的开放性导致学生可以自由孕育思想观念,在同一件事上提出不同的观点,且理解程度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多数学生在读取信息时会从思想本能中摘取负面信息带来的思想,从而被其影响。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所经历的事情也有限,正处于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但高校过于封闭且缺乏实际的社会训练能力,大学生身心尚未发育成熟,在此时面对互联网中的负面信息和过激观念时很容易造成思想危害。高校需对学生接触多元化网络信息和思想价值的同时做出相应的防范对策,以正确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来引导学生防范网络负面信息带来的影响,以此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效率。
   (二)互联网打乱以往的互动模式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和通讯技术也随之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在此对比下,以往的师生互动模式逐渐呈现出一些弊端,如高校管理工作在运行和传递中略显僵硬,各项环节由于沟通出现偏差或不及时从而降低管理工作效率。其中发生最为频繁的问题就是消息传递和沟通速度不佳,从而影响管理者及时掌握学生的动向。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互联网模式下传统互动方式已逐渐呈现出颓废形态,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滞后性在极大程度上被互联网的多样性和及时性所取代。此外,传统互动模式中教师往往以单向信息传递来与学生沟通,也因此造成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我国大学生多数都是由“95后”组成的,他们的思想鲜活且不受约束,自我保护意识极強,传统的互动模式和管理形式在互联网的衬托下显然已经不能够被学生所接受。
   三、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构建网络平台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令各种形式的网络平台应运而生,从而让人们的沟通、学习、工作更为便捷有效。学生可以从中寻找海量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师生互动的工具,工作人员可以借此提升工作效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在互联网中进行资源整合,并充分发挥其用处,以促进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高校管理者可通过QQ、微信、微博、校网站等来分散性管理学生、了解学生,从实际角度出发来制定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并通过构建管理网络平台和新型交流工具来深入分析校内情况和学生思维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分析,汇总出结果,而后进行改善,以保障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提升效果。教师可在线上利用QQ、微信和学生展开学习分析,利用线下环节教授学生知识,以此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网络平台中,高校可以掌握最新的信息资源,并对信息加以分析和总结,而后积极改进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让平台能够服务学生,受益于学生。    (二)改善学习风气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中的必备课程,其能起到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高校管理人员可通过思政课程来改善学生的思想行为,并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以此掌握学生目前的思维情况,并及时针对学生心中的问题加以解决。首先,传统思政教育中存在心理、学业、人际交往等问题,但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可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微博、微信等网络公开平台来宣扬思政教育知识。根据学生目前的思维动态针对性地发布文章,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解决心理问题。其次,高校可安排专业思政教师轮流值班,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和解决问题,开设思政教育网络专线,能够保证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毫无障碍。此外,高校还可通过聘请专业思政人员进行文章编写,以此保障学生能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不被网络中的负面信息所影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若在第一时间掌握网络中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仅能够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
   (三)贯彻人本理念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出现管理工作与其他部门之间关系复杂的现象,在管理者和学生相互协调中,管理工作完成的效率较低,如此一来,管理者无法以“以生为本”理念来运行管理工作,为管理工作加深了开展难度。人本理念是高校教育的出发点,若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学生将管理人员看作是高校的领导层,实行“上行下效”的管理方式,那么学生将会丧失自我管理意识,这对学生未来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现如今高校教育主要强调人本理念来培养学生,高校管理学生更应以学生为管理主体,以满足学生需求为管理宗旨。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通过与其他层级部门相互重组、合并以及重新构建管理工作体系,既实现了互联网与管理工作相互融合,又完成了从学校运用互联网完成学生管理的一套体系,自此高校管理工作的实施比以往更加顺利。与此同时,高校应对学生开设教育专题,在互联网中为学生提供专业发展的详细信息和发展进度,以此共享专业资源,从而促进高校内部良好学风的形成。互联网教育中提倡“以生为本”的人本理念,高校与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展开双向交流模式,学生管理人员单方面实施管理变成双方共同交流促进管理,既能够让管理工作提升效率,又能够让学生及时反馈信息,以此提升互联网下信息传递和共享机制。此外,高校管理者应着重建设反馈机制,并主抓思政教育,形成网络平台的良好学风,并以双向互动模式促进师生关系,从而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管理人员应围绕“以人为本”理念,注重管理中的人情味,着重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将管理工作置放于尊重、平等、鼓励的位置上,以此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管理人员需在管理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教师、各级岗位人员共同参与,将学生作为管理中的主体,以服务学生、改善校园风气为主要管理工作,在互联网背景下创造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因此,针对管理工作提升效率方面,管理人员可在管理过程中贯彻人本理念,并在互联网平台中改善校园风气,以此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实施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佩敏.“互联网+学生工作”的几点思考:谈淄博市技师学院学生军队化管理内涵式发展[J/OL].中国培训,1-2[2019-03-19].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712.025.
   [2]秦玉.移动网络时代高校校园互联网管理与高校育人:基于大学生“手机控”网络素养现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5(12):162-164.
   [3]张中华,唐波,李亚娟.“互联网+教育”视角下高校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模式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J].高教论坛,2016(8):72-74.
   [4]程路平,刘坤,石璐.“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以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12):151-153.
  編辑 王 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2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