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持续进步,科技成果转化已经成为国家重点聚焦领域之一。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逐步进入了最为关键的阶段。但是,由于其往往会涉及到多个不同的主体,因此经常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基于这一情况,相关人员理应做好研究工作,改进原有的成果转化模式,找到最为合适的方法和路径,促使其演变成现实生产力。文章将阐述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的基本概念和价值,探讨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协同存在的基本问题,并对于基于多主体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资源整合;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獻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9)30-0034-0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areas of national focus. At pres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hina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most critical stage. However, because it often involves a number of different subjects, there are often different problems.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he relevant personnel should do a good job in research work, improve the original mode of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find the most suitable method and path, and promote it to evolve into real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will explain the basic concept and value of the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explore the basic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opinions on the transformation mod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ased on multi-agent coordination.
  Keyword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 resource integration; productivity
  从现阶段发展而言,科技成果转化已经被逐步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研究工作也在持续进行。然而,由于参与的主体数量过多,使得相关工作变得很难展开,造成多种不同的问题出现。为此,必须通过创建体系模式的方式,将科技成果在短时间内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增长。
  1 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的概念和价值
  1.1 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的概念
  协同主要是指对2个或者2个以上的个体进行协调,促使其共同完成同一个目标。这其中,每一个体既会相互影响,也会相互合作。协同便是要打破科技成果转化中不同主体的藩篱,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共赢。而模式一词则来源于经济学,主要是指企业盈利发展中存在的一个连接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特点。然而,模式本身也有其特殊的属性,也就是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展开运作[1]。
  1.2 多主体协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价值
  (1)创新性价值。现阶段来说,绝大多数有关于科技成果方面的研究全部都停留在单一个体或者系统内部。然而科技转化属于一种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往往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才能保证其成果顺利完成转化。为此,理应将每一个主体全部考虑进来。所谓基于多主体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主要是指尽可能找寻多主体协同的方法,依靠创设全新结构的方式,以此为其转化工作提供有利的环境基础,进而提升转化效率以及可靠性。(2)理论性价值。协同理论最早可以看作是物理学理论,随着时代发展和研究的深入,现在也应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之中,先前认为不同的单元模块处在独立的状态系统,而现在看来它们之间既会相互影响,也会相互合作。同时,转化系统与研究模型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并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所以,针对多个主体开展深入研究,应用协同理论来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并提出新的措施理论。以多主体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通过应用复杂网络的方式完成转化模式建立,提出具体实施措施,有着非常高的理论性价值。
  2 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协同存在的基本问题
  2.1 操作很难进行   从某种角度来说,政策匹配可以看作是成果转化的前提,其主要涉及政府层面政策、国家人事制度、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实施等。现阶段而言,尽管相关法规已经相继出台,但与之相配套和衔接的政策仍然没有出台。而且由于各个部门所站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因此对其理解和把握自然也完全不一样,因此经常会有政策无法落实的情况出现。
  2.2 主体之间联系困难
  各个院校可以看作是科技成果诞生的主要来源,但其参与科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自身兴趣,同时高校内部的考核机制十分固化,使得成果转化往往会停留在结果层面,导致教师们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并且成果开发率也无法达到预期要求。不仅如此,当前很多科技成果也与企业的现实需求处在完全脱节的状态,院所的成果看似十分丰厚,但真正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却非常少。同时企业对高校科研成果也没有建立消化机制,因此使得企业可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导致其转化的积极性不高[2]。
  2.3 科技成果转化壁垒多
  一般来说,成果转化的主体主要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应用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等。而在转化流程上又有设计、开发、转化、应用、市场化、售后等多个环节,因此便会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然而单一主体往往很难对众多创新要素进行掌握,为了确保其创新水平得到提高,必须尝试在知识、信息以及能量之间不断转化,从而要创新转化生态系统,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基于多主体协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3.1 政策协同模式
  (1)现行已有的政策协同。从当前的政策编制实施效果来看,总体上所涉及的部门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之中。单纯从职能划分的角度来看,这种状态是合理的,但从现实需要来看,这种分离的职能已经无法满足成果转移、转化的协同创新这一基本要求。基于这一情况,理应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认真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关键政策能够得到施行。就当前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中间环节中可能面临的壁垒问题,政府相关部门理应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行改进,创设财政引导、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促使融資体系变得更具多元化特点。不仅如此,还要尽快对法律法规制度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并予以贯彻和实施,从而保证其成果能够落实到位[3]。(2)新政策协同。十八大以来,国家正在加快各类体制改革,相关措施也在密集出台,所以在实施政策协同创新的时候,往往面临的工作量较大。从国家宏观层面上来看,应制定好、规划好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机制,在关键政策制订上应该建立相互衔接机制。例如,在不同部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订的时候,考虑创设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征求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意见。(3)加快政策协同。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主体理应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进行全部落实,在相应的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要保持与已经制定的成果转化政策的兼容性和延续性。并且在政策落地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各方面利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之外,还需要将其成果转化的优先性考虑进来,促使各方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确保转化工作可以顺利进行。
  3.2 资源整合模式
  (1)加快技术转移资源融合。技术应用企业可将“多要素”、“全过程”、“重协同”的技术资源整合在一起,促使其逐步演变成现实生产力。所有技术方面都需要通过转化,才能成为企业需要的生产力。但是在转化过程中,必须要有技术、人才、资金、管理以及资源作为支撑。如此一来,技术方面才能真正转化为企业需要的现实生产力。不仅如此,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产品的过程,以及技术转化服务过程中离不开相关的中介服务机构,比如融资服务、人才需求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以及管理咨询服务等。(2)加强成果共享资源平台整合。在操作实施的时候,应对当前已经与产学研机构密切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体系进行全面完善,创设可以完成成果输入以及有效输出的基础平台。除此之外,对于各个平台之间的接口设计和资源对接方面也要予以重视,从而实现信息以及效益的全面共享。如此一来,所有产业资源都将汇聚在一起,从而完成全面的整合[4]。(3)实施“多要素”资源有机链接。加强对“多要素”资源进行有机衔接,使不同的要素资源发挥出合力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通常的做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成立相应规划示范区,建立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二是加强科研龙头机构、相关技术成果转化评估咨询服务机构的建设工作。三是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成本的投入,提升金融产品本身的创新性价值。四是优化原有技术成果转化市场环境。五是提前做好人才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
  3.3 体系协同模式
  (1)强化多元体系的协同机制建设。在进行服务体系建设的时候,可从五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政府公共服务机构和民营机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协调发展。二是加强中介与咨询服务机构的引导、管理、建设工作。三是实施分类管理,加快建立技术成果快速转化机构,并要适应现行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四是利用目前风险基金的运作方式,提升服务机构的运营效能。五是整合多种金融资源,促使资本完成对接工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服务质量[5]。(2)共享协同体系的建设。对于科技成果转移和转化工作来说,利益分配理应体现出合理性以及公平性特点。毕竟科技成果转化本身是一种具有较高风险,同时具有较高收益的科技经济活动形式。因而,一方面要创设风险共担体系,另一方面要研究利益共享体系,二者要协同起来,才能体现成果转化的意义所在。为此,相关企业必须展开研究,并提供技术支持。(3)创设深入协同体系。传统产学研用模式单纯对接科技成果和企业,其转化效率非常低。而在应用了协同体系之后,技术本土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促使其工艺更具适应性特点,确保科研成果落地。结合各个院校技术层面的需求,采用精准对接的形式,确保其资源能够满足地方产业的需求,提升工艺本身的适应性价值,进而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科技改革浪潮下,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虽然此项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风险很高,难度很大,但只要做好多主体之间的协同与协调,加快建立建设协同创新体系,引导激励多主体共同参与,并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保障,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性、持续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姜晓东.协同创新:高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模式研究——以徐州高新区为例[J].统计与管理,2017(4):43-45.
  [2]肖鼎新,郭宁生,牛振喜.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信息体系[J].中国高校科技,2016(8):33-35.
  [3]何俗非,王硕,吕思思,等.协同创新模式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探讨[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53-56.
  [4]常晓敏,姚蓓蓓.山西省高校协同创新中科研成果转化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28(8):80-82.
  [5]申轶男,李岭,李宪振.基于多主体协同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19):2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53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