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职英语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周海燕

  [摘           要]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全球化使英语作为全球一种通用的语言,在各个阶段的教学中也是必修的內容,在中职课堂学习中,学生英语素养和口语能力的培养也是重要课程,学生英语交流能力与科技信息化的融合,对学生学习英语效率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延展。
  [关    键   词]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信息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0-0136-02
   社会在不断发展,计算机随着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当今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教育模式以多媒体呈现为主要载体,信息化教育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中职英语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甚至可以说面临着当前教育模式的挑战和变革。笔者就中职英语教学在当前社会大背景下的现状和如何在中职英语课堂上应用信息化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就信息化大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意见。
   一、以信息化教学方式呈现
   (一)新媒体教学
   教学中大多以PPT的展示为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以任务为主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配合图像、文字、动画、音频、视频等众多信息功能,以此作为学习的素材,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而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这与教师传统的通过口头和板书教学的学习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学生学习英语时,更强调学生的动脑能力,学生在训练中提高的不仅仅是英语口语的能力,而且掌握了英语读写的综合能力,这在培养学生英语短文中的信息获取以及处理英语课后练习的能力上有很大的提升作用,也使学生能够高效率地接受课堂内所学到的知识,对他们课前预习进行补充,在课后,为学生提供在教学中的学习资料,使他们课后能够更好地巩固学习。
   (二)教学内容设计
   为使学生在英语情境对话中可以身临其境,可以选择视频、音频、图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例如江苏省中职英语教材一、二册各十个单元,每一单元建议安排六至七个课时,听说、读写、语法与生活技能各两课课时。语法与生活技能可以单独设课时,也可以融合到听说或读写部分,其依据是语法和生活技能与听说、读写的关联度。每个单元内容在设计时,能融合专业课程、基础课程,实现Steam教育理念下的多学科融合,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比如中职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Go out and enjoy life,本人增加了一个室外拓展,实战演练的2课时教学任务:小组根据课前选择的城市,有针对性地选择VR的内容,结合旅游概论的专业课程,为游客制订旅游规划,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巡回指导。每组选派代表扮演导游,介绍行程安排,其他学生作为游客,提出建议。这样,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融合,学生学得更有兴致。
   二、教学整体设计
   (一)课前准备阶段
   在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将教学内容及相关的课件备案,通过网络,发送到学生所用的学习软件、QQ邮箱、微信群或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性预习,使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完善自己课上所需要的学习内容,也有利于他们个性化的发展。
   (二)课堂教学阶段的具体设计方案
   1.直接引入话题
   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构思自己的学习策略,明确每一课时的学习中所要完成的任务。
   设计方案:
   (1)首先,促进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督促学生对课程中所需要的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内容进行课前分析,这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正式学习中的学习注意力,课堂上融合课本中所学内容,并且利用图片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小组探讨,自主分析,得出结论。
   (2)整理各小组得出的结论,引入课程内容,小组之间针对对方得出的结论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英语辩答,学生运用口语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畅所欲言,老师进行指点纠正,并且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对课堂氛围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使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
   2.课程内容分析解读
   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在课后进行知识掌握能力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加强对课本内容的记忆,解决课程中的重难点,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的理解,突破自己的口语能力。
   设计方案:
   (1)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可以引导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准确把握所学文章的大意和文章的中心句,并且在自己的脑海中纠正自己不好的学习习惯。重点培养他们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快速提升。
   (2)用多媒体对所学内容进行朗读,可以使学生在课前较好地掌握词汇的正确读法,使他们在此过程中理清文章的大体脉络,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3)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在面对生词的时候,通过听力来培养他们对生词的理解以及猜测的方法。
   (4)学生自主查找所需要的词汇的信息,准确掌握词汇,利用多媒体在直观的情景再现和重点词汇点拨下,学生自主理清文章的脉络,加强对文章的理解。    (5)运用多媒体中的课件模拟虚拟的词汇学习对话情境,可以使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加深记忆,突破对重点词汇的掌握,完成课堂中的小任务。
   3.教师教学与科技融合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变革作用,它革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随着信息化平台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学习资源的不断丰富,便利了学生资料查阅途径,动态性英语教学使学习更加深刻,使传统较为枯燥的教学模式变得极其生动,也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方法,解放了教师的思想。中职教育本身在教育界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英语教育也是在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的重要课程,在中职英语教学方式中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在当前信息化教学发现较为迅猛的现状下,教师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教师参与拓展性学习
   小组运用信息化技术平台开展学习讨论,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及时完善学习漏洞,教师参与实际教学过程可以和学生之间互助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完成课题所需要的教学任务,也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能力,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呈现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且拓宽学生的学习面,提高对词汇的理解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策略
   (一)多媒体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本身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是很高,但是,可以了解到,他们对电脑和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利用网络功能,发挥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信息化教学控制英语具体教学,使媒体教学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且在课前、课中、课后充分运用多媒体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在Christmas day这一课学习中,老师要求学生提前掌握关于这一节日的词汇、语句及句意,学习节日文化知识的同时,学习好英语用语。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感恩节的相关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感恩节的氛围,并且能够激发他们对感恩节的理解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学习氛围,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
   (二)多媒体功能构建教学情境
   在中职英语教学信息化教学中,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构建教学情境,按照所学课程的内容设置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必须发挥他们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将学习与教学相结合,在学习中与老师互换角色,由一个被动者变成在学习中的一个主动者。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自主学习英语,并使学习情境与相应的生活情境相结合,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熟悉所要学习的内容,并且利用信息化手段和虚拟的情境教学模式,对自己英语方面抽象的概念进行具象化的理解,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在英语历练的过程中,熟悉自己的角色,提高中职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弥补传统英语教学中所存在的缺陷,找到真正适合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
   四、自主学习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这样就使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一遍遍地对课堂内容进行讲授,巩固所学,这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让他們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更严重的是,这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厌学。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充足的网络学习资源,加入一些视频、音频等效果,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接受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主动地融入教学环境中,掌握所需的英语知识,培养自身自主学习的能力;主动查阅所需要的学习资料,久而久之,可以让他们习惯成自然,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最终目的。
   五、结语
   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使相互交流、开放互助的学习环境逐步变为现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资源与课堂内外相结合,教师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转变,学生也能更好地接纳知识。在中职院校的专业中,这是基础课程也是必修课,英语学习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信息化教学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悦.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中职英语高效课堂[J].校园英语,2016(21):82-83.
   [2]陈留娟.基于现代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英语教学艺术[J].考试周刊,2014(64):82.
   [3]唐艳春.农村中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6(20):136-137.
  ◎编辑 郑晓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4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