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双创”升级版意见提出的背景下,从如何协调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如何评价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如何协调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的关系3个方面分析了当前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为例,提出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以创业意识培养为辅,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创业培训相结合,贯穿四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创业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的重要性日渐提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做出重要部署后,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过3年多的蓬勃发展后,2018年9月,国务院再次提出了《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正在由以往辅助性的、分散性的工作转变为必须的、系统性的工作。本文以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例,探讨在当前创新创业背景下,如何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2当前的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工作既需要各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完成整体的规划与设计,也需要各学院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在具体执行层面梳理问题,构建切实可行的培养模式。目前,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工科院系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首先,如何协调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就观念而言,创新和创业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创新和创业存在性质上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推动着创新。”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高校教育层面,创新与创业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创新教育与传统课程教学的关系更为密切,更容易与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融合和衔接。而创业教育,由于大学生、特别是本科阶段的工科学生的学习还处在意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阶段,创业教育更多还是补充性的,是外在于传统课程教学体系的,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创业并非必须的。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协调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关系,是两者并重,还是以创新为主、创业为辅,创新强调能力培养、创业强调意识培养,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需要明确的。
  其次,如何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未来就业后的综合能力,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特性,其中成效相对滞后性是其显著特性之一。”随着重要性的日渐提升,在大多数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已经与学分、奖学金甚至是保研资格挂钩,如何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另一个需要明确的问题。有研究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解为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管理能力等维度,或紧密结合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人才培养目标导向考核大学生创新计划的实施。但这些评价方式更适合长期性的、定性的评价,不适于评分评级工作。而最直接的评价方式当然是以创新创业训练和比赛的产出为标准,如竞赛、论文和专利等数据,但这又容易造成为创新而创新、只追求最终指标而忽视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的情况。因此,如何评价学校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以便正确引导学生、使其真正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是以产出结果为导向、强调数据,还是通过模式的设计、强调过程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最后,如何协调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的关系。随着对创新创业的强调,在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课程逐渐以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的形式融入培养方案。但与学分相应的学时显然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必修课更多还是形式上的,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系统的体系和课程的支持。而如何协调创新创业课程与传统培养方案课程的关系是需要考虑的、更加系统性的问题。一方面,创新创业、特别是创新的培养应该从低年级开始,但低年级又是公共基础课压力比较大的阶段,创新课程是在已有课堂教学基础上的提升,还是要形成独立的体系。另一方面,创新创业课程强调知识间横向的联系和应用性,而传统课程教学强调专业深度和理论性,创新创业课程会不会打乱已有的培养方案,或者说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互相贯通形成知识体系是在设置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时需要谨慎思考的问题。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的创新创业工作由“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统筹管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形成了以創新能力培养为主、以创业意识培养为辅,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创业培训相结合,贯穿四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3.1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工程和机械工程两大学科的特点,中心确定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以创业意识培养为辅的总体目标,即针对工科教育教学的特点,强调通过第一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坚实的工程意识、技能、素养和能力,在第二课堂开展多层级的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而创业则强调意识培养,以演讲、讲座和参观等各种形式使学生熟悉创业的流程和方法,养成创业意识。
  3.2创新创业活动
  为了将以上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中心构建了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活动体系。创新项目包括“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URP)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国创”及“北创”)两个级别。URP项目每年1月立项、执行时间为1年,学生人数3至6人、且项目成员中至少有1名大一学生;“国创”及“北创”项目每年1月立项、执行时间为1至2年,学生人数不多于3人。两个级别的项目均采取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的方式,鉴于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URP采用教师立项、学生选题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养成初步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而“国创”及“北创”主要面向高年级学生,采用学生立项、申请指导教师的方式,以便更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所有项目均采取现场答辩的方式完成立项、中期检查和结项工作,实现学生自主管理与教师过程把控相结合。   学科竞赛方面,中心在学校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学科特色,有计划、有层级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近20项,中心为竞赛团队在材料、机械加工和场地等方面提供条件保障,所有竞赛均严格实行校内选拔赛-省赛(北京市)-全国赛三级竞赛制度。为更好地指导学生参赛,持续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心依据竞赛的专业特点成立了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团队,主要包括:机械创新设计指导团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指导团队、智能车竞赛指导团队、智能农业装备竞赛指导团队、农业机器人竞赛指导团队、工业设计与虚拟仿真竞赛指导团队等。所有学科竞赛在开放公平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团队和指导老师与创新项目的延续性,以便使创新能力培养更加系统化、更具持续性。
  3.3评價方法
  以上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两项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公平开放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项目数量和每组人员数量的控制,中心力求实现创新项目对学生的全面覆盖,学科竞赛在校赛层面让有意愿的学生全部参赛。相应地,在涉及评级评奖的工作中,本着鼓励参与、强调过程、不唯产出的原则,将创新创业能力分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产出以及自我评价3部分,前两部分采用分类分级累加积分,各部分最高分不超过一定分数的方式。以便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创新创业活动中,并且在每一项活动中尽可能多地投入精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3.4课程体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中心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立了四年连贯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动态准入的方式,设置具有学院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提升学生综合性地创新创业能力。课程包括两部分,一是以学科竞赛为引领的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二是以讲座、演讲和参观等形式开展的创业能力培训。具体而言,大一课程强调基本技能训练,在第一课堂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三维设计、C语言、3D打印技术、3维扫描技术和单片机等培训,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创新技能。大二课程围绕机械创新设计竞赛和三维数字化设计比赛,重点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和数字化设计能力,并训练学生的论文和专利撰写能力。大三课程围绕综合性更高的学科竞赛,开展智能农业装备、机器人、工程训练和工业设计等综合型创新项目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创业课程方面,尽可能引入校外资源,完成创业教育培训,主要包括思维与技能训练以及实践活动两个模块,相比于创新能力训练,创业培训不特别强调逐步递进,而是更加开放和扁平化。思维训练主要包括商业模式、设计思维、社会创新等内容,而技能训练主要包括商业计划、创新方法、技术创业、专利战略与创新等。实践活动主要以企业参访,主题交流、演讲和分享,专题培训和讲座等方式开展各项丰富的创业培训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近距离的了解创业企业和创业者的真实情况,养成创业意识,培养初步的创业能力。
  4总结
  随着国家的持续提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由以往辅助性的、分散性的工作转变为必须的、系统性的工作,在此背景下,如何协调创新与创业的关系、评价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协调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的关系成为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必须面临的问题。在不断总结近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形成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以创业意识培养为辅,创新项目、学科竞赛和创业培训相结合,贯穿四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为工科院系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谢志华.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6.
  [2] 王兴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矛盾困境、体系优化及创新举措[J].教育与职业,2018.
  [3] 齐书宇,方瑶瑶.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7.
  [4] 田夏,付宇卓.大学生创新计划考核机制的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291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