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提高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目的,在于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健康顺利成才,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但是,以往高职德育教育实效性不强,学生对德育教学以及相应的德育工作缺乏参与性,德育教学的质量不高。为了培育出优质的专业性人才,需要进一步改进传统高职德育工作质量,明确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目标、个体与德育之间的关系,确定和实施高职学生德育工作措施,保证德育内容能够得到有效优化,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从而提高高职德育实效性路径选择。本文依据以人为本的理念,重新审视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现状,探究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围绕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德育评价体系构建等展开讨论,提出优质的高职德育工作策略。
  关键词 以人为本理念 高职德育 实效性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由于网络以及信息技术影响,多数高职学生思想以及行为都受到了网络言论影响。为了达到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高职正在进一步丰富人才培养方案,将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项目之一,从学生职业发展的角度明确德育工作路径,以及提升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1高职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现状
  目前,高职德育实效性普遍不强,这不仅是因为传统工作思想和工作方式的局限,更多的在于德育缺乏教育和管理,没有从个体需求入手进行规划,导致人才素质普遍不高。制约高职德育实效性的因素中,最为关键的是缺乏对学生的关注,德育工作没有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学生在德育工作中都是被动状态,很少会主动参与到德育活动举办、规划等中,以下是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1)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很多时候教师课程教学或者是教学管理都会出现双重目标——理想目标和现实目标,且需要不断地消除这两个目标之间的差距。教师为消除差距,需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重新制定新的教学路径,才能让实际目标接近理想目标。但是德育工作目标本身就过于理想化,根本无法让人依据目标着手展开德育工作,难为实际德育工作提供有效依据,这样一来德育工作就缺乏实效性。过于理想化的德育目标,影响了高职德育工作,不利于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德育活动,德育工作内容缺乏实际性,则不利于提升学生德育素养。高职德育目标中,是按照社会对素质以及品德的要求,围绕教育价值观制定德育目标,没有从实际学生角度制定德育工作方案,以致于教师在德育工作很难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品德水平。这个目标制定中忽略了学生个体需求,过分地注重社会需求以及总体要求,得到的是“高大上”的德育目标,无法为近期德育工作提供实际的工作条例以及工作实际准则,那么德育工作则会失去实效性。
  (2)学生价值取向偏差明显。现如今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大,是因为现阶段网络和信息技术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和文化意识等,都不再单一受限于课堂教育,更多的是线上环境和线下环境影响。但问题是德育工作途径依旧单一,高职德育还是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无法跟上时代要求,急需要创新教育思想,突破传统德育工作路径以及工作方式的限制,保证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下,学生能在多元化价值观念交锋中保持正确的辩证思想。但这需要探索新的德育工作渠道,不能仅依靠课堂进行德育,还需要从其他角度开辟德育工作路径,目前高职德育缺乏这个意识,所以导致德育工作止步不前。
  (3)缺乏有效的德育工作手段。目前,德育工作都是教师围绕德育目标选定工作方式,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于被动位置,只能被动地接受各项德育教育内容,缺乏主动性。这样一来,德育工作就缺乏人性化,毕竟德育的目的是要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实现学生品德修养的提升,就必须要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这也需要教师贴近学生学习以及生活,选取合适的德育主题,展开互动和课外文化活动等,在活动中实现思想和道德熏陶。所以,新时代下德育工作要更加贴近学生自身,教师需要深入到學生生活和学习中,需教师转变以往的德育工作方法,教师在德育工作时要以新理念和新原则展开活动。实际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要成为德育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而不是单一的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让德育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中,这一点还需要学校重新构建新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德育工作的认识
  2.1更新德育工作模式,重新规划德育内容
  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职德育工作不能沿用传统的德育工作模式,需要摒除以往的师道尊严观念,要以师生平等互动为原则,通过思想和情感互动,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按照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思想,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以人为本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要更加贴近学生个性化思想变化。我国新政策中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要求,这个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影响作用,并且在日常教学和师生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逐步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因此,面向围绕学生的个性差异、文化差异以及道德差异,分层以及分布式进行德育教学,并在德育工作中以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书育人为原则,采用多种工作方法,创建线上德育工作网站,制定线下工作教育策略,全方位创建和谐、平等互动的德育环境。
  2.2面向学生个体发展,制定新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要面向学生个体发展,从个体发展角度,确定德育工作目标,制定符合实际学生情况、学校发展的德育方案。德育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策划者,双方互动共同举办文化活动、实践活动以及专业竞赛,借助社团的影响力和教师号召力,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德育活动中,处理好群体性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与冲突。因为学生本身具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及情感价值,所以德育工作不能忽略学生的感受,需要充分地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和个体价值。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中培育专业技术性人才的重要阵地,这种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高职德育工作的难度,导致目前高职德育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实际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鉴于此,为了进一步改进高职德育工作质量,探索出实效性强的高职德育工作路径,需要重新构建新的教学工作体系,以人为本规划和开展德育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个性化德育教育,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学中,完成德育教育目标。   2.3創新德育工作形式,双主体展开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需要在网络环境下革新,合理利用互联网构建线上德育工作体系,利用网络的各种特性将学生重新引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对待网络和现实。因此,德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思政和心理教育等,削弱网络的负面效应和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效应。鉴于此,高职德育工作需要重新构建新的工作体系,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规划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从而逐步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个体。具体德育工作中,应积极利用微信、qq以及贴吧、论坛等,发起主题讨论活动,以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为媒介,引导学生在线互动,教师则可以依据学生的言论确定其心理状态,对于比较危险和不良的言论可以截图下来,在课堂中分析不同言论差别,引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所以,德育工作要以双主体形式展开,师生共同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一起进行德育活动规划,共同确定德育活动主题、德育活动内容以及开展方式等。
  3以人为本理念下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1)德育目标设计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德育目标设计中需要从观念转变入手,不能沿用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在德育目标设计、德育路径创建以及德育方法选择中,需要面向学生的个体需求,将学生看做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教学的附属品。学生也有选择德育教学的权力,可以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反馈,而不是单一地接受德育教学内容。德育工作中要展现学生主体性地位,保证学生具有选择性、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可以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平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并且将同化结果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重新调整德育教学方式和目标体系,不断地提升自身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改进与创新。所以,高职德育工作中,要全面提升大学生参与性,实现个性化教育,在看到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成为能够发挥主体潜能的主动践行者。
  (2)德育内容选择上体现以人为本。德育内容的优化,需要遵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的要求,按照德育工作政策明确德育工作方向、工作目标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保证德育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德育实践中要将德育目标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突出职业岗位特点,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等。为此,教师需要将学生放在同等高度,让学生在德育活动中感受到教师的尊重,进而激发学生自尊自爱,将以往的他律变成自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校和班级管理中,自主体验德育活动,包容、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3)德育环境营造中重点关注人文环境。德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德育需要与其他工作一样,依存于校园环境、人文环境等。学校的教育环境和管理环境等,都影响着学生个体发展,为让学生具有健全人格,需要突出个体地位,明确制定个体德育工作目标,以人为本树立德育工作的新理念,依据现实情况制定德育工作目标,处理好长期目标和短期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高职要以学生全面成才为总目标,高度关注校园内的人文环境,提倡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将合作、尊重以及包容等群体精神和自尊自立等独立精神等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这些精神的气息,实现思想价值观念的突破,并且在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中实现能力提升与人性挖掘和谐一致。故而,要保障高职德育实效性,要从新的角度方式和看待高职德育工作,确保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转变传统的德育工作方法以及工作途径,以全面优化德育工作内容,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4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高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选择德育工作路径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德育工作观念,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地位,保证德育工作能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德育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 陈学凤.高职院校德育人本化教育模式的探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0,14(01).
  [2] 高庆雷.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探索与实施[J].现代教育,2015(05).
  [3] 龙志芳,尹学朋.以人为本,重塑德育——论政治文明视野下学校德育路径选择[J].史志学刊, 2018(06):196-197.
  [4] 刘建文.新媒体背景下高职高专学生网络德育教育途径调查与思考——以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17(06):106-107.
  [5] 刘志斌.创新学校德育模式,树立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德育新理念[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8,346(08):101-10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9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