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2019年1月份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在事业单位实施,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变化最大,这在增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难度的同时,也对其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提出了新要求。基于此,本文从分析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影响入手,从精细化的视角分析和探讨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强化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对策,旨在为事业单位提高其固定资产管理水平,适应新会计制度要求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政府会计制度;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
  一、政府会计制度及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概述
  2017年10月份,财政部正式颁布《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并规定各类各级行政事业单位从2019年1月份开始执行,该制度与之前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构成了当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政府会计制度体系。
  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指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对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细化分解和再整合,同时以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科学的管理体制为依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形成一种价值监管和实物监管有机统一的高效、高精益性的管理方式。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影响
  虽然从宏观上来分析,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在财务核算的真实准确性和财务信息的完整科学性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微观来分析,該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特别是固定资产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一是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定义范围扩大,分类更为明细,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按照新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定义由原来的强调“持有”和“使用”调整为“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所涵盖的范围,同时固定资产的分类由原来的四大类被细化为七大类,定义范围的扩大和分类的细化增加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复杂度和难度。
  二是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发生了较大变化。按照新制度的要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时点要求调整变更为“必须严格按月计提折旧”,预先报废和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资产不再计提折旧,部分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发生了较大变化,例如家具类的折旧年限从5年调整至15年。折旧年限的调整虽然按照新旧制度衔接政策的要求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种类较多或者固定资产管理基础较为薄弱的事业单位来说,折旧年限的调整是一项业务量较大的工作。
  三是政府会计制度对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相关内容的变革同时还造成其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活动不能适应其管理需求的问题。从总体上来分析,此次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需求主要是向着完整性、管理精细化和安全性等方向努力的,但是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活动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格等现象,难以适应和满足新制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新需求。
  三、从精细化视角分析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政府会计制度给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带来的影响和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论,笔者结合自身所在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实践,对当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1.固定资产的价值监管与实物监管脱节
  当前笔者所在单位使用了两套资产管理软件系统,一个软件平台是“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v3.0”,另一个软件平台是“用友GRP―U8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软件”,这两套软件在日常管理中并行使用,虽然实现了对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监管,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即两个软件系统数据是相互独立的,每个软件都从价值角度实现了对固定资产的监管,但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数量、位置和实际使用状况等缺乏动态的监督,从而造成了单位很难高效快速地实现固定资产的账账核对、账实核对,使得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价值监管和固定资产实物监管脱节的问题,这与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价值和实物监管的有机统一要求相悖。
  2.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足
  按照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要依托信息化来实现,但是从当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践来看,信息化程度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仍然存在信息孤岛的现象,即两个并行的软件数据库没有有效衔接起来,难以实现固定资产数据信息的实时动态核对,不仅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增加了数据在传递过程中的错误率。
  四、强化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的主要对策
  结合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及当前事业单位在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如下角度采取措施来强化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
  1.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价值监管和实物监管的有机统一
  一是结合当前单位在用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v3.0”和“用友GRP―U8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软件”两套软件并行存在的弊端,考虑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这个平台应当具备如下功能:一方面要能够高效便捷地从两个软件平台提取需要的数据并进行账账核对,确保软件所统计价值数据的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则要能够在共享平台中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精确统计,不仅要包括资产的数量、原值、净残值、计提折旧情况以及账面价值等财务必须信息,同时还应当包含资产是否闲置、使用频率、存放位置以及实际的状况等信息,以实现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精确统计,并及时与账务系统中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在确保账实相符的同时,实现价值监管和实物监管的有机统一。
  二是固定资产相关数据统计的信息化应用。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实务中,如何对单位所拥有的资产以及新购买的资产能够快速准确地录入相关信息,并在清产盘点过程中能够便捷迅速地收集实物信息是难点,同时也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环节。在此笔者建议单位借助此次政府会计制度实施的契机,对本单位所有的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并根据清查结果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每一项固定资产的电子信息卡片,再将电子卡片生成相应的二维码标签,这样在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时可以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和扫码枪对固定资产信息的快速收集,并与共享平台中的固定资产信息进行比对,在确保账实相符的同时实现价值监督和实物监督的统一。   2.进一步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在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由原来的预算会计模式转变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并行的双模式。在此笔者建议在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加强与预算管理的结合度:一是建立对固定资产的配置设置预算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可以是单点控制,也可以是多点控制,可以按照核算项目设置控制点,也可以按个人设置控制点;二是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根据固定资产的结构和存量以及分类细化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建立起健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三是通过建立操作性较强的固定资产预算评价指标体系、预算考核方式以及根据预算绩效考核结果进行獎惩等方式来强化固定资产的预算执行力,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统一融合,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程度。
  3.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活动,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结合新实施的政府会计制度以及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具体需求,事业单位在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平台的同时,还应当从完善其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活动入手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一方面是突出单位内部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让审计部门参与到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管理和处置等各个环节,防止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缺陷和疏漏而产生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则要通过建立授权审批机制的相互牵制机制来确保单位在固定资产采购、使用和处置环节的合法合规性,防止出现超标准配置资产浪费资源以及违规处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的风险。
  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固定资产的相关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也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产生的主要影响,结合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笔者所在单位的实际情况探讨和总结了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针对问题分别从固定资产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活动两个视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胡娟.H大学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华东交通大学,2017(5).
  2.李敏.我国高校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研究.长安大学.2017(4).
  3.闫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与核算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8(4).
  4.叶恩蓓.新政府会计制度下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探析.中国总会计师,2019(7).
  5.张黎.浅议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纳税,2019(2).
  (责任编辑:兰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07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