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庄向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其中,提问式就是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但能够及时有效地检查学情,还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性,对教学进程进行调节,使课堂气氛更加地活跃。鉴于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提问策略 问题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核心地位的培养。教师要通过有效地提问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还要对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激发,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提问和回答是师生之间情感递增的一个过程,也是师生间加强交流的一个过程,因此,必须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
一、抓住课堂时机,提出问题
在小学语文提问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过程中,要充分把握提问的时机,和教学效果之间产生直接的联系。一个好的提问时机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的话效果就会非常差,把握课堂提问的最佳时机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比较丰富的经验以及驾驭能力。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教师必须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展开灵活的提问。比如,开始上课的时候,如果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上课中间,因为时间比较长,学生总是会出现疲劳的心理,此时需要教师进行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及时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去;当教授到重难点知识时,想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小学语文教师就能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思考。二是,选择合适的提问对象。在选择提问对象的时候必须“点面结合”,切不可只顾及到积极举手的同学,还需要兼顾到“安静”的一些同学。因为所提问的次数以及频率都会对学生学习的情绪造成影响,所以积极的学生会明显提高学习效率,但是教师不关注的一些学生,则会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二、制定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就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来说,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点是什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尽可能地提出一些有趣的和幽默的問题,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地了解情况,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问题进行设置,学生必须按照所听的内容进行勾画,活动的开展要将个人作为单位,或者是将小组作为单位,如此一来,提问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关注知识本身,促进提问有效性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提问和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与兴趣点是一致的,学生可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回答这些问题,促进语言运用的能力不断提高,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把握难易程度,加强激励
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没有完全成熟的心智,因此必须家长和教师加强鼓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只需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实际掌握,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中不只需要做到科学化的提问,同时,还要重视知识本身,关注问题难易程度,也就是可以让学生积极地思考,也不会由于想不出答案导致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挫败感与消极情绪。如果回答的并不完善或者是不准确,小学语文教师做出的理性反应以及面对学生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未来课堂中回答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产生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理性应答被看作是非常有效的提问内容。当学生对问题进行回答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系统性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必须有一个积极的评价态度,主要通过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还要具备多样化的形式。除去语言评价之外,小学语文教师同样要通过肢体语言的形式,甚至是鼓励的眼神鼓舞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并不准确,语文教师就要尽可能地降低错误所导致的消极影响,可以运用婉转和温和的方式指导学生全面思考,并促进其学习自信心不断增强。此外,教师还要进行全面仔细地评价,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特别是对于中学生来说,教师在课堂中的鼓励其实是学生主动发言的一种动力。
四、加强问题的精心设计
无论是哪种课堂的教学,问题的设置都是思维的一种向导,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其实就是语文交际的一种催化剂。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总是可以将学生融入到奇妙的世界中,让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在深入思考问题并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对学生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进行培养,促进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不断提高。一是,对旧知问题进行全面有效地设计。其一,对中学生掌握旧知识的程度进行检查,并且发现当中存在有错误或者是模糊不清的问题时,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地纠正。其二,要为新的知识讲解做好铺垫,让新旧知识之间可以紧密地结合,为学生打开一个寻求新知识的思路。部分教师总是习惯性地将类似的问题导入到教学中,并且会在每节课中都应用,学生对于这些比较烂熟的问题,总是会将刚刚提起的兴致消散,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全面有效地建立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联系,并且做好铺垫。这样一来,能够给予后续阅读教学提供很好的铺垫,与此同时,还对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进行了锻炼。二是,加强新知问题的设计。这一环节当中,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全面地钻研教材,很好地把握知识要点,并且兼顾到学生自身的水平,并对难易度进行把握,设计好问题,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以及触发性,可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本身的积极性进行调动,活跃语文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可以有效、全面地掌握语文教学内容。三是,过渡型问题的设计。如果问题能够科学地设计,就可以让教学环节之间得到有效衔接。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需充分认知知识点的有效过渡,并且必需做好自然的衔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上对各种问题进行设计,有助于学生横向和类比与逆向以及联想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不只能够在所学内容中进行停留和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现有的知识,同时与自身的知识进行结合,有效地创造和深入探索,并对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四是,有意地对检查旧知性的问题进行设计。这一阶段中,当教师可以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时,就要提出一些比较具有事实性的问题;如果能够对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比较适合的就是提出综合性的问题。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以及记忆,并不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的,也不是对于课堂教学的一种装饰。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思考,在课堂中“善问”和“巧问”,还要发挥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本身的“内驱力”。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对有效提问的策略进行掌握研究,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晓燕.简析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9,(03):41.
[2]郑毓信.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中国道路”[J].数学教育学报,2018,(06):1.
[3]王萍萍,鲍建生,周超.中小学生数学创造力培养的研究述评——聚焦课堂[J].数学教育学报,2018,(06):22.
[4]徐烁娜.任务分析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23):2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9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