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中对儿童二语教学工作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殷敏
【摘 要】教不时,则伤世,语言教学建立起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二语教学工作肩更是负着两种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何以美美与共的任务。笔者从情景教学方法及儿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两点出发,结合在康定甘孜州T小学支教的田野实践,浅谈对儿童二语教学的一点初识。
【关键词】二语习得;儿童语言学习;情景教学;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2
一、语言教学工作
就语言的结构属性而言,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就其功能而言,它可以作为交际和思维的工作。概括而言,语言是一种以人类的大脑为物质基础,以发出的声音为物质载体,音义结合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总的来说,语言是一个依赖于符号系统的,用于交际和思维的词汇、语法系统。二语即第二语言,并不特指某一种语言,广义上理解可将非母语的任意一种语言作为第二种语言媒介。本文探讨的二语教学是指卢丹怀所指的双语教育,即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少数民族传统语言为母语,以国家通用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展开教学。少数民族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少数民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使用两种语言,尊重少数民族使用自身民族语言权利的同时,积极推广普及汉语普通话。在教育过程中,以民族语言、汉语两种语言展开教学,力求将每一个学生培养为双语双文化人才,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国家民族本身也有重要的意义。二语学习常面临的问题可例举为:双语学习与智力的发展关系;双语教学的起始时间;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双语教学的语言顺序;因语言环境匮乏带来的难题,因教师资源不足带来的难题,因双语教材欠缺带来的难题等。
笔者支教的小学是一所在海拔四千米牧区的寄宿制小学,因为川藏线的经过在此地形成了一小段的集落,(集落指大致1公里长的村镇聚落,有一些外来汉人开的店铺、餐馆。)因此T小学所处的语言环境,在语种上属于单一的藏语语言环境,但实际在学校的交流中不难发现,他们并不单一只使用一种“语言”,因为牧区本身在藏语的基础上存在差异较大的方言,国家通用语的使用弥补了这种差异导致的沟通缺失。再者受语文教学和网络电视的影响,T学校学生会在平日交流中,不自觉的使用普通话、四川话。例如课间时,一位三年级班上的同学会他的同伴表演“抖音”软件上的段子,这两个“调皮”的学生语文成绩不好,课堂上不敢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但是在玩闹嘻嘻中,能用自然流畅的普通话模仿网络上流行短视频,用说相声的方式来博取同学的笑声。抛开他们模仿的语句内容而言,相比于课堂传统教学所营造的语文学习环境,视频是一种更简易、更生动习得方式,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后,持久保持重复学习的兴趣。视频对个体语言学习影响,是一个普遍存在并极易观察的现象,视频可以在某一种语言环境缺失的场景下,它将语音和语义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声像兼具的语言学习氛围。
在过去几年间我们都在争论着多语教学的利弊,自幼学习第二语言是否会影响母语的习得,随着现代化、国际化的趋势,我们不再将重点放在“该不该进行二语教学”,而是“如何教学才能使儿童有效的掌握第二语言”而避免在教育资源匮乏地区重蹈“哑巴英语”(哑巴英语指通过长期语言学习后,依旧无法与使用该语言的群体自如交流。)的覆辙,利用起每一份教学资源而使受教育的学生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且学以致用,是每一位第二语言教学工作者值得反思的问题。双语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中的薄弱领域,我国的双语教育研究长期偏重于政策法律层面的解读,总是在讨论双语教育“为什么”的问题,而忽视了关于双语的学习与教学问题的研究,即忽视了双语教育“怎样做"。
传统儿童的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习惯依据一段话、或者依据课文中的场景作为情景教学的引入,以文字引入的方式,教师需要对这段材料进行简单的阐述和循循善诱的启示,学生也需要对话题材料的反复读念以来思考理解。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普及,便于我们使用短视频作为情景教学的导入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学习模仿,据笔者观察,这样的方式相比于文字导入更具有活跃气氛和思维的作用。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会自行改变和发展对话中使用到的语句,例如省略或念错一些没有听懂和理解的词,由此凸显出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可以寻找相近意思的词藻进行替换教学、生词讲解,是视频教学中的语音教学的体现;学生会自己随情景自行添加词句,来弥补和接近视频中呈现出的意图表达,这是利用视频教学的语义功能体现,通常每个学生都会在原有的語义上增改出不同的意义,发挥出在传统上容易被弱化的学生主动性。
二、儿童中心课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学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理论学派提出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及并喻文化中同伴学习的作用,是田野中最为直观的儿童中心课程论据体现。
大部分关于儿童及童年的社会学思考,是从社会化理论研究衍生出来的。所谓社会化,是指儿童适应社会并将社会内化在自身行为中的过程,其中大多数社会学集中关注家庭的早期社会化研究,把儿童看作内化的社会群体。换言之,也即认为儿童游离于社会外,需要外部力量规约、引导,方能使其成为有用之材。因此在这样的论点下,儿童学习发展的过程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儿童成为一个被动接受成人知识的群体,忽视儿童的主动性和对文化改造的贡献。儿童中心理论该理论以儿童作为主位研究视角,即儿童并不是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被动对象。儿童如何通过参与集体事件,成为互动关系和文化模式中的一部分,并集体地再生产自身的。另一点是过于关注结果而非过程,或儿童从不成熟到成熟阶段,而对发展过程关注不够。廉姆·科萨罗的一种替代性的童年研究的新理论即解释性再生产,认为儿童的社会化不仅是一个适应、内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建构、再生产的过程;关注儿童对日程文化的参与,强调其对解释性在生产过程的至关重要性;认为儿童个体的发展总是植根于同辈文化的集体生产中。就T小学而言,他们的大环境是一个使用普通话的语言环境,而康定县又在一个居民多数讲藏语的小环境,但不同的牧场、家庭成员间使用的藏语方言(牛场话)又有很大的区别,在聊天中需要拿汉语替代一些表达。这就为T小学的儿童,形成了一个独特“话语圈”提供条件,在他们的谈话中会讲一些来自课堂所学的语言词汇表达,来自家乡的表达,以及不是从师长处习得的,而是来自网络、影视作品的词语表达。这就使得儿童所讲的词汇、句法与他们所处的成人社会话语圈有着明显的不同处,这就是儿童利用主动性的再建构过程的体现。 儿童主观能动性是作为活动课程的重要依据,与此同时“同伴学习”即榜样学习,也是近些日备受瞩目的教育教学方法。早在1970年文化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站在代沟问题的研究上,提出了“同辈学习”这一年龄相仿人对文化传承,也是学习成长的影响。她定义的三种文化类型分别对应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过去处于一种微弱变化中,生活的道路是无法改变的,老一辈是社会公认的楷模,他们的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而晚辈缺乏疑问,缺乏自我意识。随后是并喻文化的到来,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人类已经将自己所熟知的世界抛在脑后,开始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移民”,空间和时间上的移民,长辈让子女离开自己去学习新的语言、开始新的生活习惯,发展新的风俗礼仪,而这一切在双亲的眼中将又可能形成一整套新的价值规范。新型教育体制和新的职业目标以后,孩子们便由于教育而和双亲体系发生了最初的决裂即代际隔阂,孩子倾向于寻找群体成员感,以同伴行为为标准,削弱晚辈和往昔的联系。后喻文化中长辈反向来向晚辈学习,青年文化、反向社会化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人们普遍认为未来是晚辈的,实权与旧知相脱离。笔者臆测,活动课程能给予同辈学习一定的平台,缓解教师、父母作为长辈却难以影响学生学习行为问题。
三、小结
据简单的田野观察,利用视频做导入环节的情景教学方法,其语言教学成效虽显著于传统单一的句读讲解教学方式,虽不可断言它具有全面语言教学优势,但就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及并喻文化中同伴学习的作用,弥补了教师、父母作为长辈,无法约束其学生、子女学习行为的缺失。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是一个新的提议,就像在某些领域中长辈需请教于晚辈属于普遍现象一样,若将二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是不够的。将视频作为情景教学方法的导入环节,可以利用学生在情景交际表达中主动性优势,让其對语言自我进行建构与再建构,形成同辈间的话语圈关系,在此过程中儿童能较快吸收掌握二语的思想表达及其情感。
参考文献
[1]万明钢,刘海健.论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从政策法规体系建构到教育教学模式变革[J].教育研究,2012,(8).
[2]威廉·科萨罗,《儿童社会学》,2016年5月第一版
[3]岑运强.《语言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
[4]卢丹怀.双语教育面临新挑战[J].全球教育展,2001(10)
[5](美)米德著;周晓虹,周怡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殷敏(1996.08--),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7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