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学的基础与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教学不论是在思想观念上、教学手段、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了教学改革创新阶段。高中阶段是学生的重要阶段,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在新时期,高中也面临着改革创新,本文章就对高中教学进行了分析,以高中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存在的低效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高中教学 基础 策略
引言
高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更高等的教育机构,高中的课程设计主要是文化课程和素质教育课程。高中不论是学习还是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木就是为了高考。但是也因为太过重视高考,导致整个教学的目的发生了偏离,教学目标出现了问题,学生的而学习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完全是违背了教育的根本要求[1]。
一、高中教学基础
主要从几个理论来分析其教学基础:一是行为主义学习和教学论行为主义,这一理论认为知识、技能的过程是在外部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结果。教学的目的就是提供特定的刺激或者强化,引起学生特定的反应。重视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情景。二是认知学习和教学论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外部的环境控制下,被动的学习一些固定的零碎知识,学习是个体对事物认识、辨别以及理解从而获得新知识。强调的是个体已有的知识以及组织在学习过程中起的主要作用,主张学生自主的学习,自己在学习情境中探索知识。三是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论,还理论重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学生的发展,实际需求各方面来进行教学,是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促进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以及自主性。主张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四是构建主义学习和教学论,强调的是知识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的经验构建的结构,其要求支持学生以活动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支持学生对问题主动解决意识,提倡组织发现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的创新[2]。
二、高中教学的建议
1.高中教学的现状
探索高中教学现状,主要是以高中数学为例,高中数学是高中的学习课程,同时也是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的课程,相比较初中,其内容更加的复杂,知识量也增多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导致高中数学成了教学和学习的难点。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发现出现饿了低效的现象,导致学生的成绩得不到提高,低效现象主要体现于[3]:
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明确,不清晰,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基础,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最后的目的就是完成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照着教材的内容给学生讲,教师并没有熟悉教材,自己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制作课件,指示学生的学习也就没有目标的进行,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矿建。
教学方式落后,与学生的实际发展和需求不相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被提出和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单一落后的现象,不能完全地改变传统模式的束缚,不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形式化的教学,毫无新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忽视了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数学,也是利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更多的是讲解理论知识,一些数学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化,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却往往是采取的死记的方式,却没有进行理解记忆。
2.高中教学的建议
根据当前教学的具体问题,根据教学的基础理论实现现代化教学:全人性,重视学生的实际发展和需求,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发展性,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对教学进行一个调整更新;主体性,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的地位,教要为学服务,所有教的行为都是要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的目的。
实现学习与教学模式的整合,尊重学生的发展,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强调自主学习,学习的主动性。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学习三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三种方式的结合。
采用先进的教学策略,实現教学策略的整合,比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情景教学,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学习等方式,实现这些教学手段的整合创新,并结合信息技术改进教学,进一步的实现教学策略的优化和改革。
最后是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就数学教学而言,老师要掌握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之外,还要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加强对于老师监督管理,从老师的教学计划、课件以及教学方案到最后的教学考核评价。把这些内容纳入老师考核中,促使老师不断地提升自我。
结语
文章对高中教学基础和策略的探究,首先是提出了高中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然后分析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并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了针对低效现象的具体措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自友.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误区及对策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3):157.
[2]刘月霞.普通高中课程改革40年(下)[J].人民教育,2018(24):32-36.
[3]庞维国.高中教学的基础与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3(20):13-16+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936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