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小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是学生创新意识与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性格和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坚持做到发掘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想象空间;善于引导善于放手,引导学生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采取多样性的评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几大关键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一、发掘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在小学阶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普及,小学语文的教学以及管理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的观念仍会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产生阻碍和缺陷。主要体现在:应试教育深入人心,教师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不可动摇,教师始终觉得教学内容和过程应该坚持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养和教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体现,創新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好处,学生缺乏积极性也会导致成绩得不到提升,对于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得不到继续提高,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和体现。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认知不全面导致形式上的培养,实际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要授课目标,教师无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长久下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渐渐变少,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教师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理论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新式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传统教学中的缺点,提取优点,将传统教学和新式教学结合在一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能提高语文课堂质量。
   二、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跟随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新时代新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多的还是需要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阶段和发展过程,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甚至胜过于教授学生课堂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堂也不必再担心,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激发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和学习兴趣,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知识学习体验。
   例如,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利用课堂导入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因此有效的课堂导入会吸引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带入课堂学习,学生也会获得更大的学习兴趣,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教师的课堂质量的保证和新课标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造足够的想象空间
   小学语文作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基础,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强化和加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使得语文学习的本质意义在语文教学中成功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在教学方式上有所体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新鲜感,用课堂打造一个有趣的想象空间,拓宽学生思维,运用想象力学习语文,学生将想象力放入语文学习中,也会对于语文产生学习兴趣,并为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和铺垫。小学生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因此要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要为他们进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为语文教学增加一丝活泼的气氛,同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对于认真学习且配合课堂的学生进行榜样示范,学生有了榜样以后会比着学,争着学,有利于课堂活跃气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威尼斯小艇》这一课文时,学生活跃的思维也会产生许多对于威尼斯的疑问,为什么威尼斯是水城?威尼斯的小艇是怎样的?威尼斯在哪个城市的哪个地方?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和朗诵,带着这些问题去课文里找,找到描述这些问题的语句,进行标注。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想象和语言组织,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发言,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简述课文所讲的内容和自己对于课文的想法,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导学生进行教材阅读时,教师应提醒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而不是一目十行草草了事,由浅入深地了解语文课文的魅力所在,加强对课文的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需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由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听课,再背诵全文,改变为首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进行诗词的了解,教师鼓励学生讲解自己对于每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自主思考诗词意思,教师在进行讲解,学生想象场景,在场景中进行对于每一句的理解,再进行背诵,这样既能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善于引导善于放手,引导学生创新
   学生对某种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产生思索时,才会急于了解问题的答案,因此这是教师所能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会感兴趣去听并记忆深刻,同时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暂时的满足感会充斥着他们的内心。如果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及时加以帮助,放任学生盲目思考,既达不到创新效果,又会渐渐使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学生,也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放飞思维。但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学,在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上进行有意义的探索和思维,教师在必要时进行引导,使学生的探索更为顺利,少些坎坷,思维方式也更加灵活,在探索中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使得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二次探索,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放手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学会合作,在他们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让他们在肯定自己学到的知识的同时加以质疑,敢于质疑课堂知识,探索新的知识,利用多种的思维方式探索所学知识。善于引导学生,善于放手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五、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隨着社会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不断有新的要求出现,因此,为了更好地进行创新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的责任和义务。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为学生搭建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平台。培养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培养创建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例如,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语文教学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注重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且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只有有了想象力,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在现实与知识相结合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学生实现认知能力的突破,让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更加脚踏实地,符合实际。
   六、采取多样性的评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让他们自主参与到课堂和活动中,采取多样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鼓励。教师可进行教师学生互评和学生对学生的互评,引导学生对其他人进行客观的评价,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积极地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在谈论和提问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说错了也没有关系,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鼓励,鼓励学生勇气可嘉,勇于提出自己的疑问,为他们的畅所欲言提供空间,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和自主发言权。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时候,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刻的思考和认真的讲解回答,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和了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他们及时进行帮助和鼓励,增加他们对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小学生思维活跃,需要极大的成就感满足自身的学习动力,表现欲强烈,需要得到教师的认可,因此为了鼓励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于自己的活动和行为进行评价,教师也可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全面性的评价,提出学生的不足,表扬学生的优点,重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对他们的学习热情给予肯定和支持,对于学生的想象力加以保护,对于学生的点滴加以关注,在表扬中鼓励学生进行之后的学习和创新,循环之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发展。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时,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努力和发展,改变传统观念,为其他学科的学习进行铺垫,发展语文学科的有利优势,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丰富他们的语文学习生活,使其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常璐.语文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153-156.
   [2]周翔.农村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价值引领的探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8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