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革拉瑟氏病的流行病学、病理剖检与防控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革拉瑟氏病也称为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于感染猪副嗜血杆菌而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大部分养猪场都存在该病。近几年,我国养猪业发展速度快,但饲养管理水平依旧较低,饲养环境不良,促使发病更加复杂,特别是冬季,大部分养猪场没有及时采取保温措施,也没有适当通风,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该病往往与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疾病并发或者继发,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应加以防控。
关键词:猪;革拉瑟氏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药物治疗;免疫接种;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9-0085-02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
猪副嗜血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菌体呈现多种形态,如长杆、短杆、球杆或者丝状。该菌在有V因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条件下才可生长,且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四周会出现卫星现象,接种于鲜血琼脂上会长出透明的小菌落,且没有溶血现象。
猪副嗜血杆菌目前已知的有15个血清型,还有部分没有分型。据报道,我国常见的是4、5和13型,有时也可见1、10、11、12型。一般来说,血清1、5、10、12、13、14型具有较强毒力,猪感染后往往发生死亡或者出现濒死状态;血清2、4、8、15型的毒力中等,具有较低的致死率,猪感染后通常表现出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血清3、6、7、9、11型的毒力较弱,猪感染后往往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1.2 易感动物
一般来说,2~4月龄猪具有较高的易感性,特别是5~8周龄的断奶仔猪易感性最高。猪饲养环境中广泛分布病菌,且健康猪的上呼吸道黏膜上一般也存在病菌。该菌属于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当机体健康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力强时,不会出现发病,但只要机体抵抗力降低,病菌就会开始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发病。发病率通常为15%~25%不等,但病死率往往可超过50%,如果发生严重的混合感染,会具有更高的病死率。当猪群感染猪流感病毒、圆环病毒Ⅱ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病毒等后,可继发引起该病,甚至还会混合感染巴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链球菌等,造成病情更加复杂,严重损害猪场的经济效益。
1.3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病猪和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且往往经由呼吸道、消化道传播。
1.4 发病特点
该病的发生不呈明显的季节性,往往呈地方性流行。通常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易发,在长距离运输、气温骤变、寒冷潮湿、通风较差、饲养管理不规范、饲料品质低劣等应激条件下也容易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气候明显变化,相对更容易发病。
1.5 发病现状
该病已经发现超过100年,但是绝大部分老养猪户(养猪历史超过10年)在2002年之前从未发生过猪副嗜血桿菌病,而2002年之后,尤其是2005年之后我国各省、市的猪场频繁出现发病,使养猪场(户)措手不及。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甚至已经有超过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变成猪场第一的细菌性疾病。
2 临床症状
病猪的主要症状是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40.5~42℃,精神萎靡,食欲降低,采食量减少。外周循环异常,体表皮肤发绀。有时可见耳部和眼睑发生皮下水肿,结膜变得潮红。伴有呼吸困难,呈明显的腹式呼吸,且咳嗽增多。有时病猪会发出痛苦的叫声,一个或者多个关节发生肿大,其中以跗关节和腕关节多见,导致跛行,并由此造成走动缓慢或者呈犬坐姿势。有多数病猪还会表现出脑膜脑炎症状,肌肉震颤,拒绝站立,后肢共济失调,走动或者动作迟缓,部分勉强能够站立,但朝一侧倾斜。临死前侧卧在地,共济失调,或者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3 病理剖检
病猪体表大面积存在瘀斑和瘀血,并有淡红色液体从鼻和口中流出,切开后发现皮下结缔组织存在出血点,会咽软骨发生充血,气管黏膜发红,并有大量的淡红色泡沫;颌下、肺门淋巴结发生肿大、出血;心包液变多,呈淡黄色,心外膜可见纤维蛋白析出,并逐渐形成一层纤维素性假膜或者绒毛,心内膜存在少许出血点,心肌质地松软,心冠脂肪出现胶胨样水肿。腹膜、胸膜、肺脏、心包膜存在浆液性、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病灶,导致腹壁和腹腔脏器以及胸壁和肺脏、心脏之间发生粘连。肝门淋巴结发生肿大,胆囊壁发生胶胨样水肿,胆囊含有大量胆汁,肝脏表面存在大小不同的灰白色炎性病灶以及数量不等的纤维素性绒毛。关节发生浆液纤维素性或者纤维素性化脓性炎症。膀胱存在大量积尿,尿液明显浑浊,且膀胱黏膜发生充血。
4 防控措施
4.1 药物治疗
病猪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可按体重肌肉注射0.1~0.2 mL/kg氟苯尼考(10%),同时按体重分点肌肉注射0.1~0.2 mL/kg黄芪多糖注射液;或者按体重使用5 mg/kg头孢噻呋钠和0.1mL/kg恩诺沙星(10%),混合均匀后肌肉注射,每天注射1次,连续使用3~5天。
由于该病往往作为并发感染或者继发感染出现,且一般伴有混合感染胸膜性肺炎、支原体病等,因此母猪产前、产后和大群仔猪的饲料中加入一些抗病毒、抗菌药物,能够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如每吨饲料中可加入500 g 70%黄芪多糖、500 g黄连解毒散(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板兰根、金银花等),混合均匀后全群饲喂,连续使用5~7天。
4.2 免疫接种
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做好疫苗免疫,但由于该病菌具有多种血清型,无法确保所用商品苗效果良好,为此可制备自家苗,具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猪场没有条件制备疫苗,也可选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初产母猪适宜在产前40天进行首免,在产前20天进行二免;经产母猪需要在产前30天进行1次免疫即可。如果猪场受该病的威胁,也需要对仔猪进行免疫,适宜在10~20日龄进行首免,经过15天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
4.3 加强饲养管理
由于该菌属于条件性致病菌,为此要尽可能消除各种诱发病因,避免发生应激,提高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良好,加强日常消毒,在保温的同时还要适当通风,供给品质优良的饲料。另外,仔猪在断奶、转群、混群或者运输前后可在饮水或者饲料中添加一些抗应激药物,如维生素C、电解多维等,以避免发生应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71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