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满意 刘红艳 陈传榜 潘宏伟 陈小朋 王颂歌 赵幸熬 娄玉钤
【摘 要】 面部痹为肢体痹之一,是按肢体部位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面部痹相关论述较为散乱,通过面部痹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面部痹的病名、面部痹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对面部痹的论述及面部痹的治疗等,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面部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面部痹;颞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肢体痹;风湿病(痹病);虚邪瘀;三级痹病;文献
面部痹又称面部疼痛(面痛),是指部分或整个颜面部关节及其他组织疼痛、肿胀,甚或张口困难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临床上以半侧面部疼痛最为常见。另外,痄腮、骨槽风、齿痛、眼疾、鼻疾等也可引致面部疼痛,但不在本病讨论范畴。面部痹为肢体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历代文献对面部痹的记载较为散乱,本文对面部痹的文献进行研究和系统梳理。
1 面部痹的病名
古代文献中无“面部痹”之名,但有关面部痹的论述早就见著于文献,多以“颊痛”“面痛”“颔痛”“面肿”等症状出现。如《黄帝内经》中就有“颔痛”“颊痛”等描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头面风候”和“面体病诸候”中论及本病,之后《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等唐宋医著多在“头面风”中论述本病。元明清医家多在“头面”“面病”中论述本病。如《卫生宝鉴》列有“头面诸病”,《神应经》列有“头面部”,《针灸聚英》《奇效简便良方》等列有“头面”,《针灸大成》列有“头面门”等论述本病。明代之后,“头”和“面”多分开论述,如《古今医统大全》列有“面部候”,《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寿世保元》《景岳全书》《古今名医汇粹》《古今医案按》等列有“面病”,《医学纲目》《医学心悟》《医碥》《医述》等列有“面”,论述本病。另外,《冯氏锦囊秘录》列有“方脉面热面痛合参”“方脉颊车病合参”,《疡医大全》列有“面痛门主论”论述本病。现代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最早提出“面部痹”之名[1]。
临床上依其发病症状,面部痹还有不同称谓。
1.1 头面风 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其列有“头面风候”。《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列有“头面风”。《儒门事亲》列有“头面风疾”。《医学入门》列有“面风”。头面风包括本病的一些表现,但还与本病不完全相同,其除了面部症状还有头部症状。
1.2 面 肿 早在宋代《圣济总录》中就提及“面肿”。面肿作为本病的一个症状,也有医家作为病名列出,如《针灸资生经》《普济方》专门列有“面肿”。另外,《神应经》《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医学入门》《古今医鉴》《证治准绳》《针灸大成》《寿世保元》《针灸聚英》《景岳全书》《古今名医汇粹》《张氏医通》《医学心悟》《医述》等也提及“面肿”。《备急千金要方》《丹溪治法心要》《医学纲目》《古今医统大全》《冯氏锦囊秘录》等则提及“头面肿”。
1.3 面 痛 面痛作为本病的主要症状,《针灸资生经》《普济方》等作为病名专门列出。另外,《证治准绳》《冯氏锦囊秘录》《医述》等也提及“面痛”。
1.4 颊车风 见于现代李济仁《痹痿专辑》,因疼痛部位近颊车穴而命名。多指痹病发于颞颌关节者,为面部痹之一。
1.5 面部痹 娄玉钤首次将“面部痹”作为病名提出,在《中国风湿病学》中把痹病着于面部者称之“面部痹”,并进行辨证论治。
2 面部痹的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邪气侵犯、正气不足、痰瘀郁滞等所致。早期多为实证,表现为风寒、风热、热毒等;日久气血不足,脏腑亏虚,面部失养,表现为虚证,或虚实夹杂之证。
2.1 感受外邪 头面部乃一身阳经所会,若阳气发泄而腠理开,感受风寒、风热或风毒之邪,闭阻经络,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致本病。如《诸病源候论》曰:“头面风者,是体虚,诸阳经脉为风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受风,……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圣济总录》也曰:“盖诸阳之脉,皆上至头面,若……风邪乘之,上攻于头面,故恶风而痛也。”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曰:“头面肿者,为风乘阳明经也。”李梴《医学入门》曰:“面肿乃食后冒风所致。”张介宾《景岳全书》曰:“面肿有虚实,……实肿者,或热或痛,乃因风火上炎,此以邪之有余也。”《张氏医通》曰:“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遂患面痛。”
2.2 内邪上犯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厚味,或服补药,湿热蕴结,热毒壅盛;或脏腑功能失调,风热之邪内生,邪毒上犯于面,而致痹。如元·罗天益《卫生宝鉴》曰:“脏腑积热,发为肿毒,时疫疙瘩,头面洪肿。”《古今医统大全》曰:“胃中风热上攻,令人面腫。”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曰:“因服补胃热药,致上下牙疼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面发热大痛。”《景岳全书》曰:“因饮酒过度,湿热上聚而面目浮肿;……因食饮不节,阳明壅实,二便秘结而头面满胀;……阳明实热,胃火上浮,或烦热干渴而头面浮肿。”清·张璐《张氏医通》曰:“面痛皆因于火,……因郁结积成胃热,遂患面痛。”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曰:“盖胃主正面,而以肠胃为市,因饮食之热毒聚于中,则发于外,故为痛。”魏之琇《续名医类案》曰:“面红肿如风状,不时举作,或误用疠风药,内虚发热,口燥烦渴,此内伤不足,阴火上炎之类。”
2.3 正气亏虚 平素体虚,卫外不固,外邪易侵;或色欲过度,肾气不足;或劳倦伤脾,脾虚失运,气血生化乏源;或久病不愈,气血亏损,精血不能濡养面部,而发本病。如《圣济总录》曰:“阳气虚弱,风邪乘之,上攻于头面,故恶风而痛也。”《古今医统大全》曰:“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后,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此正气不足。”《景岳全书》曰:“无痛无热而面目浮肿,此或以脾肺阳虚,输化失常,或以肝肾阴虚,水邪泛溢;……盖虚而浮者,多因于脾,此或以劳倦,或以色欲,或以泻痢,或以中寒,而脉必微弱,气必虚馁者是也。”《张氏医通》曰:“有老人过劳,饥则面痛。”清·何梦瑶《医碥》曰:“面肿痛,……脾肺气虚,不能营运,上壅不降,面目虚浮,此正不足而浮也。” 2.4 痰瘀郁滞 邪气壅滞,瘀血凝滞,阻滞经络;或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脾运失常,痰浊内生,留滞经脉,而致本病。如明·楼英《医学纲目》曰:“两腮热肿,膈壅之病也。”《张氏医通》曰:“面痛……此足阳明经络受风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故有此证。”清·程文囿《医述》曰:“或纵酒纵食,而阳明壅滞。”痰瘀阻滞,而致本病。
综上所述,面部痹的病因为感受外邪、内邪上犯、正气亏虚、痰瘀郁滞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3]三个方面。本病病位在面部,与脾肾肝等脏腑关系密切。基本病机为邪气壅滞,面部失养,不通不荣。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邪实、痰瘀等,虚证多为气血不足、脏腑亏虚等,临床可见虚实夹杂之证。
3 面部痹的主要表现
“腹满泄,两颔痛。”(《素问·刺热篇》)“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针灸甲乙经》《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头颔痛,……头重,颔痛。”“颊肿,恶寒。”(《针灸甲乙经》)“头面风者,……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诸病源候论》)“头面风在眉间得热如虫行。”“头面遍身风肿。”“面赤,颊中痛;……面赤肿。”“面恶风寒,颊肿痛;……面皮赤痛。”“颔痛,引耳嘈嘈。”(《备急千金要方》)“面骨疼,风眩痛。”(《千金翼方》)“头面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头痛是也。”“头面风状如虫行。”“头面游风,如细针所刺。”“头面风,头目昏眩,筋脉拘急,痰涎壅滞,肢节烦痛。”“头面风,头目疼痛,昏眩不止。”“头面风,面热烦躁,皮肉如乱针刺痛。”(《圣济总录》)“面独肿。”(《卫生宝鉴》《古今医统大全》《张氏医通》)“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发热,四肢拘急。”“头面洪肿。”“面独肿。”(《卫生宝鉴》)“面恶风寒,颊肿痛。”“面赤颊中痛。”“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唇颊肿痛(颐颔肿);……颊肿痛。”“颔颊肿;……脱颔颊肿。”“颈颔柱满。”“腮颔肿。”(《针灸资生经》《普济方》)“面痒肿。”“面浮肿。”(《针灸资生经》《神应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颔痛引耳。”“头风面虚肿。”“面赤肿;……头面浮肿;……面肿唇动,状如虫行。”“风壅面浮肿,目不得闭;……面目浮肿。”“头面虚肿;……卒面肿。”“面皮赤痛。”“面肤赤痛。”(《针灸资生经》)“头眩两颊痛。”“头风面肿,目眩,项强不得转。”(《普济方》)“面肿项强。”(《神应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头风面目赤。”(《神应经》)“头面肿满。”“猪头风,头面皆肿。”(《奇效简便良方》)“头面项俱痛。”“头面目浮肿。”(《针灸聚英》)“头面肿壅,……面上红肿。”(《丹溪治法心要》)“面颔肿。”“面肿与浮,……红肿而热,或接而痛。”“面浮则为虚,……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脉必虚弱,或浮而无力。”“面浮气喘。”(《古今医统大全》)“面肿颊腮痛。”“面颊肿痛……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暴言难,甚则不能言……面若肿起而烦心。”“颔肿不可以顾,所生病者,目黄颊痛。”“面赤颊热,恶风寒,颔痛。”“颊肿痛。”(《医学纲目》)“面麻木。”“面肿搭颊搭腮。”“面浮者……连骨痛。”(《医学入门》)“头面肿大疼痛。”(《古今医鉴》)“连口唇颊车发际皆痛。”(《证治准绳》《张氏医通》《续名医类案》)“面里皮痛。”“面颊肿痛……头痛,耳聋,颊痛。”“满面发热大痛。”“面赤肿疼痛。”“风热头面肿痛。”(《证治准绳》)“面目浮肿”(《景岳全书》《冯氏锦囊秘录》《医述》)“无痛无热而面目浮肿。”“面目虚浮。”“头面满胀。”“头面浮肿。”(《景岳全书》)“两颊赤肿。”“面肿痛。”(《张氏医通》《医述》)“風热面肿而痛。”(《张氏医通》)“面上浮肿而痛。”(《医学心悟》)“面肿痛,……面目虚浮。”(《医碥》)“面红肿如风状,不时举作。”(《痴疡机要》《续名医类案》)
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面部痹的表现进行了丰富而形象的描述。综合文献所述,面部痹的主要症状:面部疼痛、肿胀,甚或张口困难等;一侧或两侧面颊部位,反复发作性疼痛、肿胀等。与痄腮、骨槽风、齿痛、目疾、鼻疾引起的面部红肿胀痛明显不同。根据其证候特点,西医学的颞颌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风湿病出现面部痹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面部痹的论述
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本病的论述,如《素问·刺热篇》曰:“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诸病源候论》列有“头面风候”曰:“头面风者,是体虚,诸阳经脉为风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受风,谓之首风。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病甚则头痛。”《圣济总录》列有“头面风”曰:“头面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头痛是也,盖诸阳之脉,皆上至头面,若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疏,汗多不止,阳气虚弱,风邪乘之,上攻于头面,故恶风而痛也。”《针灸资生经》《普济方》专门列有面肿、面痛等进行论治。《古今医统大全》列有“面部候”,对本病论述较为详细,曰:“首面与身形也,属骨连筋,同血合于气耳。……又曰:头面者,诸阳之会也。”“面肿与浮,最宜分别。肿则为实,因风火上炎,红肿而热,或接而痛。此邪有余,脉必躁急紧实。”“面浮则为虚,因脾伤劳后,饮食失节,水土不调,脾气输散不常,肺气传布失度,故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或有气喘,皆其候也。此正气不足,脉必虚弱,或浮而无力。”后世医家多从其说。《医学纲目》承前人对“面”进行详细论述,论有“面肿颊腮痛”“颊车病(谓颊车开而不合)”等。《医学入门》列有“面风”曰:“面肿虚食热不食。”“颊腮同此分虚实。”《证治准绳》承《医学纲目》对“面痛”进行详细论述,曰:“面痛皆属火,盖诸阳之会,皆在于面,而火阳类也。心者生之本,神之变,其华在面,而心君火也。暴痛多实,久痛多虚。”“诸方书无面痛门,今补之。”《景岳全书》列有“面病”,对本病进行了详细辨证。清·李用粹《证治汇补》在“面病”中论“面痛”,曰:“面痛皆属于热,但暴病多实,久病多虚,饮食妨碍,皆因膏粱风毒,食卧少安,无非胃虚有火。” 5 面部痹的治疗
5.1 面部痹的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应分清虚实,辨证论治。初期邪实为主,以祛风、清热、解毒为原则;后期正虚为主,以益气养血、温补脾肾为原则。虚实夹杂者,补消兼施。对于长期肿痛,正气受损者,切忌消而不补,遗留后患。另外,应重视针灸、中药外治等方法。
5.2 历代医家对面部痹的论治
5.2.1 魏晋隋唐时期 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针灸治疗本病,曰:“耳聋鸣,头颔痛,耳门主之。”“颊肿,口急,颊车痛,不可以嚼,颊车主之。”“颊肿,恶寒,口不收,舌不能言,不得嚼,大迎主之。”《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针灸资生经》《普济方》《古今医统大全》《医学纲目》等从之。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列有治“头面风”多首方剂,如用“鸱头酒治头风眩转面上游风”“防风散治头面风在眉间得热如虫行”“杏仁膏治上气头面风,头痛”“菊花散治头面游风”“犀角汤治风毒热头面肿”“防风散治头面遍身风肿”。针灸治疗本病曰:“攒竹、龈交、玉枕主面赤、颊中痛;上星、囟会、前顶、脑户、风池主面赤肿。”“天窗主颊肿痛;……悬厘主面皮赤痛。”“腕骨、阳谷、肩贞、窍阴、侠溪主颔痛,引耳嘈嘈。”《针灸资生经》《普济方》等从之。在《千金翼方》中用大三五七散治“面骨疼,风眩痛”。
5.2.2 宋金元时期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曰:“卒中风,头面肿,杵杏仁如膏敷之。”《医学纲目》《证治准绳》《张氏医通》《冯氏锦囊秘录》《医碥》等从之。《圣济总录》用防风散“治头面风状如虫行”;菊花散“治头面游风,如细针所刺”;巴戟天散“治头面游风”;羌活散、防风散、芎?丸、天麻丸、旋复花汤、羌活丸、甘菊散“治头面风”;羌活汤“治头面风,头目昏眩,筋脉拘急,痰涎壅滞,肢节烦痛”;独活丸“治头面风,头目疼痛,昏眩不止”;檀香散“治头面风,头目昏眩,肩背疼痛,头皮肿痒,颈项拘急”;麻黄汤“治头面风,面热烦躁,皮肉如乱针刺痛”;羌活散、芎术散“治头面多汗恶风,头痛身热”;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列有本病医案。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承《备急千金要方》曰:“侠溪治颊颔肿。”“曲鬓治颊颔肿,引牙车不得开。”“完骨治颊肿;大迎治颊颔肿;翳风治脱颔颊肿。”“支正治颔肿。”“攒竹等主颊痛;角孙主颈颔柱满。”“上星、天牖治头风面虚肿。”“前顶治面赤肿;目窗治头面浮肿。”“完骨治头面浮肿;水沟治面肿唇动,状如虫行。”“迎香治面痒肿;大迎治风壅面浮肿。”“合谷治面肿;……丰隆、承浆、阳交治面肿;厉兑治寒疟,面肿”;“陷谷治面目浮肿。”“脑户疗面赤肿,头痛;厉兑疗面浮肿;水沟、天牖疗面肿;陷谷疗头面虚肿;……陷谷、上星、囟会、前顶、公孙治卒面肿;陷谷等、阳陵泉等、天枢等、中府等、解溪主面肿。”“悬颅治面肤赤痛。”《普济方》等从之。金·张从正《儒门事亲》曰:“治面风:益母草灰,面汤和,烧七遍,洗面用之。”《卫生宝鉴》用“龙脑芎犀丸治头面诸风”“清震汤治头面疙瘩肿痛,憎寒发热,四肢拘急”;漏芦汤治“头面洪肿”;胃风汤治“面独肿”;《古今医统大全》等从之。
5.2.3 明清时期 明·朱橚《普济方》承《针灸资生经》针灸治疗本病,曰:“治风头眩,颜清,引颔痛,穴上星。”治“头眩两颊痛,穴侠溪”“疗头风面肿,目眩,项强不得转,穴天牖”“治头风面肿,项强不得回顾,刺手少阳经天牖二穴”“治颔痛,穴腕骨”。陈会《神应经》针灸治疗本病,曰:“头风面目赤:通里、解溪。”“面肿:水沟、上星、攒竹、支沟、间使、中渚、液门、解溪、行间、厉兑、天牖。”“面痒肿:迎香、合谷。”“面肿项强,鼻生息肉:承浆(三分,推上复下)。”“颊肿:颊车。”“颐颔肿:阳谷、腕骨、前谷、商阳、丘墟、侠溪、手三里。”“头目浮肿:目窗、陷谷。”“面浮肿:厉兑。”“面肿:灸水分。”《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从之。高叔宗《丹溪治法心要》曰:“頭面肿壅,有热,而脉弦数,凉膈散去硝黄加桔梗、枳壳、荆芥、薄荷;面上红肿,……用胃风汤。”《古今医统大全》治疗本病曰:“若胃中风热上攻,令人面肿,……当分虚实寒热调治之。”“面肿与浮,……邪有余,脉必躁急紧实,当用防风通圣散之类,散而泻之。”“面虚浮,眼下如卧蚕之状,……当用实脾散,顺气消导分利之。”“戴人治头面肿,……与通圣散入姜葱、豆豉同煎,服取微汗,以草茎刺鼻中出血,其肿立消。”“面浮气喘者,有虚有实。虚者宜理脾调气,实者宜降气泻气,苏子降气汤、木香槟榔丸皆可选用。”《医学纲目》承《黄帝内经》《普济方》等前人治疗本病,曰:“取治面颊肿痛有三法:其一,取手阳明。其二,取手太阳。其三,取手足少阳。”“面赤颊热,恶风寒,颔痛:攒竹、玉枕(灸三壮,妙)、巨髎(灸五壮)。”“颊肿痛,天窗主之。”《医学入门》曰:“面肿虚食热不食:……能食者,……升麻胃风汤;不食者,……防风通圣散;内伤气促者,升麻顺气汤。”“面浮者,补胃汤;连骨痛者,干姜散。”龚信《古今医鉴》用“姜黄丸治头面肿大疼痛”;《证治准绳》治疗“面痛”曰:“暴痛多实,久痛多虚。高者抑之,郁者开之;血热者凉血,气虚者补气;不可专以苦寒泻火为事。”“面肿为风,宜用羌活、防风、升麻、白芷、牛蒡子之属。”“面里皮痛,何首乌末,姜汁调成膏敷之。”用清胃散治“满面发热大痛”“犀角升麻汤治风热头面肿痛”。《张氏医通》《医述》等从之。《景岳全书》曰:“面肿有虚实,……风则散之,火则清之,壅滞秘结则通之、利之,邪去而肿自消也;虚浮者,……治气者,须从脾肺,虚则补之,实则顺之;治水者,须从脾肾,虚则化之,实则泻之。”《医述》等从之。《张氏医通》曰:“有老人过劳,饥则面痛,补中益气加芩、栀、连翘、鼠粘、黑参。因郁结积成胃热,遂患面痛,越鞠丸加山栀、连翘、贝母、橘红之类。”“风热面肿而痛,升麻汤加犀角、黄连、白芷、川芎、薄荷、荆芥;风热面肿痛,或咽喉不利者,犀角升麻汤;……胃中有风,故面独肿,升麻胃风汤。”《医述》从之。清·程国彭《医学心悟》曰:“凡面上浮肿而痛者,……宜用升麻葛根汤,加白芷主之。若兼挟水湿,加入五皮饮,为至妙也。然又有黄胖面肿者,湿热也……和中丸主之;脾虚,六君子汤主之。”《医碥》曰:“风热甚则面肿痛,白芷、升麻、葛根、薄荷、防风、荆芥、羌活、苍术、黄芩、石膏。”《续名医类案》《古今医案按》列有本病医案。丁尧臣《奇效简便良方》曰:“头面肿满:鸡蛋黄调匀涂肿处即消。”“猪头风:头面皆肿,野苎麻根捣极烂敷之,或外用桑枝烧淋汁,乘热熏洗。” 5.2.4 近現代时期 现代张鸣鹤对于“颞颌关节痛,张口、咀嚼困难时,用白芷、细辛有卓效”。《中国风湿病学》辨证论治“面部痹”:风热挟痰阻络证,治以疏风散热、涤痰活络,方以银翘散加减;风寒挟痰阻络证,治以疏风散寒、涤痰通络,方以羌活胜湿汤加减;肝郁化火证,治以清肝泻火、通经活络,方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气虚血瘀证,治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于疼痛日久,病邪多深入血络,必须酌入虫类搜剔之品,如全蝎、蜈蚣、僵蚕、土虫等方能奏效。针灸疗法:阿是穴、下关、颊车。运动疗法:咀嚼运动、朗读。《湖北中医杂志》载用活血止痛膏治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6 面部痹的转归预后
面部痹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面部痹的转归及预后与发病原因、体质等因素有关。本病初期,病程较短,若治疗及时,预后较好;若在发展过程中,失治或调摄不当,出现局部肌肉萎缩、功能受限,张口困难,预后较差。
7 结 语
面部痹病位在面部,与脾肾肝等脏腑关系密切。面部痹病因较多,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基本病机为邪气壅滞,面部失养,不通不荣。病性有虚有实,或虚实夹杂,实证多为邪实、痰瘀等,虚证多为气血不足、脏腑亏虚等,临床可见虚实夹杂之证。面部痹的治疗,当虚实辨证,初期邪实为主,以祛风、清热、解毒为原则;后期正虚为主,以益气养血、温补脾肾为原则。另外,应重视针灸、中药外治等综合方法。若治疗及时,积极配合,则预后较好;若配合不当,出现肌肉萎缩,功能障碍,张口困难,则预后较差。因此,本病应早期积极正确治疗。面部痹作为常见风湿病之一,在临床中经常遇到,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面部痹文献的梳理,对面部痹的认识更加系统化,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面部痹作为一级病名(风湿病—痹病)[4]和二级病名(肢体痹)下面的三级病名,有待进一步规范。
8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03-1805.
[2] 李满意,娄玉钤,潘宏伟.肢体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9):54-60,72.
[3]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收稿日期:2019-08-15;修回日期:2019-09-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7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