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绘画心理分析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对当前高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绘画心理分析是综合了绘画、访谈等分析方法的一项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绘画心理分析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提出可以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并简要分析其可行性与有效性,阐述分析原则,旨在为进一步的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绘画心理分析 表达性艺术治疗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概念及发展
  绘画心理分析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心理测评和治疗方法技术,它以投射技术为基础,有机综合了绘画、访谈等分析方法[1]。绘画心理分析是个体依据特定的主题进行绘画(或自由创作绘画),分析人员按照一定规范引导个体进行表达和交流,并对绘画作品进行分析与研究的过程,绘画心理分析是一种心理投射技术。和单一的语言表达相比,心理投射技术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心理防御,有利于降低社交恐惧,缓解心理紧张与压力。近年来,这种技术方法广泛应用于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领域[2],因为绘画表达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获得的信息量也更大。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通过把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运用在心理治疗中来探索个人的潜能,从而协助人们达到身心平衡的方法[3]。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运用绘画心理分析的方法可以确定个体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状态,因为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绘画等投射技术反映,绘画还可以表现出绘画者的主体经验[4]。绘画作为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常用形式,操作性强,已经得到许多实证性研究结果的支持。绘画心理分析技术近年来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得到广泛的运用。
  二、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信息化环境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影响,其中既有正面积极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不仅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而且为大学生的情绪发泄与情感表达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通畅便利的信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要,特别是对于平时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大学生而言,过分沉迷虚拟的信息交流可能使得他们更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的能力降低。总之,信息化环境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都具有双重影响。在当前的信息化环境下,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亟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别的群体,他们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基本原则要求高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高职院校教师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普及和推广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学习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
  目前,国外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比较普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不少成果,已经应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国内也在相关领域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从不同理论角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辩证性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解决方法的研究、对不同对象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5]。但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目前对于绘画心理分析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特别是实践研究,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心理分析的适用性
  首先,绘画心理分析符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教师教学要求,这是绘画心理分析得以应用的前提条件之一。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能够推广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适应大学生活的自觉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平衡心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不断了解自我、思考人生的基础上,完善自己、健全人格、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实践性、时效性、针对性和参与性。
  其次,作为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绘画治疗本身的特点是它可以运用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条件。绘画的方法能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可以用绘画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与想法,具有时效性与针对性。与一般传统教育模式相比,绘画心理分析是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表达方式,有效增强师生互动,提高教育效果。表达性艺术治疗比传统谈话治疗方法有着更为广泛的运用范围,有利于减少个体防御机制,促進个体呈现真实个性。表达性艺术治疗重视体验与行动,还可以把学生认知、体验、分享等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实现体验式教学,统一共性与个性。此外,由于绘画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易行,在多民族地区高职学生中的可接受度与可操作度比语言式治疗方法更高。因此,绘画心理分析技术适用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心理分析的有效性
  表达性艺术治疗、心理投射技术与绘画心理分析已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已有实证研究证实:表达性艺术治疗的方法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投射技术通过整合学生的意识与无意识增强自我认知,缓解负性情绪,健全完善人格[2]。此外,绘画心理分析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五大主题(五大主题包括:自我认识、生涯规划、情绪调节、压力与挫折应对、人际与社会交往)中运用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包括: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自我认识,影响语言发展以及促进人际交往发展。国外也有诸多应用性研究证实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积极作用,绘画心理分析不仅可以处理个体的情绪和心理创伤,而且可以促进语言发展,提升社交技能,绘画表达也是人们最适宜的心灵表达方式。
  近年来,国内还有不少研究者尝试把表达性艺术治疗中的绘画心理分析应用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领域,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包括高职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心理辅导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高职学生自我意识教育中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有助于缓解学生的情感冲突,引导自我意识思考,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第二,教师在高职学生个体心理咨询中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有利于推进咨询过程和咨询关系的发展,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有效促进绘画者自我成长;
  第三,教师在高职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中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有助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好自我与现实的关系、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体现自己的价值,缓解高职新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
  由此可見,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是有效的。
  五、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绘画心理分析的原则
  在信息化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将绘画心理分析应用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高职学生可以运用绘画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象征或具体地展现在绘画中,网络上也出现了可以进行简单的绘画分析的软件。但此领域的研究仍处于新生时期,高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时,可能因为经验和熟悉度等问题,出现困扰。因此,在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绘画心理分析首先必须要以学生为本。高职学生作为心理分析对象,与普通院校学生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高职学生在社会化、自我意识、恋爱、学习、职业心理等方面与普通大学生有一些较为显著的心理差异。例如: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可能会发现不同的高职学生个体在绘画里会出现相同内容,或同一内容的相反形象,这时,教师一定不能先入为主或直接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而是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和鼓励学生对其作品进行表达。可见,在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对高职学生的接纳尊重与支持鼓励是绘画心理分析的保证。
  2.注意保密的原则
  绘画心理分析的实施要注意保密。主要体现在:
  (1)合适的场所
  教师在对高职学生应用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场所上,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地方,例如: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等。这样的场所选择既能让学生放心大胆地进行绘画作品创作与表达,也能有助于保证获得信息的连贯性与真实性,而且尽量避免绘画心理分析的应用被其他事务打断。
  (2)信息的保密
  在绘画投射技术的具体应用中,教师难免会接触到学生的一些隐私信息,这时必须遵循保密原则。教师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绘画心理分析内容与隐私信息,未经学生许可,绝对不能私自泄露。例如:在团体辅导前,必须事先共同协商设定保密准则;在个体咨询前,双方都会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等。
  3.整体异同的原则
  坚持整体异同原则,具体是指:在对高职学生绘画心理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他们绘画的共性特征,更要重视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特征,不仅要关注绘画内容的特征,还要重视高职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把一般与特殊相结合,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在应用绘画心理分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可以借助信息化的电子设备或其他方法,对学生的绘画过程表现(是否思考时间较长、是否有反复涂抹行为、是否有与绘画无关的语言或行为出现等)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在绘画分析时根据需要与该生进行适当的交流。
  4.专业合理的原则
  绘画心理分析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一定要做到专业合理原则。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合理应用绘画心理分析的方法,才能在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是确保心理分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例如:教师应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需要,来合理选择绘画分析指标,特别注重选择与教育目的关联更加密切的指标,并对所选分析指标对应的心理表征有针对性地灵活使用。绘画分析的结果应该结合观察、访谈等方式的补充,从而使绘画心理分析的解释具有更高的可信性与有效性,尽量减少教师作为分析者的主观经验的影响。
  结语
  绘画心理分析,作为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常见方法之一,目前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具体运用方法和效果还在不断地实践探寻中,并且仍然存在一些具体操作的问题,需要继续进行研究与解决。但是,已有的绘画心理分析实践,已经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这预示着这一方法在当前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顾克泉,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班干部遴选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32):66-67.
  [2]李文姣,心理投射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与应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5(1):50-54.
  [3]张秀琴,何瑾,樊富岷,表达性艺术团体辅导在地震三年后中小学教师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115-118.
  [4]郭成,国内外自闭症儿童绘画心理分析研究述评[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67-69.
  [5]张聪伟,A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6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