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教育模式下开展毽球教学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体育课程改革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西方学校体育界近年推崇的运动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其效果显著,或许能为我国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和借鉴。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教育模式 毽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提出的一种类似于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来自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教师以教学单元为形式进行教学,一个单元3~7个课时,同时结合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使运动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和热情的运动者。如何将运动教育模式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运用到毽球教学上是值得广大体育教师探讨的问题。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借阅有关教学和体育教学的专著5本,在中国期刊网上通过输入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体育教学”、“毽球教学”、“ 素质教育”等,查到相关论文46篇,为本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1.2访谈法
通过对长期从事学校体育的专家和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的访谈,了解他们对运动教育模式下毽球教学的一些看法。
2结果与分析
2.1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理念不同
传统毽球教学只抓体育技能、技术教学,忽视群众体育,忽视锻炼意识和习惯的养成,把传授技术,技能当成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方向。运动教育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大量的体育活动中把知识的学习,即时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需求的满足、情感的体验相结合,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2.2教学目标的不同
传统毽球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毽球技能的教师和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要求所有的学生基本都要达到教师所设定的这一目标。而运动教育模式的毽球教学目标除了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参与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体适能得到改善;学生学会共同计划和管理运动;使学生在团队中体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欣赏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做出理性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并运用裁判和运动训练的知识;养成锻炼习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3运动模式下的毽球教学
运用大单元进行教学是运动教育模式所提倡的教学方法,考虑学生对毽球运动项目的了解和掌握情况,我们把一个学期当作一个运动季来进行统筹分配,以一个学期18周的教学时间来安排各阶段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毽球运动教育模式练习期主要是对毽球教学内容介绍、毽球项目技战术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诊断评价合理分组、角色分配,以及对各种角色分工的培训。
在毽球运动教育模式季前期最关键的是对运动项目技术的学习和角色职责的熟悉,主要以小组成员之间和谐合作关系的建立为主,同时还要求教师和学生一同制定赛程表。在毽球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分组,可以隨机形式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组。小组成员能够一起商讨练习技术、比赛策略从而使团队获得成功。毽球运动教育模式运动季主要由正式比赛来赋予真正的含义,这种正式的比赛穿插在各部分练习中,比赛形式主要采用对抗性练习、循环竞赛、联赛等形式。
毽球运动教育模式核心就是通过降低竞技运动的要求和难度,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具有综合学习能力。通过修改竞赛的规则,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降低了运动的难度,使竞技运动项目更加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学生在比赛中提升个人和团队的技能水平和知识水平,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另外,在毽球运动教育模式正式比赛期,按照之前的职能分组,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尽力的参与比赛,这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角色扮演、比赛策略的主要比赛。
在毽球运动教育模式季后赛期阶段,大多学生已经掌握了多种的毽球技能,这时候便可以开展全面的毽球比赛活动了。毽球比赛活动可以增加课学生们参加老师设置的各种毽球运动比赛,比如毽球踢多比赛、毽球打准比赛、毽球正式比赛等。 每一个毽球比赛项目均可择选出冠军、亚军和季军,评定所有团队和个人的成绩与名次,并进行总结与反馈;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组织,举办相关表彰与庆祝活动,通过奖励与庆祝活动来结束整个教学。
3结论与建议
(1)在毽球运动教育模式中,教师对运动项目知识的充分了解以及对运动教育模式更好的理解,教师在传授运动项目基本知识、进行比赛指导以外,教师应积极的与学生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增进学生的健康,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观念,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品格。
(2)要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形成本校的独特的风格特点,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还要求学校领导重视和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要不断完善场地配套设施,增加对学校体育的投入,充分保障体育新课标的顺利实施。
(3)在运用比赛的方法时,应根据学生总体特点,对毽球比赛规则、方法等可适当进行调整,即适当降低难度;裁判员客观,公正;使教学过程中的比赛尽量接近学生的实际能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08-06.
[2] 陈雁飞.运动教育模式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5(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8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