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与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语文课是学生每个学习阶段的最基本课程,语文课程在小学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语文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充满想象和思想以及非常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课程。但传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知识点的讲解和灌输为自主,忽略了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需要传授语文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创新能力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在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讲授基础的语文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还需要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著名学者陶行知曾经说过:“天天是创新的时候,人人是创新的人,处处是创新之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教育要求的是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引领学生放飞创新想象的翅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最关键的阶段,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点的学习更加重要,知识点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是无限的,想象力可以推动世界发展,而且是知识创造的源泉。”儿童阶段是最有想象力的阶段,在儿童的眼中世界是无限奇妙和精彩纷呈的,就像是童话世界一样。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和灌输。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积极有利的因素,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不断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智力。在教学活动中设计一些充满着想象力和创新性、趣味性的活动或者问题,鼓励学生多参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开发创新思维能力[1]。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穷人》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篇文章的结尾处,桑娜把邻居家的两个可怜的孩子抱回自己家中,但是她自己家里已经有五个小孩子了,再加两个小孩,以后她们应该怎样生活呢?可以在这个环节设置问题。比如,桑娜一家人的生活以后会怎样呢?或者如果你是桑娜,你会选择将那两个孩子带回家中吗?这些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会将自己放置于剧情中,可以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或者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练习的内容可以围绕着桑娜和孩子们的未来生活展开。这样的写作练习,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可以把自己设想的故事情节记录下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2]。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是课堂的主题,学生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学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学内容也非常的枯燥和无趣,教学模式陈旧且单一,这样沉闷的课堂氛围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不思考、不想象等坏习惯,学生的思维会变得比较迟钝,并且学生的一些独特的看法也没有机会得到表达。学生创新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一方面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状态和自身的努力程度有关;另一方面还受到生活环境和教学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教学中设置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和问题,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积极参与教师设置的趣味游戏,积极思考问题,并且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才可以完全放松下来,思维也可以更加活跃,才会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
  三、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机会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设置游戏和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但是教师也要为学生提供提問的机会。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自主提问的机会,多问多交流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为学生创造比较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也要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和多个层面思考问题,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理解文章,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
  例如,在讲授课本中的课文《给予树》时,老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比如,“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问题时,心中有疑问吗?”学生在初步阅读文章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能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学生们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给予树是怎样的树呢?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来的,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着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解决疑问,学生也会带着内心的疑问认真听课。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在提问和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和全面的掌握课本的思想内容。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和探究能力,不断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石秀娟.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速读(中旬),2017(7):158.
  [2]李彦秀.浅谈小学语文创新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上旬,2017(8):149.
  [3]韩长青.关于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的研究思考[J].新课程·下旬,2017(6):190.
  [4]牟玉洪.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J].魅力中国,2016(36):118-118.
  作者简介
  徐静婧(1988.02—),女,汉族,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刘济远.小学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吴雪芬(1970.11—),女,汉族,籍贯:湖南岳阳,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