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课程诊断与改进问题分析与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丽珍

  摘 要:课程诊断与改进处于高校诊改工作至关重要的位置,如何形成有效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高校在推进诊改工作中的一项重大问题,从诊改实施以来,虽然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主体意识不强、质量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通过统一认识凝聚共识、构建体系、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的解决对策,可以有效促进高校诊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课程诊改;质量保障制度;目标链和标准链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2017 年6月,教育部职成司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作为两大工作主体,切实推进高校教学诊改工作的进行,各省市高职院校诊改工作全面形成。高职院校内部的诊断与改进工作需要严格遵循“五纵五横一平台”基本理念,根据高校具体实际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
  1 诊断与改进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主体意识不强
  “五纵五横一平台”质量体系架构[1]五个横向面为“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诊断与改进工作强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但在实际诊改工作开展不程中存在主题意识不强的现象。存在部分教师不了解诊改、不会诊改、不愿意诊改的情况,导致诊改工作流于形式,无法顺利推进。
  1.2 诊改的校内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从专业评估到诊改工作,产生了质的区别,不同于评估的外部评审,诊改工作是高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不断提升[2],对于这一新生事物,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学习和理解阶段,主要参照教育部、省教育厅发布的指导性制度和文件,校内保障制度还无法及时跟进。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目标链和标准链[3]涉及五个横向面、五个纵向面,是一个系统工作,部分高校在工作推进中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标准可参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随意更改性较大。
  1.3 诊改的内生动力不足
  高职院校诊改工作任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完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二是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树立现代质量文化。这三大任务决定诊改工作是一个具有时效性和持续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内部发现问题,高屋建瓴的从顶层开始设计直至学生层面,需要对原有的专业、课程、工作思路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智能化平台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这一工作必将占用教师、管理者以及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诊改主体没有认识到诊改工作的真正内涵和意义,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配合不到位、没有明确的诊改目标。
  1.4 诊改的智能化平台功能有待加强
  诊改的事中监测需要实时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智能化平台[4]为诊改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但部分高校设计使用的智能化平台缺乏整合功能,或是缺乏动态的诊改过程数据,导致数据中心还没完善,不能有效进行数据分析。
  2 诊断与改进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診改工作是全员参与的工作模式,高职院校需要大力宣传诊改工作的内涵和意义,让高校教师职工理解诊改的“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基本理念,并深刻理解诊改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三步骤任务。紧紧围绕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五横进行诊改实务宣传。同时加强校内中层干部和中心组成员的重点培训,全体教师的集中培训,各教研室或者课程负责人的针对性培训,在学习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宣传,统一认识,凝聚共识。
  2.2 构建体系,融入日常
  诊改的基本框架是“55821”,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需要基本体系的支撑和保障,其中诊改的纵向系统是决策指挥、质量生成、支持服务、资源建设和监督控制,和五大横向系统相辅相成,高职院校需要理清诊改的基本框架,建立学校、二级学院组织体系,形成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诊断与改进机制。
  2.3 以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为切入点进行精准诊改
  诊改的有效切入点是打造适宜本校的目标链和标准链,这也是推进诊改的核心问题。决策团队需要根据本校十三五规划或长远发展打造学校层面目标链,下级学院制定本部门规划,以此推至专业、课程、学生,并按照SMART原则进行标准链设计,按照年度进行任务分解,确保目标链和标准链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
  2.4 打造试点模范,有效推进诊改
  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课程负责人和教师,以SMART为原则,明确各项目年度建设目标链和标准链,制定本年度建设措施,依据课程的监测点和诊断点进行自我诊断,作为下一时期规划参考依据。同时应定期组织研讨会和交流会,分析诊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享成功经验,探讨诊改难点和重点。必要时邀请专家评审,给予专业性的意见和建议。当此专业运行稳健后,积极进行经验推广,以点到面,实现各专业课程的有效诊改。
  3 总结
  自诊改工作实施以来,各高职院校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表现为教师层面主体意识不强、保障制度不完善、内生动力不足。课程诊改工作是高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落脚点,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全体职工的诊改意识,把握构建目标链和标准链这一重要切入点,发挥试点模范作用,切实推动课程诊改工作,为提升学生区域经济服务能力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佳圣.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7(3):208-209.
  [2]刘光平.内部专业评估——高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核心[J].才智,2017(16):53.
  [3]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8):24-29.
  [4]罗金凤,石静,王亮亮.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运行机制创新研究——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8(3):40-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2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