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送别诗鉴赏教学举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南朝江淹有言“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在高考语文中对送别题材的考查占很大比重。作为教师要遵循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原则,针对送别题材开展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送别诗 感受力 理解力 鉴赏力 迁移力
一、引导学生发现美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诗古已有之,通过反复诵读,通过背诵送别诗中的精华,“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可以让学生达到阅读能力的基本层级“感受力”。笔者在讲授柳永的《雨霖铃》时,组织学生进行了多种形式的诵读,使学生能初步感受到离别的凄楚,发现伤别的凄美。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原初格局,不高估也不低估”。古诗具有含蓄性和跳跃性,七成以上的学生感觉诗歌文本读不太明白,所以有必要要求学生在文言注解的识记方面狠下功夫,帮助学生养成写诗句对应译文的习惯,养成不会的字义查工具书自行解决的习惯。这是一个很慢的过程。但就如丰子恺所说“渐的作用是每步相差极微极缓的差距来隐蔽时间的过去与事物变迁的痕迹,使人误以为其为永恒不变”。我们的诗歌教学就是要在“渐”上下功夫。在讲授高适的《送郑侍御谪闽中》时,学生对“南天瘴疠和”这句话中的“和”普遍不解,笔者便要求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探究含义,学生的作答很有理据。初期,教师可以将古诗词中高频出现的词语和特殊词语进行汇总教授给学生,当然,不能忽视对关键词句的把握和对整体诗意的理解。
二、教会学生欣赏美
奥苏泊尔曾说“影响学习的唯一重要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多数学生审美能力是有所欠缺的,而古作品有古人的生活、古人的情感,学生所处的时代与之相去甚远,所以需要引导学生作知识、情感的考古。欣赏古诗文需要有一个“死去活来”的过程,“死去”即与古人对话;“活来”即以现在视角观照。在讲古代的送别情感时,就不得不“死去”,让学生了解古时交通的闭塞、战争的频仍、瘟疫的盛行以及医疗的落后,学生就不难理解送别诗往往“一别”成“永别”的凄楚况味。柳永言“多情自古伤离别”,用“活来”法,可以让学生欣赏现代流行音乐中的离别题材,比如信乐团的《离歌》,其音乐效果足以创设情境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悟。下面笔者从以下方面谈谈欣赏美的教學环节:
1.欣赏美的形式
送别题材标题往往有“送”或“别”字,体式不一,各美其美。绝句、律诗皆有,五言、七言皆有,诗、词和曲皆有。七言绝句如刘长卿的《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五言律诗如白居易的《送客归京》;词有柳永的《雨霖铃》;曲有刘庭信的《一枝花·春日送别》。
2.欣赏美的主题
送别诗往往抒发对亲友依依不舍的留恋,情深意长的勉励、宽慰、祝福,或坦陈心志,赞颂永不褪色的深厚情谊,还有对友人离开后情境的想像和担忧,也有的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逢了坎坷,其送别诗往往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
3.欣赏美的意象
(1)习俗类意象
A.折柳惜别习俗:产生于汉,兴盛于唐。柳条千丝万缕与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相似;“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柳随地而生,也有祝离人生活顺利之意。
B.饮酒饯别习俗: 寓情于酒,有相勉致意。
C.唱歌送别习俗:如李白“忽闻岸上踏歌声”中的“踏歌”。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以脚踏地为节拍,又如骊歌、离歌和劳歌。
(2)时空类意象
A.时间意象:
多傍晚,在诗文中常用“日暮”“斜阳”“夕阳”“暮色”等,多伴有飞鸟归林,鱼沉潭底的情境来反衬离别。
B.空间意象:
多长亭、渡口、南浦、谢亭和灞陵亭等。其中,有典故的意象可以跟学生详细介绍,如灞陵亭的由来,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于此分手,因此灞陵亭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这样讲,至少当学生看到灞陵、灞水、灞桥和灞陵亭时可以识别出送别题材。
4.欣赏的美的风格
哀伤的风格:王维的《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豁达的风格: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我们对学生欣赏的能力应该定位在踮起脚、伸出手能够得着的层级。欣赏送别诗之美的前提是,学生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初期,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站的平台,最好是初级鉴赏的模板,以便学生日后“带着镣铐跳舞”,生发独特的审美体验和自我的鉴赏维度。
三、引领学生鉴赏美
学生面对诗词文本的鉴赏容易因不自信而不敢言,课堂气氛一旦沉闷,容易变成老师的一言堂,我们在教学时大可以采用“茶馆式”教学法,让学生谈谈、议议、练练、讲讲,明确诗词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比如:
“写什么”,写了哪三物,景物?事物?人物?景物是景象还是物象;人物是诗人自己还是诗人代言的抒情主人公?
“怎么写”,用了哪些手法,借景抒情?比喻?衬托?虚实相生?比如,笔者在讲李白的《送友人》时,学生通过“茶馆式教学”能鉴赏出“浮云游子意”运用了比喻;在讲王昌龄的《送魏二》“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时,学生能鉴赏出是运用了虚写来表达对方途中所见或体验的离别之孤独和惆怅。
“为什么写”, 在“开茶馆”前,需要以“以德树人”为旨归,提醒学生围绕景情关系,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如,诗人因与友人同病相怜而创作,诗人出于对友人才华的赏识而创作。
总之,需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四、训练学生鉴赏思维
笔者认为,想达到“教是为不教”的肯綮在于训练学生鉴赏思维。作为教师,务必培养学生思维力,在品读文句时,应具有瞻前顾后的理性思维,放到整体语境中具体感知。 1.培养思维的连贯性
比如,在做鉴赏“炼字”这种题型时,应该教学生秉持“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笔者在讲授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时,带学生进行了“藏”和“透”的赏析,学生习得了“推敲”的必要性。
2.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学生学会一首送别诗的鉴赏方法,遇到同类可以举一反三;遇到变式,可以由已知推未知。总之,思维的创新性体现在触类旁通,迁移比较。学生如果在鉴赏高适的《别董大》時,能读出作者对友人的宽慰之情,那么再去鉴赏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便易如反掌。
3.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在进行诗词比较鉴赏时,因字数相对较多,我们应引导学生求同存异,基本读懂诗句,把握大体情感。笔者在教授《雨霖铃》时,将徐昌图写的《临江仙》拿来,要求学生进行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异同的比较阅读,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五、要求学生梳理美
每逢鉴赏诗词分数出来,不少学生都在感叹,明明读懂了、题答了,可是分数都去哪里了。我们在教学中,应训练学生有意识地去整理答案,梳理美。
1.强化“指令意识”
明确答题要求,遵循出题人意图,分清鉴赏角度的主次,不能均衡用力抑或过于自由地鉴赏。
2.强化“读者意识”
鉴赏用语应倾向于受众感受,阅读效果方面。
3.强化“规范意识”
表达时,依托教材,使用学术语言,靠近国家答案为好,否则定与高分无缘。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是文化的传播者,但不只是传播者,教会学生怎样品鉴各类诗词,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的重大使命。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怎么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更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一直在探索进取的路上。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通讯》
《语文报》2014暑期专项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
伊格尔顿《如何阅读文学》商周出版社2014年1月
陈振鹏、章培恒等《古文鉴赏辞典》上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
陈寿《三国志》线装书局 2016年8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32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