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全产业链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云 程森 李长正 顾毓敏 高远 刘国侠 方乾坤 金磊

  摘要 水稻全产业链是把水稻“产、加、运、销”等各个环节链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施有效的全过程管理。对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生产全产业链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剖析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作社+烟农+企业”生产模式,以期为指导当地建立和完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稻;全产业链;生产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1-0271-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1.08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n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Model of Rice in Tobacco Rice Rotation Area in Southern Anhui
  LI Yun1,CHENG Sen2,LI Changzheng1 et al
  (1.Anhui Wannan Tobacco Leaf Co.,Ltd.,Xuancheng,Anhui 242000;2.Shanghai Tobacco Group,Shanghai 200000)
  Abstract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rice links all links of“production,processing,transportation and marketing”of rice into an organic whole and implements effective wholeprocess management.In this paper,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of rice production in tobacco and rice rotation area in southern Anhui was deeply investigated,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its development was analyzed,and the production mode of “cooperative + tobacco farmer + enterprise”was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guiding the local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whol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system.
  Key words Rice;Whole industry chain;Production mode
  基金项目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项目(20183100001-40876)。
  作者简介 李云(1988—),女,安徽宣城人,农艺师,硕士,从事水稻栽培及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 2019-05-10
  我国粮食产量的提升已进入瓶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提高品质粮食的附加值迫在眉睫,新的发展形势倒逼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不断规范、完善、創新[1]。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转型的步伐迅速加快,在惠农资源与涉农政策密集下乡的背景下,农业生产主体迅速多元化,呈现出家庭经营为主的传统小农户与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齐头并进的特征[2]。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3]。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2004—2018年中央连续出台了15个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出了要求[4]。近年来,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生产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存在很大缺口,笔者通过对皖南烟区的现状分析,探索水稻社会化服务的模式,为推动水稻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生产现状
  皖南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沿江平原相连,东南与江苏、浙江交界,西南与江西为邻,包括铜陵、芜湖、马鞍山等市的部分地区和池州、宣城、黄山全域,总面积3.12万km2[5]。皖南烟稻轮作区跨越宣城、黄山、芜湖3个地级市。
  皖南烟稻轮作区的水稻种植习惯为单季稻或双季稻,单季稻多以烟后稻为主。皖南烟稻轮作区面积6 000~7 000 hm2,块均规模4.667 hm2左右,相对的烟后稻的种植面积也有6 000~7 000 hm2。烟后稻顾名思义,就是在烟叶采收完毕后种植的水稻,每年移栽时间在7月下旬—8月初。正常的双季稻就是早稻+单季晚稻。水稻种植方式以直播、抛秧为主,机插秧为辅。种植技术有农户根据各自的种植习惯而定,各户标准不一。收获后,农户以稻谷直销为主,经济效益较低。
  2 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2.1 存在问题
  2.1.1 水稻品种杂乱,种植不成规模。皖南烟稻轮作区的水稻品种多达十余种,以杂交稻为主,粳稻为辅。主要涉及初级农产品生产,未涉及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销售、流通及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纵向延伸,导致品种的规模小、竞争实力弱,品牌无法培育。部分烟农图省事,烟叶种植后直接休耕养地。
  2.1.2 机械化水平低,种植标准不高。水稻种植机械化主要有机械插秧、机械直播、机械抛秧等几种方式,而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低一直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短板”[6]。水稻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低,无统一的作业标准,种植的水稻长势不一,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全程机械化的统一作业和种植标准。
  2.1.3 经营意识差,种植收益不稳定。皖南烟稻轮作区农户生产的水稻主要以稻谷直销为主,产后大米加工及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没有形成产业链条优势。而直销稻谷的市场价值较低,经济效益没得到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稻生产者的种植积极性。   2.2 问题的成因
  2.2.1 信息捕捉落后。调研发现,皖南农村水稻生产者老龄化趋势明显且整体文化水平较低,种植信息捕捉普遍落后,导致农户与市场、生产与技术、政府与农民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2.2.2 人才队伍组建难。因为农村艰苦的条件,导致很少有技术骨干愿意下乡组织农业生产,或愿意扎根基层全面从事农业产业开发工作,才形成了皖南烟区水稻生产的无组织、零散,不能形成产业的现状。
  2.2.3 组织化程度较低。农业适度规模生产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能够为发展农业产业链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皖南烟区的种植规模中等,但大多数农户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缺乏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经验,生产与经营分散化。各地虽然成立了一些专业合作组织,但起到的作用有限,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与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水平来比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难以进入市场。要想实现区域水稻生产全产业链模式必须坚持适度的规模化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
  3 促进皖南烟稻轮作区水稻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3.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优化种植队伍 坚持把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作为重大战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并健全培训体系,通过培训使他们有创新生产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形成既懂得生产又能够驾驭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7]。同时鼓励各类涉农职业教育学校大力培养农业人才,吸引鼓励广大青年报考农业职业学校,努力构建一支科技应用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职业化农民队伍。
  3.2 探索稻田立体种养模式,增加附加值 稻田种养是指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利用先进的生态技术,将种植业中水稻浅水的生态环境加以利用,与鱼、虾、蟹、鳖、鸭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较完整的生态系统,使其互利共生,实现养殖业与种植业的共同发展,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同时也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8]。
  在稻田种养的生态系统中,水稻、杂草、微生物、养殖生物等种群之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杂草和微生物可以为养殖生物提供一部分饲料,而养殖生物的活动又为水稻增加水中氧气,产生的粪便又作为肥料还田,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稻田生态环境。
  我国水稻产量已经达到瓶颈,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可以立足于地区特色定位与发展形势,实现增值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努力探索学习稻鸭共育、稻虾共育以及稻田养鱼等相关技术,在增加水稻附加值的基础上还能改善环境、绿色增效。
  3.3 打造“合作社+烟农+企业”生产模式 农业全产业链是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科技研发、品牌推广等“从田间到餐桌”多个环节的有机整体[9-11]。以合作社为经营主体、农户为水稻种植主体、第三方企业为大米经营主体,构建了“合作社+烟农+企业”生产模式。即,由合作社统一开展水稻生产组织与服务;选择经营能力较强的第三方企业,实现订单生产、统一收购加工、统一进行大米经营销售。以城区烟农专业合作社为例,其“合作社+烟农+企业”生产模式如下。
  (1)生产技术。通过示范验证与总结集成,形成了以机插秧为核心的绿肥养地、秸秆溶田、工厂育秧、插秧移栽、浅水灌溉、配方施肥、绿色植保、适熟收割、精准烘干、低温贮藏等10项关键技术,并形成了水稻绿色生产技术规程、稻谷烤房烘干技术规程,以及稻谷存储、加工、包装技术规范。
  (2)全程管服。按照绿色生产的要求,以合作社为服务主体,以服务产品化为核心,推进生产一体化管理,实现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服务、统一物资、统一管理、统一加工“六统一”管服模式。目前,各合作社成立水稻经营部专门负责生产管理,在整田、插秧、水肥管理、植保、除草、收割等环节,通过开发水稻生产的大田整地、育秧、机插、植保等环节的技术劳务专业化服务产品,制定以质量标准、操作流程与规范为内容的产品说明书,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及农业政策信息培训、指导等管理和技术服务。
  (3)质量管控。依据绿色生产技术与订单生产要求,按照全程过程跟踪、全程动态调度进行全程过程管理,并运用二维码信息技术,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
  (4)营销服务。规范和加大皖南稻米产业的品牌管理力度、品牌的整合力度和集团营销力度[12]。重点进行集团营销,依托行业优势,突出绿色、健康的消费理念,着力推进集团营销。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建立微商城和淘宝店,同徽州皖韵搭建网上销售平台。同时线下一店多点体验提货,即体验店+卷烟零售点。同时开展体验活动,让消费者现场感受体验。
  通过上述的各种管服手段,将烟农的水稻生产有机统一起来,打造成一个全产业链的模式。该模式有效推动了水稻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真正连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皖南烟区水稻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巍.联合服务让种植更容易整合资源促效益更明顯[J].湖北农机化,2018(2):51.
  [2] 冯小.多元化农业经营背景下农业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农业发展道路[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3):75-83,154.
  [3] 信丽媛,王丽娟,王倩,等.天津市合作社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8,24(11):25-27,51.
  [4] 张金霞.中国食用菌菌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9.
  [5] 陈明林,张小平,孙影芝.皖南山区维管植物多样性研究[J].植物研究,2004,24(3):284-291.
  [6] 赵礼才,张玉娟.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现状、问题与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4):80.
  [7] 马光荣.安庆市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与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20):25,58.
  [8] 李学军,乔志刚,聂国兴.稻-鱼-蛙立体农业生态效益的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1,20(2):37-40.
  [9] 赵绪福,王雅鹏.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展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07-109.
  [10] 李杰义.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及其区域经济效应[J].理论与改革,2009,21(5):143-146.
  [11] 张莹,肖海峰.基于契约博弈模型的农业产业链纵向协作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48-55,144.
  [12] 寇光涛,卢凤君,刘晴,等.东北稻米产业链收益分配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4):143-1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5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