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产教融合视域下实训基地课程改革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易田慧

  [摘           要]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如何针对传统课堂出现的问题,依托数字媒体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融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8-0234-02
   国内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创新与创造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的有效性。
   一、实训基地阐教融合课程改革的适切性
   我校数字艺术实训基地涵盖承担数字媒体与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众多核心专业课程,在硬件设备上为课程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结合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影视后期制作课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探索课程实施的改革与意义以及取得的经验与成效,探索如何更有效地推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课程改革。
   影视后期制作这一课程是数字媒体和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在学生的高职学习阶段衔接了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微电影制作、摄影摄像等课程,该课程技能学习的好坏直接关乎学生今后的实习与就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传统课堂人才培养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实训内容单一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主要以实训机房为主要学习场所,而所有的项目练习主要来自两方面:(1)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2)针对视频制作员工种考试所提供的配套练习光盘。目前高职教育的学生群体基本都是“00后”,他们从小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网络资源的熏陶对他们的兴趣爱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极大提高了学生对视频制作兴趣。如果教师仅仅根据课本配套资源来完成课程项目,往往会使课程实训内容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成就感。
   (二)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脱节
   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一般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在课程中有超过60%的实操训练,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实训教学环节,依据理想状态来完成实训课程的设计,导致学生的技能训练目的与企业的岗位需求不匹配。不注重情景训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会致使学生走到岗位后依然会遇到很多问题不知如何处理。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对实训课程兴趣很高,但对实训课的理解有偏差,学生往往会觉得实训好过听教师的理论教学,只管埋头操作完成教师下发的任务即可,并不明白为何要完成该任务,视频编辑与处理往往是“单打独斗”的学习,实训效果不佳。
   三、实训基地阐教融合课程改革创新路径
   (一)“课堂=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基地具有“生产”和“实训”两重内涵,是将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将教学、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企业生产三个环节打通,是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有效形式。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要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学习成就感得到满足,为学生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供了保障。
   我系影视后期制作课程与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依托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企业和教师作为共同的教学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模式的改革。苏州工业园区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服务于苏州工业园区范围内的教育行业的服务型企业,为各类校企单位针对教学活动制作视频、开发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影视后期制作及其他相关业务。
   1.流程企业化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需要根據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进行课程改革。从就业市场看,大多数设计公司规模较小,内部的专业分工没有学科分工那样细致。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概念设计、深化设计以及施工设计等多个岗位的工作能力,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种能力,对学生来说都是有害的,学生必须充分理解商业展示设计个案处理全流程。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将影视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有机组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深入到专业实操能力的每个特定阶段中,而不是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是校企合作教学的特定优势。
   在常规的教学中,影视后期制作的学习流程是教师课前准备—理论教学—实际操作—课程评价的常规模式,而当企业介入到课堂之后,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前、中、后期都发生了变化,以为苏州工业园区某中学拍摄校园文化节开幕式这一项目制作为例,课堂流程图如下所示。
   通过如上示意图可以看出,相比于传统课堂,校企合作通过实际商业项目来嵌入教学中,项目化教学会更多地参与到商业项目的前期和后期工作。如何与甲方沟通、在实际拍摄现场可能会遇到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管理企业化
   在校企融合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是岗位技能的学习,企业方的参与也会让学生体会到更多课堂上无法实现的企业化管理。首先,引入企业的项目考核机制,将其应用于教学评价,改变以往以最终评价结果评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实施项目化全程考核。其次,根据课程目标和设计任务要求,对学生实际工作的表现以及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企业一线负责人和学校教师共同编制课程考核评价表,重点考核学生的职业能力。    例如在参与拍摄的过程中,保持与甲方高效沟通的说话技巧学习,在器材运输和入库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运行实训器材的管理,外出拍摄时如何统一着装,保持良好的企业员工的形象等方方面面,都在学生不自觉地接受到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将这些量化到课程考核当中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技能之外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二)“跟岗+实训”轮流制实训课程
   跟岗制学习是一种岗位充分接触的学习方式,我校在动漫制作专业的高职4、5年阶段,采用跟岗与实训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熟悉企业岗位要求的情况下,再返校参与实训,将跟岗学习中反思的不足通过教学的形式加以弥补和巩固。
   在2014级该专业的跟岗实习学习中,部分影视后期制作岗位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活动,在企业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通过跟岗实习学生的反思,分析校内学习中的不足,得出如下几点。
   1.时间控制
   课堂技能学习中,由于不管是外拍项目还是初期的练习项目,主体部分在校内完成,由于工作团队人员固定,团队总体人数较多,时间较为充足,且教师对项目时间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完成项目的时间观念不强,容易养成拖拉项目的习惯,在企业环境中容易给团队带来工作效率低下的影响,导致沟通不畅。
   2.学习习惯
   在有了跟岗实习的切身体会后,学生在再次回到课堂的学习项目时,特别是制作毕业设计时会有有的放矢的感觉,知道如何在日常的练习中查漏补缺,能更高效地完成实训计划,跟岗加实训轮换的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学习如何在企业中找自己的弱点,也知道如何在课堂中加强崗位技能要求。
   四、体会与反思
   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共同影响,必然产生一些问题:如何有效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如何对跟岗实习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校企深度融合的特色化、数字化和创新性的项目课程资源如何建设?如何将一些有效的经验在其他课程和专业复制等。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从如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基于现有的产教融合新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评价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保持灵活性和机动性。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规格的定位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来源是基于职业能力与职业功能分析的,是根据职业活动的目的和结果来研究职业行动领域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养。因此,衡量课堂教学生态、评价教学质量、评判学习结果,必须从学生、教师和企业用工方三个维度来展开,有深度的、各方联动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于产教融合的项目课程体系需要优化预见产业趋势,“大课堂”教学模式的项目课程建设还有待提高质量。对已经完成的商业项目在版权允许的情况下,搭建网络平台课程,可以为后来学习者提供更多优良的资源。校企融合的教学模式要获得更广阔的空间,还需要有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不同专业不同课程往往需要涉及多家企业,在充分考虑企业利益的前提下,校方如何通过制定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企业加入是学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加强对校内企业化实训和跟岗实训的学生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旦涉及小组合作项目时,往往存在有个别学生的偷懒现象,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或者在跟岗学习中,不能够专心于岗位学习,对实习学生如何做到校内有效管理,需要在师资投入、与企业进一步的沟通、细化与提高毕业课程考核标准中进一步加深。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必须在产教融合视野下与设计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将培养职业能力作为重点开展课程改革。苏州作为长三角产业升级的重镇,有众多的优势资源和先天条件,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对设计人才的培养必须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主线,通过与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开展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重构课程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索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特点的课程体系,这无疑是产教融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有待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并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军.基于产教融合理念下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与改革路径选择[J].河北职业教育,2019(2).
   [2]施捷.产教融合视域下服装专业大课堂: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为例[J].管理论坛,2019(Z3).
   [3]尹杨坚.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项改革探索:以商业展示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7).
  ◎编辑 赵瑞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50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