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体育体验式教学及评价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冉宁培 秦曼 陈立军 刘向

  【摘 要】体育教学中融入体验式课程,既充实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体验教学的目的,是素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进行剖析,探讨体育体验式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提高体育课堂效能和体育教育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体育;评价
  【中圖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1
  一、研究溯源
  近些年来,国家和政府关于体育教育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全而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文件,对于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大的作用,我国大学生对体育课普遍存在重复枯燥的情况。多次的高校体育改革都是在项目的选择,选项课或者俱乐部教学模式等问题上投入过多的精力,造成现有高校体育教学面临“瓶颈”和困境。
  二、体育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1.体育体验式教学的含义
  罗杰斯认为学习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体验式学习和认知学习。认知学习指向学术知识,如英文单词、计算公式或乘法口诀等;体验即在实践中通过亲身经历或亲身感受来认知周围的事物,体验式学习一直与强调直接经验重要性的认知论相联系。发端于苏格兰的户外训练运动引起了教育界采用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兴趣,其后发展起来的体育拓展训练课程也是体验式教学在体育教育领域内的有效运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满足了学习者的需求和愿望,对学生心智、人际交往、自我评价等方面的健全和完整产生了渗透性影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体验式学习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两者之间的组合构成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体育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和凝练,我们认为体育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让学生在特定的真实或虚拟体育课程环境中亲身去感知、理解、领悟知识和技能,并在实践中体验和证实教学内容,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行合一、实践创新、应用提高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体育体验式教学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形式,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够自主形成和主动掌握观念、判断与技能,具备亲历性、个体差异性和缄默性特征。
  2.体育体验式教学构建理论基础
  将学习者体验作为一个重要教育理念是20世纪上半叶由美国杜威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的。体育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是构建主义、现代学习观和认知理论。
  构建主义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组织和帮助的角色,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所学知识对他们的意义,并进一步加工后形成他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教育学角度看体验观,主要具有如下特征:首先要亲身经历和实践,其次是对经历和实践的感受及升华。通过体验式教学能够更好的追寻教学的终极意义—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体现人的生命价值,借助这种方式能够达到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学科教育等目标。从认知理论角度看,体验式体育学习强调体育学习是一种“体验”,提倡在“体验中学习”,突出“个性化”和实用性,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一种愉悦的人本体验。
  3.体育体验式教学评价
  体育体验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参与性,强调教学效果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双边能力的提升,在课程评价方面旨在实现评价功能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以及评价方法的多元化。目前,体育体验式评价方法较为单一,我们尝试从以下两个评价方法出发,阐述可以用于体育体验式评价的方法。
  4.表现性评价方法
  该种评价方式是通过学生完成教师规定的某一项任务时的行为表现来考核学生,要求学生回应的是少量有意义的任务,能够较准确评价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表现性评价的编制需要遵循三个步骤:一是确定所要评价的能力;二是确定表现性任务;三是确定评分的方法。该种评价方法有助于阐明学习目标;可以评价学生操作能力;注重知识技能的整合与综合运用;与教学活动有密切联系。与此同时,该种评价方法也依然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如表现任务不真实;任务与考察点脱节;缺乏可操作作的评分细则等这些问题在体育教学评价中存在的较为普标。
  5.档案袋评价方法
  档案袋评价又称为“学习档案评价”或“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它是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分析而进行的学生发展状况评价。该种评价方法应用在体育体验式教学模式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和进步,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责任心。该种评价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体育教师系统的教育评价理论修养有待提升,档案袋评价耗时耗力易造成师生负担,评价操作的信效度有时难以把握,档案袋评价技术的应用依赖人财物力的积极投入。
  三、结语
  体育体验式教学中的体育拓展并不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教师应合理利用校园周边环境,不断开发符合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特色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拓展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拓展课程的实用性和本土性,对体育拓展课程进行深入挖掘,开发更有意义的体育课程,从而达到教师预设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姜小平.美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变化与启示.体育文化导刊,2009.5:158.
  [2]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3]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6):131-133.
  [4]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3.
  [5]刘书艳.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4):57-60.
  [6赵德成.表现性评价:历史、实践及未来[J].课程.教材.教法,2013(2):97-103.
  [7]王小明.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学习的评价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03,32(11):47-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8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