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孙小平

  【摘 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语文教学不仅是文化传承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而且能在正确的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4-0257-01
  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正是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此时,正确的语文教学方式能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中学语文教学如何能满足提高学生学习的语文的“水平”呢?
  一、抓住中学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點
  新异的刺激物能引起他们的定向探究活动,保持与发展旺盛的求知欲。为此,设计各种体裁课文的教学,要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学习课文的愿望和现有语文能力的情况出发,采用多种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使每个单元、每篇课文的阅读有新意,有新鲜感。使学生迷恋。为了使学生咀嚼到阅读课文的甘甜,可采用直观演示、开拓想像、抓点拎线、开设悬念、展现意境、激发感情、讨论答辩、运用学生逆反心理等等方法作为阅读的直接诱因,也可充分调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光、电、声、像作用于学生的耳目,与文字相互映衬,入目入耳,最终达到人心的目的。教师语言要有趣味,要鲜明、生动,有较强的形象性,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心窍。
  二、对学生进行无微不至的关怀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幼小的心灵。在这里,谁有耐心和细心,谁就能取得成功。”教师在授课中要关怀学生,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朗诵课文要有表情,思考的时候要展开想象的翅膀,要静思冥想。在生活中也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生命富有灵性,是让人敬畏的生命,有生命才有社会,才有历史、当下和未来。对待学生要宽容,多包容学生的过失,有了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替他们分忧解愁,有了幸福和快乐,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用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像明灯一样祛除学生心中的黑暗,帮助学生把不良情绪轻松化解。
  三、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即就课论课,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一人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必须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不同有答案。拿分段来说吧,面对一篇文章总得先分清层次脉络,然后才理解赏析。
  四、要在作文方面下功夫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不过,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重视课外阅读,拓宽视野的好处多多:课外是个丰富多彩的大舞台,大量课外阅读内容广博,知识丰富,是前人观察结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中可以广泛撷取的素材。
  五、教学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中离不开语言文字,语文和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科,语文基础差,其他学科的成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教师要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师生要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样,新的学校,新的活力,新的教学思想就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六、在启发想象中激发语感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学生无穷的想象力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观察自然,接触社会,感受生活,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并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激发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逐步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帮助学生将语言材料与记忆中的形象进行对比,加以补充,或利用多媒体,借着插图、声音等材料进行再造想象力的培养;也可以针对文本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想象训练,将抽象的语言材料,在角色体验和连缀画面中再现出来。我们会发现,创造性思维拓展的过程就是语感充盈的过程。在语感培养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于有字处想无字文”,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嗅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
  总之,语文是一门艺术学科,良好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具备语文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那么一些其他学科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在语文教学上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严泉.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与创新[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2(1):104-104.
  [2]王会哲.浅谈中学语文教学方法[J].新课程(中学),2015(4):138-138.
  [3]佚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究[J].情感读本,2018(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23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