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二语习得理论视角的初中英语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以2013年“浙派名师”活动中一堂初中英语展示课为例,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对案例课堂进行研究、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外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师生交互等特点,为英语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外语教学 二语习得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6-0168-03
  许多专家认为国民英语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进程。我国英语学习主通过在校期间的外语学习,课堂外语学习环境主要。因此,通过研究外语课堂的情况可以对我国英语教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观察和分析外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指导。[1]
  众所周知,初中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着重要作用。步入初中后,学生开始有对抽象概念和象征思维的理解能力。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根据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而只是比较刻板地解释知识的概念。但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我国教育较发达地区的初中英语课堂开始摆脱教材束缚,焕发生机。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便是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塔基”之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使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一堂优秀的英语思维课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呈现特点?其理论依据又是什么?本研究以二语习得理论为基础,对一堂优秀英语思维课进行分析。观察和分析外语教学模式、师生交互等特点,为今后英语教学的改进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分析对象是2013年“浙派名师”活动中一堂初中英语优秀展示课。授课人为原杭外韩欣江老师,授课材料为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本堂课虽是一堂展示课,但对于初中英语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整堂展示课可大致分解为三个步骤,即导入;教学;“语法城堡”介绍。基于此,本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过程及课程分析两部分。其中,教学过程是对案例课堂的描述性回顾,而课程分析部分则是以教学过程的分解步骤为结构,基于不同的二语习得理论,对不同阶段的教学进行分析总结。
  一、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在和学生打完招呼后,以音乐为切入点,打破课堂中的严肃感及师生间的生疏感。随后,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自己喜欢的英文歌歌词,并带领学生利用手势、动作来表演词中含义,如sailing,crying……將语言知识和身体运动结合,极具趣味性与知识性。最后,在音乐中,尝试带领了所有学生通过动作、手势合唱歌曲,使所有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课堂。
  2.教学
  从歌曲内容出发,提问学生“未来你会” ,进行讨论。 随后引入主体讨论:畅想未来。在这一步,讨论的层次采取由强控制到半控制各五个话题。
  3.“语法城堡”介绍
  从最后一个讨论问题(100年后的英语学习是怎样的)出发,提及英语中语法的重要性。进一步向学生介绍什么是“语法城堡”,如何建立“语法城堡”,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总结分类及系统化的意识。
  二、课程分析
  1.导入中的“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认为,学习者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数量受到情感滤器,即动机、自信心和焦虑度等的影响,换句话说,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影响着他们习得的效果。[2]具体地讲,如果学习者学习动机明确,自信心强,焦虑适度,对语言输入的过滤作用就小,获得的输入就多;反之,过滤作用就大,获得的输入就少。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使他们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中进行语言输入。在这节案列课的导入环节中,很明显的特点是轻松自然的氛围。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手势动作描绘歌词中的含义,学唱、演示歌曲。以音乐为切入点,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后一阶段的语言输入才会在所有学生中产生化学反应,为课堂中学生最终的语言输出创造条件(这在随后的教学环节也多次体现。譬如,教师幽默地称那个未来想当英语老师的女同学为“teacher”,和学生轻松自然的对话,包括对学生回答所提供的针对内容性的反馈等,同样也有助于降低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度,提高语言输入、输出效率)。总之,在英语教学导入环节营造愉快轻松、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急、紧张心理,为接下来输入英语语言信息提供“学”与“习”的有效课堂环境。
  此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手势动作描绘歌词中的含义,不仅是在情感上帮助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更是通过运用全身反应的方法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知识,在大脑中形成图示。尽管这一方法的使用在本案例中放在导入部分,更多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前动机,但它同样也能给我们其他老师的课堂知识讲解、呈现(比如,词汇教学)环节提供启示。
  2.教学中的“支架式”和“输入”“输出”关系
  支架式教学策略是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作形象化的比喻。Woolfolk (2004) 指出支架式教学策略包括“暗示,提醒,鼓励,将问题细分为若干步骤,提供范例或任何能使学生成长为自主学习者的方式”。[3]支架式教学策略实施有四个步骤[3]:教师示范—支架帮助下的实践—提高支架帮助的复杂性或逐渐撤去支架—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搭建脚手架策略,从认知能力、情感、技术、策略等各个方面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4]在这节案例课的教学环节中,讨论的层次由强控制到半控制。一开始在课件上展示的是话题的大部分语言描述内容,如第一个讨论的话题是:“In 100 years,there will be( )cars because there will be(  )people in the cities.”且在课件上显示了提示内容,即填入more|less|fewer等比较级形式。这时,学生要做的,就是选择三个单词中的适当词填入句子,使句子完整。由此可见,学生只是在此话题内容输入基础上略有表达,目的更多的是在输入、训练、进而准确输出目标语言点(比较级)的核心里,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观点。在学生反复输入、训练目标语言点(比较级)后,撤掉“脚手架”。随后讨论的话题虽确定,但在语言内容上学生有更大的选择权,学生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各个层面的观点和想法(如第四个话题:100年后学生会在哪学习)。这样一来,由于语言内容的不受限性极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学生针对同一个话题,可以大胆地进行猜想,表达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预测。   在二语习得理论看来,克拉申认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可理解性输入会导致语言习得的发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何为可理解性的知识输入,无法给予准确的界定。但是不可否认学习一定要有外界知识的输入,这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在 Swain 看来,语言输出(学生的语言输出)才是导致语言习得发生的条件。在习得者语言输出的过程中,检验是否已掌握其语言知识。但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语言输出从何而来?答案不言而喻,即是以输入作为基础。但在具体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不论是侧重克拉申还是侧重 Swain 的理论,都会相应地忽视另外一方面。[5]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好“输入”和“输出”的关系,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本案例中,韩老师对于“输入”和“输出”的处理比较成熟且合理。首先是进行适当的“语言输入”,在反复操练中使学生逐渐熟悉语言知识,随后,再转入大量的“输出”对话讨论,使学生在具备正确语言知识后,“输出”语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各个层面的观点和想法。并且,“输入”的来源也不仅仅局限于课件或预先准备的材料。韩老师在学生回答后进行了大量的追问,追问本身除了是一种针对内容的即时反馈,对于课堂而言,也是学生所接受的“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有助于降低学生焦虑度,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注和认真倾听,同时使学生接收到真实的“交互输入”,这帮助学生在回答教师追问时的“语言输出”更具真实性、有效性。学生要做的不再只是“照葫芦画瓢”,而是经过思考,从真实经验、感受、想法出发表达自己。比如,当问及“未来的城市建筑会如何”时,一个同学认为“建筑物会变少”,韩老师随后进行追问,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说,“因为人们会住在海底或者树木上甚至火车里”。因此,在韩老师的有效指导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而且在此基础之上,打开原有惯性思维的束缚,产生出不少新颖有趣的观点。
  由此可见,要使学习者有成功的语言习得,除了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要进行大量的输出练习,通过输出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只有在这样的语言准备基础上,教师才有可能在语言课堂中“注入”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新鲜“营养”,帮助学生真正的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3.“语法城堡”中的“知识管理”
  知识是我们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产物,是人类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的,对于自然、社会及思维的规律或认识的总和,或者称之为描述性信息。它来源于我们的实践,最终又反作用于实践,进而指导实践。而知识管理,简单地说,就是给自己建立一个有系统、带框架的、信息管理有序的“大脑”,并且不断进行系统更新,辅助自己更好地内化知识。[6] 如果真正内化,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就能很清晰、很有逻辑地表达所学到的东西,就像是身体的一部分一样。从实用主义的角度来定义,知识管理其实是指通过一定工具、手段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通过对自己知识的有效管理,人们不仅可以系统化自身不断累积的知识,而且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己独立的信息存储素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知识管理,将自己拥有及即将学习到的各种资料、信息、知识变得更加有价值性,最终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知识管理的最终意义在于学习习惯、意识的养成而不是简单的工具使用。它可能短期内并不能看到效果,需要长期不断练习管理方法和技巧。有时实施起来也会遇到挫折,要意识到持续按规则的计划处理统筹知识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知识管理体现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反映了优秀人才的良好学习习惯的高度内化。
  知识分类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一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就像建大楼,也如案例中韩老师说提的“语法城堡”,就像一栋大楼的建设一样,先有骨架,然后才有大厦。所以,韩老师带领学生们回顾了初中语法“知识城堡”的“骨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展示课的末尾,韩老师虽并没有详细阐述如何构建“语法城堡”,从而对语法知识进行管理,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灌输了知识管理的意识,这一点也是在今后外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并利用的。使知识系统化并不局限于理科,也包括文科。语言知识也并非杂乱无章,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也是一种再强化的过程。
  三、结语
  上述对中初中英语思维展示课堂案例的研究和分析,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应用二语习得理论,可以弥补传统课堂英语教学的不足。把“情感过滤假说”运用到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建立“学生中心型”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自信,在相对宽松、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自主探究,有利于消除焦虑、胆怯、害羞等不利于语言习得的因素,从而启动语言习得机制,进行大量的有效语言输入,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升语言输出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知识管理教学的启示,则是课堂中教师的教学应该具备一定的梳理过程,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的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倩.社会文化理论在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学报(中旬刊),2012(5):118-123.
  [2] 尹玖红,周元艺.“情感过滤假说”在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Vol.34 No.2(7-9).
  [3]许敏.输入假说、情感过滤假说和输出假说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Vol.26 No.2.
  [4]霍欣瑛.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 2016(12). Vol.16 No.12.(120-122).
  [5]李敏刚.二语习得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4(18).
  [6][英]杰里米·哈默,朗文英语教学实践[M].王蔷,译.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7]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孙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15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