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念好“引育用留”人才“四字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9年4月20日下午,永川区何埂镇狮子村。
  午后的阳光刺破云层,气温渐渐高了起来。
  村民伍锡周吃罢午饭便开始收拾工具,准备前往袖珍菇种植基地。今天,是袖珍菇开始收菇的时间。
  种植架上,一袋袋袖珍菇长势喜人,几名早到的工友已经在种植架间忙碌地采摘。
  拿起工具,伍锡周也加入到采摘队伍中。
  如今,靠着在袖珍菇基地打工,收获季伍锡周每个月能拿到6000元左右的工资,这在以往简直难以想象。而在狮子村,像伍锡周一样的工人,还有许多。
  谈及变化,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袖珍菇基地的建立者,一位来自四川省泸州市的“外来户”张小红。
  “引”凤来栖
  2019年11月21日,何埂镇猴子山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持续几个月的采摘季过去,忙碌的日子暂告一段落,张小红迎来了难得的清闲时刻。
  泡上一壶永川秀芽,张小红算起一笔经济账:今年10个大棚的袖珍菇一共收获60万袋,市场价大概在6元1斤,毛利润在500万元左右,纯利润大概在100万元左右,明年还会增加8个棚,收入肯定会更高……
  倒上一杯茶,张小红情不自禁地笑了。
  时间回到2014年底。带着多年打拼的积蓄,张小红从贵州来到永川。早年间,她一直在贵州做食用菌生意。
  “当时听自家亲戚说在永川发展食用菌种植前景非常好,和家人商量之后,我就到这边来了。”张小红称。
  永川拥有重庆市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但刚到永川,张小红就陷入困境:自己一个外来人,怎么加入种植基地?创建一个种植基地所需要的费用个人难以承担,怎么办?
  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彼时,永川区委、区政府为了引得“凤凰栖”,正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整合资源推动各类项目尽快落地。同时,一系列优惠政策也相继出炉,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015年1月,伴随着卡车的轰鸣声,张小红定制的食用菌种植架被送到何埂镇狮子村。
  作为一名外来乡土人才,在永川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张小红的食用菌种植基地正逐渐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着何埂镇的乡村振兴。
  “育”得英才
  2019年11月21日,南大街街道代家店村。
  白色的草莓大棚中,一个人正忙碌着,仔细一瞧,竟是一位身材瘦小的女性。
  听到有人来,她便从草莓大棚中钻出来,拍拍手上的泥土,说道:“我先去洗个手,在除老叶,有点脏。”
  这名皮肤黝黑身材瘦小的女性叫苏德年,是这里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户。
  苏德年最开始并不种草莓,甚至厌烦这些农事,种草莓的是她的父亲苏功六,因草莓种得好,人称“苏草莓”。
  尽管念小学时曾发誓“打死也不做农民”,一直在外务工的苏德年还是在2012年回到家乡承包了3亩土地种植草莓。
  凭借着父亲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好学,苏德年的种植之路还算顺利,但好景并不长。
  2013年,就在苏德年扩大草莓种植面积之后,遇到大旱。草莓生长喜水,那一年草莓严重减产,采摘时又遇上阴雨连绵,剩下的草莓基本烂在了地里,这让苏德年意识到,“种植不能全靠天,更要靠科学技术”。
  2015年,永川区针对不同类型乡村人才的差异化需求和人才特点,精确制定人才培养规划,依托技能实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等举办农业技术推广培训。
  蘇德年借此机会接受了技能培训,并且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我没有什么文化,只能不断学习,感谢政府给我提供的帮助。”
  如今,苏德年已经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棒,成了新的“苏草莓”。在她的带动下,村里有70余户农民投身草莓种植,解决了周边240多名农民的就业问题。
  “用”活贤能
  2019年9月11日,来苏镇,惠风和畅。
  夏秋之交,稻子飘香,微风拂过,稻田翻起金浪。
  站在稻田边,周元贵望着不远处的收割机——沿着田边,收割机将一排排水稻卷入黑色的“大口”。
  时间回到1996年,彼时的周元贵还是南大街街道生产队抽水机机手。长期与农机打交道的他,深刻明白一个道理——农机的生产力是人力的数倍。
  也是在那一年,周元贵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微耕机。
  2009年,国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对专业合作社成员购买农机具实行补贴政策。
  周元贵瞄准时机,组建了重庆市永川区盛华农业技术推广专业合作社(后改为重庆圆桂农机股份合作社)。
  在重庆,永川拥有少有的平坦开阔的土地。为了发展机械化农业,周元贵在南大街街道谭家坝村流转了土地1320亩,开始了探索之路。
  为能够让农机开进田里,周元贵改造了不规范的土地,使得短变长,弯变直,田间地头互联互通。此后,他的“战场”逐渐向来苏镇、朱沱镇等镇乡扩张。
  2014年,为推进“土地宜机化”改造,永川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示范区,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化。
  周元贵的事业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他的水稻全机械化生产实现了粮食亩增产14.5%,亩增收892元,惠及农户1083户。周元贵本人还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
  “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很感谢政府为我搭台唱戏,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带动永川区农民实现全机械化农业生产。”周元贵的话,伴随着农机的轰鸣声飘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留”住乡愁
  2019年11月22日下午,松溉镇茅园村。
  花椒林里,茅园村综合治理专干陈章洪正在给花椒树喷洒保护剂。花椒树抗寒能力弱,这几日,永川气温持续走低,喷洒保护剂可以增强花椒树的抗寒性。
  这些花椒树,就是茅园村致富的“财富树”。   2015年,因为思乡情切,26岁的陈章洪回到茅园村参加了本土人才考试,顺利成为一名村干部。
  在当村干部的这几年,陈章洪用脚步丈量了茅园村的每一寸土地。
  2018年2月5日,陈章洪和7位村民一起,带头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九盘山花椒种植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村里475亩荒地开辟出来,之后,陆续种下了上万株花椒苗,占据了10多个小山头。
  也是在这一年,陈章洪结识了茅园村“人才服务专员”唐家容。
  为让人才扎根乡村、后顾无忧,永川区扎实开展人才服务提升行动,优化“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运行方式,依托镇街社保所,组建乡村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唐家容便是其中一员。
  在唐家容的帮助下,陈章洪很快便完成了合作社项目申报和“乡土人才”评定。
  在永川,像陈章洪这样的“乡土人才”共有3337位,他们遍布永川各个乡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领跑带富作用,而他们发展的背后,是永川区委、区政府系统的政策支持。
  永川区委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刘迪说:“正是这些乡村人才的努力,永川乡村振兴工作才能做得这样好,他们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石。”
  “我也曾有过犹豫,但看到乡亲感谢自己,政府那么帮助我,那种被认可的满足感和被支持的安全感让我留了下来。”站在山头,陈章洪动情地说。
  【经验集锦】
  ▲广拓渠道“引”人才,为人才向乡村集聚“牵线搭桥”。永川区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作为首要任务,打好“政策牌”,引得“凤凰栖”,让城市精英集聚乡村;打好“乡情牌”,迎得“雁归来”,让本土骨干回到乡村;广开引才聚智渠道,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精准施策“育”人才,为人才在乡村成长“固土施肥”。永川区针对不同类型乡村人才的差异化培训需求和人才特点,通过精准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抓实民间乡土人才培育、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抓细农村专业人才培育、抓牢乡村管理人才培育等方法,促进本土人才更好更快成长。
  ▲搭建平台“用”人才,为人才在乡村创业“筑基搭台”。永川区搭稳建好“四大平台”,全方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当好服务“强外援”“土专家”“田秀才”等乡村人才成长发展的“后勤部”。
  ▲优化服务“留”人才,让人才在乡村扎根“后顾无忧”。永川区持续营造“近悦远来”良好人才生态,优化人才服务“软”“硬”环境,為乡村人才落实联系服务制度、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营造创新创业氛围,让乡村人才扎根永川、安心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9173.htm